但接下來的情節很快給出了答案——
【魏老三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選舉委員會官網的候選人列表上,如同一顆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卻是滔天聖光。任何試圖觸碰這聖光的質疑,頃刻間便被洶湧的民意狂潮拍碎。
州參議員、資深保守派政客,理查德·“老石頭”·鄧恩對著記者說:“程序正義是民主基石!一個身份不明、住址虛無、甚至可能不具公民資格的人,如何能通過資格審查?這是對選舉法的公然踐踏!我要求選舉委員會立即啟動審查程序,公布魏老三的身份與資格證明!”
他很快迎來了民意的反噬:#鄧恩恐懼真相#的熱詞瞬間占據了所有加州社交媒體平台的首頁。
網友製作了病毒視頻,將鄧恩嚴肅質疑的臉PS到中世紀宗教審判官身上,背景是燃燒的十字旗,字幕則是“他在焚燒異端!”
而自由派媒體《舊金山紀事報》發表了社論《鄧恩參議員的“資格”拷問:誰賦予你定義“美國人”的權力?》。文章將鄧恩的質疑與曆史上的排華法案、種族隔離相提並論,稱其為“製度性歧視的衛道士”。
次日,鄧恩位於首府的選區辦公室被潑滿油漆。大門上貼滿標語:“停止仇恨!”、“你的‘資格’是特權!”、“WEIISTHEWAY!”。
最新民調顯示,鄧恩在其鐵票倉的支持率暴跌15個百分點。他被迫發表“澄清聲明”,強調自己“絕對支持多元價值”,質疑“僅針對程序漏洞”,但為時已晚,政治生命遭受重創。
最焦急的自然是候選人托馬斯·瑞格斯的團隊。這位一周前還在盛讚魏老三的政客,試圖進行“技術性質疑”。他們聘請專業的調查記者本·卡爾森,想挖掘魏老三“非法滯留”或“偷稅漏稅”的實錘證據。
卡爾森憑借職業嗅覺,幾經周折找到了老王最初安置魏老三的那個破敗工地的包工頭(老王早已帶魏老三轉移)。包工頭在卡爾森的追問和一點“辛苦費”誘惑下,含糊地透露:“那個姓魏的?好像是老王從南邊‘線’上弄過來的……沒聽說有啥正經身份……就是個老實乾活的,哪懂什麼政治啊!”
卡爾森試圖撰寫一篇題為《光環下的問號:魏老三身份之謎與草率登記》的調查報告。主編在付印前緊急斃稿,冷汗直流:“卡爾森!你想毀了報社嗎?現在碰魏老三就是碰高壓線!”
報道內容不知何故泄露至網絡。“魏之路委員會”首席律師立即發表嚴正聲明,指控卡爾森“收買證人,構陷民意象征”,並威脅以“誹謗及煽動仇恨”罪名起訴。卡爾森的個人社交媒體被“魏老三守護者”攻陷,汙言穢語和死亡威脅充斥私信。
報社迫於壓力,將卡爾森調離時政部,發配去報道寵物選美。那個收了錢的包工頭,在“熱心網友”的人肉搜索和上門“拜訪”後,矢口否認說過任何話,並聲稱自己“無比崇敬魏先生”。
在一次閉門籌款會上,瑞格斯對金主們哀歎:“我們麵對的不是一個候選人,而是一個…一個被千萬人供奉起來的神像!你質疑他,就等於質疑那些信徒的信仰本身!他們不是在保衛一個叫魏老三的人,他們是在保衛自己內心構建的那個完美的‘良心象征’!這仗沒法打!”】
“民意……民意……”大衛·米勒念叨著這個單詞,都沒有察覺外麵的天已經開始蒙蒙亮了。
他現在明白張潮的意圖了——即使是自詡“三權分立”“自由民主”的美國社會,再健全的法律也無法阻擋民意的力量。
無論這股力量是由理性驅動的,還是由狂熱驅動的。
當美國一次次以這些誘人的口號、標簽,顛覆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同時,美國自己的內部也在累積這樣的情緒。
等到這種累積到達了臨界點——就像所描述的那樣,被「WeiLaosan」點燃、引爆以後,同樣會衝擊著美國的秩序。
說到底,製度也好,法律也罷,都是人群意誌的最大公約數。
當人群意誌改變的時候,製度、法律都無法真正約束人們的行為。
美國現行的基本政治框架是內戰結束以後確立的,到今天已經快150年了。那時候的美國人口是3100萬,而今天是3億。
不僅僅是數量增長了10倍,人口的結構也與150年前大相徑庭——傳統的白人社會不僅規模縮減,而且趨向瓦解;
即使亞伯拉罕·林肯和他的同僚們如何高瞻遠矚,也不可能在3100萬人口的社會基數上,製定出適應3億人的製度框架。
過去可以成立的種種政治邏輯,正在一點點被顛覆——何況是12年後?
大衛·米勒終於不得不承認,張潮用一篇極儘荒誕的,成功對美國的未來進行了預言——這種預言的“準確性”不在於十幾年後是不是真會有個非法移民稀裡糊塗地當上加州州長,而在於它點出了美國繁榮外表下最致命的危機。
到這個危機爆發的時候,比非法移民當州長更荒謬的事情都會發生——至於什麼荒謬的事?大衛·米勒暫時沒有具體的想象,但他覺得大概和《辛普森一家》裡的那些政治諷刺差不多吧。
而接下來,張潮為「WeiLaosan」設計的競選策略也證實了這點——
【選舉進入白熱化。“魏之路委員會”深知魏老三無法、也不應露麵。他們策劃了競選史上最匪夷所思的“活動”——“魏老三的沉默行軍:聆聽內心的驚雷”。
數萬支持者聚集在洛杉磯市的中央公園。沒有講台,沒有音樂,沒有口號。
組織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師——用低沉的聲音引導:“讓我們靜默。在這靜默中,感受魏先生那夜的勇氣。聆聽我們內心被壓迫的‘咯咯’聲……”
全場陷入長達15分鐘的絕對寂靜。隻有風聲和遠處城市的嗡鳴。
靜默結束,牧師高呼:“這靜默,是積蓄的力量!這無聲,是驚雷的前奏!WEIISTHEWAY!”
人群爆發出壓抑已久的、震耳欲聾的呼喊:“WEIISTHE&n…dom…GOOD!”聲浪直衝雲霄。
社交媒體上這段視頻被瘋狂轉發:
“震撼!魏老三雖未現身,其精神力量已統帥千軍!”
“沉默是最有力的宣言!‘魏式競選’顛覆傳統政治秀!”
“在喧囂的選舉中,唯有魏老三的‘無聲’,讓我們聽到了內心的良知!”
而權威民調顯示,魏老三的支持率在“沉默行軍”後奇跡般再攀升5個百分點,得到超過60%的選民支持,大幅領先所有對手。政治分析師驚呼:“加州的政治圖譜已被徹底改寫!”……】
身在廣州的梁丹丹放下,對朱妍玲道:“「魏老三」贏定了……但我不知道張潮怎麼給他收場?要知道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的結尾,主角並沒有當上州長,而是惹了一身騷。
如果讓「魏老三」選上州長,恐怕有點……有點……”
朱妍玲笑著幫她把接下來的話說了出來:“有點落俗套?”
梁丹丹點點頭道:“這樣似乎有點為了顛覆而顛覆了,不太像張潮的風格。”
朱妍玲自信滿滿地道:“放心,我相信張潮,他肯定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給我們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