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幾家人早早的來了皇宮,進宮找官家認錯去了。
之所以不去找趙興,是因為在他們眼裡,趙興還是個孩子。
趙興叮囑不讓放人,也是孩子氣。
若是去求趙興,趙興未必會答應。
官家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麵對一群人前來找他認錯,大概知道原委後,就安撫了幾句,說會訓斥太子放人,讓他們先回去等待消息。
等人走後,官家說道:“去查查怎麼回事,太子行事向來有分寸,怎麼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交代開封府衙那邊不要放人?”
“陛下,這件事皇城司那邊已經報上來了,老奴正準備跟您說呢,那幾位大人就來了。”
劉公公說著,把昨天樊樓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混賬!”
官家聞言惱怒道:“他才多大,就敢把樊樓的舞姬往東宮領?”
能被送去樊樓的,都是罪犯和犯官的家眷。
這些人原本大富大貴,卻被罰沒到教坊司這種地方,心中豈能沒有怨氣?
趙興竟然把這樣的女子往東宮領,萬一那女子瘋狂起來想要報複,對趙興下手怎麼辦?
“陛下息怒,殿下把那女子帶回去,並不是因為沉迷女色,而是…”劉公公把其中的內情說了出來。
雖然劉三石叮囑過那些樂師和舞姬不要亂說,但是樊樓可是皇城司的產業,這種事哪裡敢隱瞞。
“這麼說,那件事當初有冤情?”官家皺眉道。
“後麵殿下把樂師舞姬都打發走了,具體的老奴也不清楚。”劉公公說道。
“你派人去把太子召來。”官家說道。
李道全的事是他親自定下的處罰,而他之所以不經過三司會審,是因為當初派去徹查的那個官員上書說,歙州百姓群情激憤,應當儘快處理李道全,平息民憤。
當時官家對李道全的失職,本就十分惱怒,加上為了平息民憤,就從重處罰,連三司會審都省掉了。
現在看來,自己有可能被耍了,這讓官家如何不怒。
……
趙興正在用早飯,得知父皇召他入宮,還以為是因為那幾個紈絝子弟的事,換了身衣服,就前往了皇宮。
“兒臣見過父皇!”趙興行禮道。
官家擺了擺手道:“朕聽說你從樊樓領回去一個女子,還是李道全的女兒,她說李道全之事存在冤情?”
“回父皇,確有其事。隻是這件事尚未得到證實,隻是她的一麵之詞。兒臣原本準備讓人查明後,再稟報父皇的。”趙興說道。
“她可有證據?”官家問道。
“她沒有,但是她說她的父親有。據她所說,當初他們一家身陷囹圄,她父親曾說過有證據,等三司會審時就能洗脫罪名。”趙興說道。
官家沉默了一會,說道:“一會朕讓人跟你回去,把人帶走,朕會安排人來查的,伱就不用管了。”
“是。”
趙興應了一聲,問道:“父皇,若是這其中真有冤情,您打算怎麼處置那些那些欺君的官員?”
“欺君之罪,罪不容赦,朕要讓他們如同當初的李道全一般。”官家怒聲道。
“父皇,兒臣覺得太輕了。欺君之罪,其罪當誅!”趙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