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趙興享受了一個月多月的溫柔鄉,皇宮那邊又繼續開始往東宮送紮子,他恢複了以前的生活。
這段時間,齊衡和盛長柏也相繼成親。
兩人如今都是一方縣令,成親前幾日才回汴京,等回門後,就帶著新婚妻子,回到了各自的崗位。
東宮書房內,趙興見到了有些日子沒見的王安石。
“介甫,這段時間辛苦你了。”趙興看著黑了不少的王安石說道。
去年田畝清查完後,趙興就讓王安石負責監督各縣田畝租賃的事。
這件事完成後,趙興命各縣征兆徭役,興修水利,派王安石各處巡查監督。
百姓對於服徭役,是比較排斥的。
但是對於官府征兆徭役興修水利,卻熱情高漲。
畢竟興修水利,得到實惠的是他們。
去年年前兩個月開始,一直到現在,用了半年多點的時間,整個開封府境內的河道溝渠都被修理疏通了一遍,除此外還修建了一些蓄水庫。
先是以低價租了大量田畝給百姓,接著又興修水利,一時間,趙興威望大漲。
“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王安石不僅黑了不少,人也消瘦了許多。
不過眼睛卻十分明亮,整個人看著精氣神好似得到了升華。
之前他雖然也一直在地方任職,但是做起事情來,掣肘太多,並不能按他心意來。
清量田畝,興修水利,本身就在他原本製定的變法內,他十分有乾勁。
“殿下,此次興修水利,疏通溝渠河道,共得田一萬餘畝。五年內,隻要不出現數月不下雨的大旱,開封府境內所有田畝,幾乎不會因為缺水而減產!”王安石把這段時間的成果詳細的說了一遍。
多出來的田地都是河道溝渠塌陷,包括被淹沒荒廢的田地。
“嗯。”趙興聽完微微頷首,說道:“介甫,你這些日子辛苦了,回去先好好休息些日子。”
“殿下,臣不用休息。如今青苗法也該提上日程了。”王安石說道。
趙興輕敲桌麵,沉吟了一會,說道:“你考慮清楚了麼?”
不管是清量土地,還是興修水利,包括之前徹查鹽務,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都不算是變法。
所謂變法,是改變原有法度規定,完善原有製度,或者推行一些新的製度。
隱田、鹽務糜爛,這些隻能算是積弊。
朝廷要查,涉利的官員想要阻止,並沒有合理的借口。
但是青苗法不同,這是新法,遇到的阻力比查鹽務、清量田畝還要大。
這也是趙興一直沒有推行攤丁入畝的原因。
青苗法簡單來說就是由官府以低息借款給百姓,用來買種子農具。
地主鄉紳兼並土地,很少強取,大多數情況下,會用兩種方法。
其一就是出現天災的時候,以極低的價格收購百姓的田畝。
百姓為了活命,隻能賣了。
第二種辦法就是借貸。
百姓即便有自己的土地,大多也隻能勉強保持溫飽,很難有什麼積蓄。
一旦家中出現什麼問題,隻能從地主鄉紳手裡借錢。
但是地主鄉紳借錢的利息非常高,利滾利下,普通百姓很難還清,最後隻能賣兒賣女,賣田賣地還債。
若是說清量田畝是從地主鄉紳口中搶食,青苗法就是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