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簡單的交流,趙興已經摸清了司馬光的性子,有了對付他的辦法。
司馬光這種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禮儀仁智信深入骨子裡,十分恪守規矩。
趙興好不懷疑,若是將來自己登基,隨便下一道旨意讓司馬光自儘,他也會做。
因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就是規矩。
對付這種人,和他講道理是沒用的,他隻認死理,根本說服不了。
隻有和他講規矩,隻要規矩如此,他就會遵守。
“臣是同知諫院,規勸太子,本身就是臣的職責,未曾逾越。”司馬光正色道。
“呃…”
這下輪到趙興傻眼了。
不過司馬光說的也沒毛病,從人家的官職來看,好像確實不算逾越。
“你的話,孤回去會好好考慮考慮的。”趙興說道。
趙興已經打定主意,回頭找父皇給司馬光換一個官職。
隻要不當言官,安排一個彆的官職,看他到時候有何話說。
“那臣就先告退了!”司馬光起身行禮道。
“三水,替孤送送君實。”趙興吩咐道。
送走司馬光,趙興沉吟了一會,下了馬車再次入宮了。
官家得知趙興去而複返,很是疑惑,等趙興說了自己的目的後,官家搖頭道:“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天下官員都有上書規勸皇帝的權利。這個司馬光朕有印象,之前在地方上任職,朝中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上書規勸朕。擔任同知諫院,短短兩三年,就給朕上過一百多道紮子,朕是不厭其煩。”
兩三年上一百多道紮子,平均不到十天就要上一道。
乍一看,好像不多。
但是以司馬光的職位,並不是事事都要上書的。
很多時候都是可以直接麵見官家,當麵規勸的。
上紮子是因為三言兩語說不通,作為臣子總不能跟官家長篇大論,隻能寫紮子,引據經典,呈送給官家看。
即便官家性格仁厚,但是司馬光這樣整,他也煩的不行。
“還有這回事?為何兒臣從未聽聞過?既然父皇煩他,為何還要讓他在諫院任職?”趙興疑惑道。
他真不知道司馬光還有這樣的戰績。
按理說司馬光這樣的戰績,早就傳遍了汴京才是。
而且父皇既然煩他,還不如把司馬光下放到地方,眼不見心不煩。
可是父皇偏偏把人給弄到了跟前。
“此人很有才華,他若在地方上任職,所上紮子是需要先呈送給尚書台的。諫官不同,紮子是直接送到朕這裡來的。”官家說道。
趙興聞言稍微一想,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司馬光有才華,上書所言之事都有道理,能引得很多人讚同。
通過尚書台,紮子中的內容就會傳出去。
父皇若是不采納,難免會有非議。
諫院就不同了,紮子是直接送給父皇的,父皇隻要不予理會,彆人也不會知道。
除非司馬光自己到處宣揚。
但是以司馬光的性子,卻不會做出這種事來。
“那隻能讓他繼續待在諫院了?”趙興皺眉道。
“不,還有一個好去處。”官家微笑道。
“哪裡?”趙興聞言一喜。
“東宮!”官家說道。
“啊?”
趙興聞言一愣,自己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父皇本就煩司馬光,不得已才給留在身邊。
如今卻把司馬光丟給了他。
為什麼說東宮是個好去處呢?
這是因為東宮和朝廷是兩套班子。
朝廷官員可以兼任東宮官職,但是也可以隻擔任東宮官職。
若是隻擔任東宮的官職,就是他的屬官了。
所負責之事,都是和太子有關,並不直接負責朝廷職務,也就不能煩官家了。
“父皇,兒臣找您是想讓司馬光不來煩兒臣。您怎麼還把他丟給兒臣了?”趙興哭喪著臉說道。
“朕有些不放心你,有他盯著朕倒是放心了。”官家笑眯眯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