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抱著不還的那種心態去借的。
若是條件放的更寬鬆,借的百姓就更多了,朝廷如何負擔的起?
這些把王安石問的啞口無言。
王安石的本不是一個會輕易動搖自己信念的人。
青苗法實行後,除了租種官府田地的佃戶外,其餘百姓符合條件的不多,借錢的就更少了。
這讓他對自己所製定的那些新法產生了動搖。
司馬光聽出了王安石話中的動搖之意,有些詫異。
不過心中更多的還是歡喜,冷淡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介甫你能想明白這些就好了,舊法雖說有弊端,但是畢竟實行了這麼多年,有什麼弊端一眼可見。但是新法並沒有用過,有什麼問題不得而知。實行後,出現問題,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
“君實誤會了。”王安石搖頭道:“我動搖的是自己太過自以為是了,而不是對於變法有所動搖。”
司馬光聞言臉色一沉,說道:“青苗法實行後遇到的一些問題我也聽說了,各地鄉紳地主抵製,這還是太子殿下擔任開封府尹的前提下。若是推廣全國,引起的動亂更大。太子殿下都在朝堂上說,不會將青苗法推廣全國,可見太子殿下都看出了其中的問題,難道這還不能讓你醒悟麼?”
“君實所言我都明白,所以我才來找你。”王安石沉聲道:“君實你向來求穩。你又想穩又想解決積弊,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有所進展?大宋積弊嚴重,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了,能等下去麼?
我也知道自己以前有些過於激進了,我想著我製定新法,你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加以完善。
我們兩人聯手,製定合理完善的新法出來。”
“哼!”
司馬光沒想到王安石竟然反過來勸他,冷哼一聲道:“你簡直不可理喻!自古以來變法成功過幾次?你想效仿商公變法圖強,但是你有想過商公為何能夠成功麼?”
“我自然想過,不過我曾聽殿下談論過對變法的看法,殿下談論時,也曾談論過商公變法。”王安石說道。
司馬光聞言,沒有說話,等待王安石的下文。
他對於趙興如何看待變法,也十分好奇。
王安石頓了頓說道:“殿下說變法其實就是在爭餅,而這個餅就包含了天下百姓。”
司馬光很想說這是謬論,但是他知道王安石還未說完,耐著性子沒有打斷。
王安石自顧自的說道:“原本這張大餅已經分好了,但是地主鄉紳,官員勳爵想要吃的更多。他們吃的多了,朝廷就吃的少了。
但是朝廷吃的少了就吃不飽,自然會想辦法吃的更多。
然而地主鄉紳和官員勳爵又不可能把吃進嘴裡的吐出來,餅也沒有變大,朝廷卻要吃的更多,這些最終就需要百姓來承擔。
變法就是要想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讓地主鄉紳官員勳爵把多吃的大餅給吐出來。
殿下說變法會觸動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反對阻力非常大。
而商公變法,雖然觸動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卻又給了他們新的利益,同時又捧出一個新的既得利益群體,這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司馬光聞言沉默了,在他看來商鞅變法成功,一來是得到君主的強力支持,二來也是因為當時的秦國小。
常言道船大難調頭,秦國哪能和現在的大宋相比。
但是聽完王安石的話,他仔細思考一番,確實有存在一定的道理。
商鞅變法雖然損害了一些秦國公卿的利益,卻也讓秦國公卿得到了一些利益。
像廢除井田製,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給了公卿兼並土地的機會。
而重農抑商,禁止的是民間,公卿該經商還是經商。
無非由明轉暗,卻少了很多競爭。
這樣公卿雖然利益受損,卻也得到了一些新的利益,反對阻力並沒有那麼大。
而軍功製度,又讓很多靠著功勳的人成為朝堂新貴,有了話語權。
這些人都是新的既得利益者,對於變法自然擁護。
其實在趙興看來,變法就是改變利益分配方式,讓慢慢變得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從新變得合理。
而權力是支配利益分配的重中之重,所以,幾乎所有變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集權的問題。
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隻能慢性死亡。
要不怎麼說天下大勢合就必分,分久必合呢。
“殿下的見解倒是彆具一格,不過也有一些道理。既然如此,你就應該知道變法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司馬光說道。
大宋現在的情況,變法隻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好處,給不了他們彆的好處。
而且文官一家獨大,武將、外戚都製衡不了。
這種情況下,變法是不可能成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