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入翰林院學習的時候,正好趕上內閣中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當時的內閣大學士隻有夏言、嚴嵩二人,二人爭奪首輔職位,夏言奪得首輔之後,被嚴嵩進讒而被殺,張居正親眼見證了嚴嵩成為內閣首輔,見證了嚴家二十年權勢的崛起。
對於內閣鬥爭,張居正通過幾年的冷眼觀察,對朝廷的政治**和邊防廢弛有了直觀的認識。
嘉靖二十八年,張居正以《論時政疏》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痹”之五病,係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
但是這些自己鑽研的治國之策,並沒有得到皇上和嚴嵩的重視。
從那時候,張居正萌生了對權勢的渴望,也明白了權勢的重要性。
後來他因病請了三年的假,在休養的時間裡,張居正也不忘求田問舍,觀察大明朝底層百姓的生活。
也就是這個時候,張居正發現了大明朝田地的重大弊端。
養病回來後的張居正也學會了老師那一套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
雖然張居正眼下也入了閣,但是自己還是沒有機會施展抱負,眼下雖然清流抱團,他管著兵部,高拱管著戶部,但是這兩個部門都被嚴黨給架空了。
所以清流們眼下要合力去扳倒嚴黨,但是扳倒嚴黨他就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了嗎?
張居正平日裡會刻意避免自己去思考這方麵的問題,但是今日也不知道是喝了酒,還是心情不佳,他坐在院子裡的躺椅上,靜靜地抬頭看天上的月亮,聽夜裡的蟲鳴。
即便嚴黨倒了,恐怕自己也沒機會的。
這是張居正心中的答案。
他知道,他要做的事情,他的老師不會支持他,高拱更不會支持他。
清流三人裡,隻有他一人是改革派。
他的老師即便升任了首輔,也不會動守舊派的利益,高拱雖然激進,但是骨子裡還是那老一套。
老一套救不了大明,也救不了百姓,大明這架馬車已經在往懸崖上駛去,若是此時不用儘全力阻止,那麼傾覆隻是時間問題。
張居正不相信朝廷裡隻有他一個人看出這道理,但是無人站出來,也無人去自討苦吃。
張璁,桂萼,和嘉靖帝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搞革新,搞了十幾年,最後張璁倒台,桂萼病死,嘉靖帝閉關清修。
那時候的首輔和皇帝一起出手,都沒能完成改革,而眼下清流中隻靠自己,又怎麼能完成拯救大明朝的抱負?
聖上對朝政不理,隻求長生,嚴黨對百姓不理,隻顧謀利。
張居正覺得有些疲憊,也許是酒意濃了,他看天上的星星也晃了,小妾坐在自己身邊,用扇子輕輕驅趕蚊蟲。
“老爺,還不回房休息嗎?”
“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睡我難眠,世人何以知後世,不如今日同杯醉。”
張居正站起身,又用冷水洗了一把臉:“不睡了,我再去書房看會書,你先回去休息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