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九月三十日。
清晨七點。
“冰糖葫蘆兒~”
“餛飩~不好吃不要錢!”
街道上人群熙攘,彙聚成一片灰藍色的海洋。
叫賣聲,吆喝聲,自行車鈴鐺不耐的敲動,公交車刺耳的電子喇叭聲,讓這座古老的城市從睡夢中蘇醒。
隨著即將進入到十月份,北方蕭索淒涼的秋意不知不覺中,啃食著夏末的餘溫。
街道上吹著一陣一陣清冷的風,將早餐攤子上冒出的蒸騰水汽吹得到處都是。
早起上班的行人下意識裹緊身子,直到頭頂出現一抹稀薄的陽光,暖意湧上心頭。
街道邊,就是總政治部大院。
“明兒就是國慶節了,咱們不會還要上班吧??”
“可不是嗎,南疆這些天打了勝仗,好多事情要處理呢,大概率是不放假了。”
“這可真是……”
幾個總政的乾事聚在一起,邊聊著單位裡的工作,邊走進大院。
男同誌大多一件中山短袖襯衣,下穿一件寬鬆的老式長褲,踩一雙黑色千層底布鞋。
女同誌的衣裝打扮就要花一些,翻領的淺色短袖綿襯衣,也有淡黃長裙,不少人手裡提著網兜帆布袋,裡麵裝的是飯盒文件。
“怎麼還沒有程開顏的作品,這都兩天了。”
劉白玉戴著頂帽子跟在後麵,默默聽著乾事們的抱怨和說笑,看了眼門口的傳達室,心中暗道。
自從兩天前程開顏的新聞刊登之後,他就一直惦念著這個年輕人的作品。
隻可惜一直沒有寄過來。
“看報紙上說這小子受了重傷,可能沒有多少時間寫文章。”
劉白玉心中失笑一聲,搖搖頭。
他覺得自己真是有點魔怔了,居然惦記程開顏的作品好幾天,念念不忘的。
“劉部長!您也這麼早就來了啊?”
此時,身側一個留著齊耳柯湘頭的女同誌,陡然瞥見他後,有些驚喜的打了個招呼。
“嗯,是啊。”
劉白玉聞言轉過頭來,發現是以前認識的一個女乾事,就笑著應了聲。
“對了,昨個兒《解放軍文藝》副社長帶著編輯來了一趟,說是找您有事,但您好像沒在。”
女同誌靈光一閃,記起一件事來,連忙說。
解放軍文藝?
“什麼事?”
劉白玉心中有所猜測,連忙問。
“好像是因為軍旅采風作家專號的事情,托我轉達給您,說是讓您趕緊推薦幾篇優秀的采風作品過去,還說十月十五號他們就要印發第一期了。”
女乾事看著劉白玉,解釋道。
“十五號?這麼快?”
劉白玉聽見這話心中一愣,說聲知道了。
就立刻頭也不回的進去了,腳步風風火火的。
女乾事見狀搖了搖頭,這位老部長脾氣還是這樣雷厲風行。
“好像前兩天報紙上報道的那位程開顏同誌,就是劉部長他們采風工作組的吧?也不知道著第一期會不會有他的作品。”
……
另一邊。
劉白玉一路走到食堂,買了份早餐,便坐在食堂的角落裡邊吃,邊回憶著昨天審閱的那部作品內容。
不多時,食堂食堂門口出現兩個身影,朝著劉白玉這邊走來。
“老劉!”
劉白玉聽見這聲音,下意識抬頭看去。
赫然是這段時間一起審稿的魏巍老同誌以及徐懷中同誌。
兩人衣著簡樸,都是短袖長褲的打扮。
魏巍老同誌六十多歲,頭發花白,慈眉善目。
徐懷中同誌五十多歲,國字臉,眼神堅毅,氣質爽朗。
“早啊!老魏,懷中,你們倆吃了沒,一起吃點?”
劉白玉有些皺紋的臉露出一個笑容,招呼道。
“剛來正打算吃呢,對了您昨天推薦的那本《射天狼》確實不錯,等會看完了,我向您好好請教請教。”
徐懷中大步走近,笑著回道。
他年齡要比二人小不少,因此在工作中也是以文壇後輩自居,趁著這次機會經常請教。
“成啊。”
劉白玉點點頭,表示沒問題。
“魏老爺子若是有興趣,等會兒也可以看看這篇小說,反正還差一人審核。”
徐懷中又看向一旁慈眉善目的魏巍老先生,說道。
魏巍老先生點點頭,“那我就看看,能讓你們兩個都叫好的作品究竟如何。”
二人將公文包放桌子上,去食堂窗口買了點包子豆漿之類的東西,就回來坐下。
“懷中,你們組處理的稿件有多少了?”
劉白玉想起軍旅采風作家專號的事情,就好奇的問道。
“差不多三四篇吧。”
徐懷中思索了下,回答道。
“老魏你們呢?”
“進度差不多。”
其實自前線結束采風後,辦公室每天都會有采風作家們的稿件寄來。
有時候是一兩封,有時候是三四封,隨著時間的推移倒是多了起來。
這半個多月累計起來,差不多有二十多封稿件。
而參加采風的作家足足有三百多位,也就是說已經有將近十分之一作家完成了作品。
這已經是相當快的了,畢竟一部小說的創作時間經常是以月,甚至是年來衡量。
有些作家就是天生的才思敏捷,一個多月寫一部作品,質量還不錯的大有人在。
稿件看著不多,隻有二十多封。
但辦公室裡審閱稿件的編輯,算上劉白玉一共才十二位。
十二人分成了三個小組,小組長分彆是劉白玉,魏巍,徐懷中三位軍旅名家。
再加上采風征文大賽的稿件審查流程,還采取了傳統的三審三校製度。
一部作品,每個小組都要出人仔細審閱一遍,這三個人裡至少要有一個組長來把控。
審核完畢後,再給出最終的評價。
若是符合標準條件,就會被推薦到《解放軍文藝》刊登。
這個工作量可不算小。
“進度要加快些,爭取在十五號之前確定十篇作品,推薦到《解放軍文藝》。”
劉白玉聞言點了點頭,沉聲道。
《解放軍文藝》一般是一號發行新一期,不過這次的《軍旅采風作家專號》選在月中。
時間有點緊迫,現在就等著這次采風作家們的作品來刊登。
“這麼快?”
徐懷中與魏巍二人都有些驚訝,十月十五號,還剩下十五天。
二三十篇作品裡找出十篇來刊登,在不放寬標準的情況下,就有點難了。
畢竟作家們的水平都參差不齊。
“咱們必須得趕著這陣風。”
劉白玉若有所指的解釋道。
“哦,是因為咱們采風工作組的小組長程開顏同誌吧,這個小同誌的事跡這幾天可是傳開了。”
徐懷中心中了然,笑著說道。
“大軍區級的榮譽稱號,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