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在兢兢業業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都井然有序,配合得當,並且隻圍繞一個人轉。
那個人就是他的好外甥,秦師傅!
秦淮在做豆沙餡。
他從姑蘇寄過來的豆沙餡和芝麻糖餡已經快用完了,原本秦淮是預計打算用3~5天的,結果這些餡料堪堪堅持了兩天就堅持不住了。
鄉親們真的太熱情了!
以及刷熟練度真的很快樂。
一開始秦淮還在擔心幫工不夠專業,幫工不熟練,配合度不高會不會影響自己刷四喜湯團的熟練度,現在秦淮發現是他多慮了。
鄉親們論技術肯定不如黃記後廚的眾人,論配合也不如專業廚師,但是鄉親們有一顆想要當幫工的心!
最關鍵的,人多。
像王嬸這種專業人才固然少,但是會燒火、會劈柴、會剁肉餡、會做飯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而秦老爺子家的廚房最大的特點就是,夠大。
可以塞下很多人。
黃記後廚,那是為了維持酒樓的正常營業而建造的。分很多區域,同時也有很多專業廚師,真正分給白案的部分其實不算特彆多。
秦家的廚房,在麵積上和黃記後廚不相上下,且隻負責白案,隻要想往裡塞人,塞二三十個幫工進去絕對不是問題。
如果是去年過年,秦淮可能沒辦法指揮這麼多技術不到家,配合也成問題的幫工,人越多越亂,越幫越忙。
但是今年,秦淮進修回來了。
專業大師傅,每有一個新人一進廚房,秦師傅就知道該給這個新人安排什麼工作。
秦淮在煮豆沙餡之餘,抬頭一看,發現大舅來了,大喜。
“大舅,你來的正是時候。現在人多,好多食材的處理對接不上,你帶本子了嗎?沒帶的話找我奶奶讓她給你一個。”
“等會新一批四喜湯團包出來了,您就在邊上幫忙計數,算需要多少個碗。讓刷碗的那邊控製好刷碗和送碗的時間,彆搞亂了,剛才就亂了,有個小姑娘送碗的時候一著急摔了一跤,把碗全cei了。”
趙泗強早些年是在生產隊統計農具數量的,乾這個很專業。
聽秦淮這麼說,趙泗強瞬間找回了年輕時的感覺,當即道:“淮淮你放心,這種事情包在大舅身上,絕對不會再出現送錯、送亂,把碗摔了的情況。”
“大舅,澄澄來了沒?”秦淮又問。
澄澄就是那個燒火特彆厲害的。
“剛出發,現在還在路上。”
“澄澄來了您告訴我一聲,本來是有人燒火的,何姐昨天火燒得不錯。結果剛剛不是亂了一下碗摔了嗎?何姐聽說碗摔了一著急,出去看的時候絆了一跤把腿摔傷了,現在去衛生室包紮了。”
“何成,你幫我記著,晚些時候給何姐留十袋湯團。等晚上有空我再做點三丁包和四喜餃,到時候你和落落幫我送過去。”秦淮道。
何成手上的小本本已經記滿了東西,聽秦淮這麼說連忙又記上,寫完才不解地悄悄問邊上的人:
“為什麼何姐聽到碗摔了那麼急呀?”
邊上的嬸子小聲回應:“那肯定急啊,摔的都是她家的碗。”
趙泗強瞬間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出門找秦奶奶要本子。
秦淮接著煮豆沙餡。
老支書見秦淮開始乾活了,不緊不慢地喝下一口茶,坐在椅子上繼續講:
“剛剛說到哪兒了?”
“知青回城,好多有關係的知青都回城了,張木匠和他老婆沒找到關係,一直在村裡待著。”何成搶答。
“哦對,其實小張這人確實挺不錯的。他的木匠手藝好,他老婆做飯的手藝更好,待在我們這鄉下地方可惜了。那個時候他和他老婆回不了城,他們小兩口不著急,可把他們生產隊的支書和村長急壞了。”
“是到處打聽托關係,後來還是我有個侄子在縣裡的木材廠上班,我從他嘴裡聽說縣裡的木材廠想招有經驗的木匠。我就把這個消息和小張他們生產隊的隊長說了,然後小張就去參加招工,選上了,一家子這才搬到虯縣。”
“為什麼我說小張人不錯,其實當初招工的事我也就是幫忙打聽了一下沒出多少力氣,主要忙前忙後的還是他們生產隊的隊長和支書。”
“但是這每年過年呀,小張都會帶著他兒子專門來我家給我拜年。每年初六都來,今年已經給我打電話了,初六上午11點之前到。”
“對了淮淮,這初六上午我……”
“有事來不了。”秦淮笑著道,“半天來不了沒事兒。”
老支書本來也不是來秦家全職幫工的,雖說老支書專業對口年輕的時候當過屠夫,但畢竟年紀大了不比年輕人,剁肉剁幾下就累了。
主要還是起到一個指導上的作用。
和說八卦。
論八卦儲備,整個秦家村沒有人能比得上老支書。
他不光精通秦家村村內的八卦,還精通附近幾個村的八卦,甚至連鄉裡的縣裡的八卦也都有所涉獵。最關鍵的是他口才好,講起故事來娓娓道來,前因後果清晰明了,不像有些人說八卦的時候廢話連篇,聽個八卦還要提取關鍵信息。
老支書初二早上7點就來秦家了,前前後後加在一塊剁了10分鐘的肉,剩下時間都在講八卦。
都給秦落乾失業了,隻能在外麵劈柴。
秦淮愛聽。
“不是這個。”老支書擺擺手,“是這樣的,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小張木匠水平厲害,他媳婦小曹做菜更厲害,每年過年他媳婦回來拜年的時候都會去他們村村長家做一頓飯,那味道,呲溜。”
“我也就吃到過一次,第2次就不讓我進門了。”
“今年過年小張給我打拜年電話的時候,我正好在吃你給我送的四喜湯團,一個沒忍住,就跟他吹了幾句。”
“關鍵的是我還跟他打了保票,等他來的時候一定讓他吃上。”
“今年不光他來,他兒子兒媳還有他孫子孫女都來。”
“小曹來不來我不知道,她每年一下鄉就要露兩手,不是在她們村村長家就是支書家。”
“我這一天就兩袋湯團,自己家人都不夠吃,你看這……”
秦淮:……
老支書,真有你的。
“一起帶過來吧。”秦淮道,“其實您剛才說的張木匠我大概知道是誰,我爸開早餐店之前還在張木匠那裡買過模具呢。”
“隻不過我爸早就沒了聯係方式,其實我也想托張木匠幫我打套模具。”
“吃,湯團管飽,到時候我再做點其他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