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秦淮並不知道具體內容的激烈交談之後,鄭達於4點18分殺進黃記後廚做點心。
是的,家人們沒有看錯,是做點心。
由於揉麵已經來不及了,鄭達直接征用了秦淮和鄭思源揉好的麵,也不管兩個人原本揉好的麵是要做什麼的,反正就是一通亂做。
秦淮能看懂的點心有:鉗花宮燈包、蟹粉酥、龍須酥、荷花酥、荔枝麵果兒、蘋果麵果兒、紅棗麵果兒、四喜卷、金魚餃、幾款難度中等的花饃和一些秦淮不太認得但是造型非常好看的點心。
這些點心全部都是對指法要求很高的。
鄭達從下午4點做到了晚上9點,整整5個多小時一下沒停,也不和人說話也不理人,就連黃勝利問他什麼情況鄭達也當沒聽見。
這些點心他也不做多,每樣就做一兩個,讓大家摸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
就算是吃錯藥了,也得搞清楚是吃錯了哪一款藥呀。
包括秦淮在內的眾人就這麼一直在黃記後廚看鄭達做各類好看的點心做到了9點,期間秦淮還短暫地離開後廚,向蘇乾谘詢了一下知味居的情況。
秦淮已經定好了後天去知味居的行程,順便挑好了住的房子。
一間蘇老板名下的兩居室的房子,秦淮懷疑是自己這段時間住慣了兩居室的房子,無論是在雲中小區還是在黃記這邊住的房子都是兩居室的,導致他現在覺得兩居室的房子特彆好。
一居室有點小,三居室空間又過多,兩居室正正的好,如果有朋友或者妹妹來還可以直接住在一起,非常方便。
蘇老板那邊辦事效率非常快,迅速幫秦淮下單訂好了高鐵票,順便附上一份杭城旅遊攻略。
杭城作為著名作為旅遊勝地,有很多景點都是值得逛一逛的。蘇老板表示秦淮來到知味居交流也不用隻交流,知味居這邊卷的是學徒,大師傅是從來不卷的。
以周師傅為例,周師傅就很喜歡在中午和下午時間去湖邊轉轉散步吹風。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休閒的作息,能幫助大師傅們更好地做出優秀的點心。
秦淮果斷收藏了旅遊攻略。
他之前在黃記交流的時候,休息時間也會在姑蘇逛逛,和董仕一起逛逛園子之類的。雖說說董仕基本上都是特意把自己的休息時間和秦淮排在一起,這樣可以帶秦淮在姑蘇幾個知名景點逛,免得秦淮被坑或者玩不明白。
秦淮很感動董仕的這份心意,同時表示如果董仕在陪他出去玩的時候話不要那麼多就更好了。
相較於董仕的貼心,蘇老板的這份貼心就比較有分寸感,隻是送上了一份旅遊攻略,並沒有說安排人帶秦淮玩。
單這一份旅遊攻略,秦淮就感受到了知味居和黃記的不同。
黃記雖然是高檔酒樓,但是本質上是家庭作坊。少東家工作能力再差,也是少東家,酒樓以後注定是要給少東家繼承的。
後廚的所有大廚以及未來大廚都是黃勝利的徒弟,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外人,就算是幫工,那也是乾了很多年的相當於半個徒弟的幫工。
這樣的模式讓黃記非常有人情味,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在主廚黃勝利出現一些意外情況,例如身體不佳無法擔任主廚的時候。少東家的經營水平又極其不過關,同時黃記並沒有太多經營類的專業人才,甚至連一個專業會計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黃記的生意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知味居則是和黃記完全相反的模式。
知味居雖然是非常傳統的師父帶徒弟模式,但是它的大師傅夠多,細分起來大師傅都可以分為很多。
人多派係多,就會帶來爭鬥和複雜的人際關係。很多時候爭鬥不需要電視劇裡出現的那樣扁平化的反派,隻需要互相看對方不爽,或者看對方的手藝不爽。
比如周師傅就看鄭達不爽。
周師傅是反派嘛?顯然不是,讓白案第一人當反派未免也太奢侈。
鄭達有做任何得罪周師傅的事情嗎?當然也沒有,周師傅天天待在知味居裡做點心教徒弟,鄭達常年待在姑蘇,偶爾天南地北到處跑做生意,倆人麵都沒見過幾次但並不妨礙周師傅看鄭達不順眼。
有的時候在交流會上碰到,周師傅都要鼻孔朝天,悄悄翻鄭達白眼,客串一下扁平化的反派。
這樣複雜的後廚理論上來說是非常不適合高檔酒樓長期發展的,酒樓經營是複雜的,但是做菜和做點心是純粹的。
知味居這麼多年能屹立不倒,主要還是靠蘇老板經營管理有方。
蘇老板和黃安堯簡直就是兩個極端,蘇老板在接手知味居之前也是少東家,知味居是杭城著名的老字號,是蘇老板的太爺爺創立的。
一代代傳下來,傳到蘇老板手裡基本上算是斷了手藝。蘇老板白案手藝一般,但是經營能力特彆強,他把曾經和黃記一樣是家庭作坊模式,一代代傳承,所有後廚裡的廚師基本上都是同門弟子的知味居,變成了現在這般派係林立的大酒樓。
蘇乾作為蘇老板的侄子,非常了解知味居的轉變史,把這些事情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秦淮。
在蘇老板還是少東家的時候,他就深刻意識到了以自己的手藝根本不可能支撐知味居。可如果讓手藝更好的師兄弟來繼承或者支撐知味居,時間長了必定會有利益衝突,也不是長久之計。
曆史會告訴後來人很多前人的教訓,很多老字號酒樓一朝倒閉,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並不是因為後繼無人,而是因為一些不可言說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蘇老板做了一個違反祖宗的決定。他通過高價挖人、股份分紅、借用父輩的情分打情感牌等諸多方式,挖來了不少大師傅。
然後又有大量招收學徒,促進知味居和其他白案水平還不錯的酒樓之間的交流,讓知味居的名氣和實力暴增。
在蘇老板還是少東家的時候,知味居隻是當之無愧的杭城第一白案酒樓,而當蘇老板真正成為蘇老板後,通過幾十年的經營讓知味居坐穩了全國範圍內第一白案酒樓的名號。
甚至於很多人隻知第一不知第二,提到白案第1個想到的就是知味居,剩下的一個都想不起來。
這些是蘇老板的大致操作,其中當然還有很多不能說的細節上的微操。
比如人多了之後如何處理大師傅和大師傅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不同派係之間的關係,如果幾個大師傅同時看上了一個學徒,搶起徒弟來該如何解決,如何讓後廚氛圍保持穩定,這都是蘇老板的真本事。
蘇乾作為蘇老板的侄子,周師傅板上釘釘的未來親傳弟子。不光從周師傅那裡學到了做點心上的技術,還從蘇老板那裡學到了管理方麵的通透。
蘇乾對知味居的幾個大師傅非常了解,像秦淮一一介紹了他們擅長的點心、派係、脾氣性格以及人際關係。
詳細講述了這些大師傅互相之間看誰不爽,有哪些是看似關係融洽,實際上經常在私底下罵對方,暗暗較勁,互相比水平、點心的口碑以及帶出來的徒弟的水平。
這是蘇乾第1次和秦淮講八卦,真正意義上的八卦。
吐字流暢,條理清晰。
聽得秦淮都不想回後廚看鄭達又做了那些好看的點心了,隻想抓著蘇乾在角落裡再問幾個有關知味居的八卦。
蘇乾還是太全麵了,連講八卦都講得這麼好!
講到最後,蘇乾向秦淮表示這些八卦隻是他的個人看法,可能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秦師傅才是真正的八麵玲瓏,看人真準。至於具體是什麼情況,等到秦淮到了知味居相處幾天想必就能看出來。
總結就是知味居雖然關係複雜,大師傅們互相之間也有看不爽對方的存在,但是在蘇老板優秀的工作能力和調節能力之下,互相之間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整體工作氛圍還是非常和諧融洽以及卷的。
秦淮聽得恨不得明天就前往知味居,看看情況是不是真的如蘇乾所說這個師傅看那個師傅不爽,這個師傅和那個師傅私底下一直在暗暗較勁,這個師傅的兒子追過那個師傅的女兒最後沒成,兩個師傅鬨翻了。
反正他收拾行李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