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享受的關係對人類曆史進程具有重大的作用。討論勞動與享受的關係,也可以為我們認識曆史和現實乃至展望將來提供重要的線索。
一、勞動與享受分工的形成
勞動是人類所獨有的行為,是能動的有意識的活動,這當然是相對動物本能的生存活動而言的。如馬克思所說:“我們要考察的是專屬於人的勞動。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的存在著。”(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2頁)正如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一樣,勞動也是從動物的本能進化而來。從動物本能的生存活動到能動的勞動,這是人類進化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一切改造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但正如一切進步在另一個意義上說來也是一種退步一樣,人的勞動所以高於動物的本能,在於勞動是有意識可以自行支配的活動,但恰恰是可以自行支配也就可以決定自己散忌惰甚至不勞動,而對動物是不需要這種擔心的。
與勞動俱來的是勞動態度,人的勞動態度如何呢?我們知道,對今天的人類來說,勞動仍然是謀生手段。也就是說,如果不勞動可以崐同樣謀生,同樣獲得享受資料,人們更願意不勞動。至於古代的人們勞動態度如何,如果在沒有剩餘,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原始社崐會裡還看不清楚的話,一旦勞動創造出剩餘,一旦自己不勞動通過他人勞動謀生和獲得享受資料成為可能,就一目了然了。儘管那個時代留下的可供研究的資料很有限,但描繪一幅劫掠的圖畫卻已足夠,如馬克思所說:“有一種傳統的觀念,認為在某些時期人們隻靠劫掠生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100頁)勞動成了隻有奴隸和下等人才配做的卑下行為。“可以用流血的方式獲得的東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無能了。”(塔西佗《阿古司拉傳日耳曼尼誌》三聯書店58年版第67頁)這句話充分表達了那時的人們的勞動態度,現在居住在烏乾達境內的卡拉莫賈人,至今還把劫掠作為第二生產活動。在劫掠中,誰的功勞大就在左臂上劃一刀,刀痕越多越受人尊敬。小夥在向姑娘求愛時,則要如數家珍的重複他在劫掠中的戰績。
說不清從何時開始,熱愛勞動幾乎成了所有民族在談論自己祖先時常用的字眼。但這裡所表達的不過是今天的人們的勞動態度。正如人們為死者致悼詞時,無論對死者的讚揚多麼的誇大其詞,也不會有誰去追究一樣。但要科學的對問題做出解釋,結論隻能是我們的祖先對勞動決不是熱愛而隻能是厭惡。並且我們越是往前追溯曆史,人們對勞動的厭惡就越強烈。
厭惡勞動是內在的要求,剩餘是外部條件,內因與外因結合,勞動與享受分工形成了。
二、勞動與享受分工的直接結果
劫掠肯定要比勞動實惠得多,但靠“流血方式”獲得的東西,首先必須靠“流汗的方式”創造出來。人類社會不能沒有勞動,人們卻又厭惡勞動,在沒有自覺性的地方,必須要自發性強製為人類社會前進開拓道路,這樣由少數人強迫多數人勞動的社會製度就被創造出來了,而執行對勞動強製的就是階級統治。
最初的階級社會是奴隸社會,對於野蠻、殘酷的奴隸製度,人們通常是當做人類社會的恥辱對侍的。但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用一般性的詞句痛罵奴隸製和其它類似的現象,對這些可恥的現象發泄高尚的義憤,這是最容易不過的做法。可惜,這樣做僅說出了一件人所周知的事情,這就是:這種古代的製度已經不再適合我們目前的情況和由這種情況所決定的我們的感情。但是,這種製度是怎樣產生的,它為什麼存在,它在曆史上起了什麼作用。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得到任何的說明。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深入的研究一下,那我們就一定會說──儘管聽起來是多麼矛盾和離奇,──在當時條件下,采用奴隸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220頁)
任何統治,至少在它的上升階段所反映的必然是對這種統治的需要,奴隸社會的野蠻是和人們對勞動厭惡程度相適應的。在漫長的階級社會裡,伴隨著生產的發展,勞動工具的改進,勞動強度的降低,人們對勞動的態度是有所改變的,與此相適應,階級統治的形式、手段也在發生著變化。
三、勞動與享受對立給社會主義公有製帶來的困惑
由階級統治所執行的對勞動的強製,解決了維持人類社會勞動的問題,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所起的作用是必須充分肯定的。但是,勞動到底是能動的活動,而階級統治下的強製勞動,卻把勞動變成了完全被動的活動,所謂勞動異化。儘管這種異化在一定的物質生產、生活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當生產發展超出這一定的範圍,強製崐勞動的滅亡也必定象它的產生一樣,也是不可避免的。而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則表明,即使是現在,階級統治所執行的對勞動的強製也不是不可缺少的。
社會主義公有製結束了由少數人對多數人的階級統治,從而也就解除了由階級統治所執行的對勞動的強製,使勞動從根本上獲得了解放。但是,在我們歡慶勝利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勝利也使我們麵臨一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對勞動的強製解除了,可勞動還沒有成為人的自覺活動。可惜,我們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認為厭惡勞動是階級統治下的強製勞動造成的。認為一旦解除勞動的強製,積極勞動就會自然而然取代被動消極的勞動,勞動群眾一直被壓抑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會馬上解放出來。並因此而斷定:社會主義一定會比資本主義創造出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然而,事實否定了人們的預想。
我們曾經通過一次次的政治運動、生產運動去煥發人們的勞動熱崐情。但熱情並不能長久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