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象棋的朋友都知道,棋盤中間有一塊空白的分界,上麵寫著“楚河漢界”,由來就是楚漢戰爭的這段曆史。古人把戰爭模擬成為棋局,發明了象棋,彆看棋盤上輕輕一點,在戰場上,那可是千軍萬馬的交鋒。楚漢戰爭也來到了後期的決勝時刻。
韓信堅定了效忠韓國的決心後,派灌嬰率軍對楚國後方發動了猛攻,連戰連勝,攻下了十餘座城池,楚國的老家彭城再次失守,大將項它被俘。趁著灌嬰大殺四方的時候,彭越也出來活動了,打下了楚國的戰略要地,昌邑。
楚國後方的告急書信一封接著一封,項羽已經是焦頭爛額。正麵戰場僵持不下,糧草短缺,後方老家失守,危急萬分的時刻,一位叫侯成的漢使來到楚軍軍營,給項羽帶來了一點希望。侯成一過來就表明了來意:“楚漢相爭已久,現在兩國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將士疲弊,所以漢王想與您議和,我們一起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可好?”
其實早前劉邦早前被圍困的時候就派陸賈等人到楚國議和過,當時項羽氣勢正猛,哪裡會放過劉邦。但此一時彼一時了,現在劉邦占儘優勢,項羽硬氣不起來了。聽到劉邦想議和,項羽心裡開心的不得了,但表麵還是很鎮定,氣勢不能丟。項羽問:“怎麼個議和法,說來聽聽。”
侯成說:“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從此楚漢各守一方,秋毫無犯。”鴻溝在今天河南省境內,開封市到淮陽市一帶。議和好啊,項羽現在迫切需要喘息的機會,他故意思考了一會,皺了皺眉頭,對侯成說:“好吧,漢王曾經也是和我拜過把子的,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們就議和好了。”侯成又說道:“漢王還有個小小的請求。”
“什麼請求?”“既然我們議和了,請項王放了漢王的老爹和老婆,讓他們家人團聚吧。”
這要放在以前,項羽是肯定不會答應這種條件的。但今非昔比了,項羽不得不同意,上次在廣武山項羽用劉太公的性命威脅劉邦,劉邦都像個沒事人一樣,哎,放就放了吧,這種人質對於劉邦來說也沒啥效果。項羽最終同意了議和,在和平協議書上簽字畫押,讓侯成帶著劉太公和呂雉回了家。
項羽同意議和不奇怪,但有人可能疑惑了,劉邦占儘了優勢,正是趕儘殺絕的時候,為什麼要主動去議和呢?在楚漢正麵戰場,劉邦本部的兵力並不多,在外麵作戰的韓信和彭越等人還沒回來,劉邦靠自己根本不敢和項羽直接對抗。這麼些年下來,劉邦也被項羽打怕了,反正該占的地盤都占了,該收服的諸侯都收服了,到時候兵力一整合,再來對付項羽就好了,劉邦現在想要休息一下,趁著現在的情勢講和,還能讓項羽把自己的親眷放回來,一舉兩得呀。
議和是議和了,楚漢難道真的可以相安無事嗎?肯定是不可能的,雙方心裡都明白,議和隻是權宜之計。這一紙條約還不如廁紙有價值,再度開戰隻是時間問題,隻是項羽沒想到,這個時間竟然如此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