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事基本搞定了,但眼下還有三個讓劉邦感到頭疼的人,劉邦稱他們為“舊時代的餘孽。”一個是田橫,另外兩位是項羽手下的名將,鐘離眜和季布。這篇先說一下號稱“一諾千金”,季布的故事。
季布出生在楚地,他沒有固定職業,平時的愛好就是行俠仗義,助人為樂,是楚地出了名的俠士。季布有個特點,特彆講信用,凡是答應人家的事情絕對會辦到,所以楚地流傳著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來就從這句諺語延伸出了成語“一諾千金”。
項家人起義後,季布也加入到了反抗秦朝的隊伍當中,憑著一身本事,很快就成了項氏集團的骨乾之一。關於季布在楚漢戰爭裡的表現沒有詳細記載,隻說劉邦老是吃季布的虧,因此恨透了季布,開國後懸賞千金追捕,誰敢窩藏的就滅三族。垓下之戰後,季布就逃到了濮陽,藏在他的朋友家裡。
但藏是藏不住的,劉邦可是下令了:“掘地三尺也要把季布找出來。”眼看就要被查到的時候,季布的朋友對他說:“快找上門來,我給你出個注意吧,如果你不同意的話,讓我自殺好了。”季布趕緊說道:“彆彆,有話好說,我答應你就是了。”季布的朋友就給季布理了個光頭,給他戴上鐵鏈,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混到一堆奴仆當中,一起賣到了魯地去。
買家的名字叫做朱家,是魯地的一位俠士。大家都是做俠客的,朱家怎麼會不認識大名鼎鼎的季布?不過朱家也很講義氣,他沒有出賣季布,就把季布安置下來在自己家乾活,他還對兒子說:“平時你要聽這位仆人的話,你要是怠慢他了,我饒不了你。”
紙包不住火,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朱家就去找了他的好朋友,西漢開國功臣,如今的汝陰侯夏侯嬰。朱家向夏侯嬰打探消息:“季布有啥罪,陛下怎麼這麼恨他?”
夏侯嬰說:“老朱,你不知道啊,以前季布讓咱陛下吃了多少癟呀,陛下恨不得把他五馬分屍。”
朱家又問道:“拋開其他不說,你覺得季布這人怎麼樣?”
“那肯定是有能力的人。”
“這不就得了。季布以前是跟著項羽混的,他總要聽老板指揮吧。現在項羽輸了,難道他的手下都該死嗎?陛下作為君王,這樣懟著季布不放,傳開了也不好聽呀。再說了,要是把季布逼急了,他要是跑去幫助北邊的匈奴或者南邊的越人對付大漢,那怎麼辦?想想當年伍子胥的例子啊,希望你和陛下解釋一下其中利害。”
夏侯嬰聽朱家這麼一說,心裡也有數了,季布肯定藏在朱家那裡,不過朱家說的確實有道理。趁著一次進宮的機會,夏侯嬰就把這事一五一十彙報給了劉邦,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聽得進彆人的意見,而且夏侯嬰以前還是劉邦的貼身保鏢。於是劉邦當即下令赦免了季布,還給季布封了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