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教原名足利義圓。
是足利義滿的第四個兒子,足利義圓的母親是藤原慶子。
應永元年(1394年)六月,足利義圓出生。
應永十年(1403年)六月,足利義圓進入青蓮院。
應永十五年(1408年)三月,足利義圓剃發為僧,法名義圓。
不久,足利義圓被任命為大僧正,獲得準後的尊號。
正長元年(1428年)正月,足利義圓入選,繼承足利氏的大統,被朝廷任命為參議、左近衛中將、權大納言、敘從三位。
這時,足利義圓還俗,改名足利義宣。
但義宣的日語試讀是“よしのぶ”,意思是“忍耐度日”,不吉祥。
於是他便改名為足利義教。
正長元年八月,足利義教晉升從一位,成為足利氏的家主,獲準乘牛車。
嘉吉元年(1441年)六月二十四日,足利義教在赤鬆滿祐的細洞院遊玩時遇害,時年四十八歲,在職十四年。
當時最可惜的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緣一沒能出山。
不然何至於此。
足利義教有個可以當作繼承人的兒子,名叫足利義勝。
年齡和緣一差不多。
如果緣一能夠出山,至少能護佑天下足利氏三代無憂。
嘉吉二年(1442年)十一月,足利義勝元服,補任征夷大將軍,任左近衛中將。
嘉吉三年(1443年)七月二十一日,足利義勝墜馬而死(存疑)。
在這混亂局麵下,勉強能稱作盛世的時期……
——結束了。
足利義滿、足利義持兩代征夷大將軍統治時期出現盛世,足利義教繼承了父兄的餘烈,維持著盛世。
執政之初,足利義教還是光頭,隻好裹了頭巾和眾將一起處理政務。
足利義教為人豪爽、勇武。
當時,南都奈良僧徒專橫跋扈,不聽從幕府的命令。
足利義教計劃掃除這一弊端,確立室町幕府的權威,將日本六十餘國的政權牢牢抓在室町幕府手中。
因此,若臣下有罪,足利義教絕不姑息。
足利義教親自領兵,鎮壓大和國之亂。
關東的足利持氏恃強專橫,足利義教打算征討足利持氏。
但九州諸將認為九州位於邊地。足利氏鞭長莫及,便肆意妄為。
真是命運的嘲弄,也是因為這樣,導致了足利義教的死亡。
足利義教想要掃清寰宇,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這就需要製服九州眾將。
但足利義教所采取的政策與父兄不同,最終導致了嘉吉之變的發生。
九歲的緣一在聽說這一噩耗之後,也曾趕往京都幫忙維持局勢,避免天下徹底陷入糜爛。
算是去還人情了,畢竟京都行動的時候,足利義教曾全力配合過。
緣一承諾會幫足利義教一件不違背本心的事。
當然這是一段極其無聊的故事,不足道也。
如果足利義教在世時間足夠長,在足利義政之後就不會出現豪族跋扈的情況。
可惜……
現實沒有如果。
不過在位期間,足利義教剛毅英邁,改革政務,整肅綱紀,製定了很多規則。
做到了銳意整頓吏治,教育武士庶民。
正長元年(1428年)十月,足利義教剛上任,就開始製定嚴格的訴訟手續。
以明文規定從事訴訟事宜的官員要遵守幕府的製度,絕對不允許有權有勢者乾涉。
進而詳細規定了引付眾、奉行人等的行為規範、具體的訴訟程序等。
朝廷當時舉行儀式、修建皇宮、修建幕府及征夷大將軍任命官員時的拜賀儀式等都需要費用。
因此,室町幕府的臨時課稅比較多。
正長三年(1430年)六月,京畿地區發生饑饉,餓死者多。
糧商想趁機發財,通過堵塞糧道來抬高自己的糧價。
足利義教聽說後大怒,命人逮捕黑心糧商處死,以儆效尤。
這樣一來,做到了平抑了糧價,救濟了饑民。
隨著足利義教的去世,要求實施德政的暴動便會再次暴動。
寶德元年(1449年)四月,足利義成元服,被後花園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敘從五位下。
至於現在……
寶德二年(1450年),緣一十八歲,剛剛結束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