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徐行在此,聽到“真武七截”的名頭,定然會麵色古怪。
若是在徐行前世的論壇亦或者聊天群中,問金係世界究竟哪一門武功最強,那得到的答案定然是五花八門。
從最傳統的九陰真經、九陽神功、獨孤九劍、乾坤大挪移、易筋經到神棍係的太玄經、神照經,都不乏支持者。
但是若把陣法也加進來,那麼答案便有且隻有一個,那便是:
真、武、七、截、陣!
這一門精妙無方的陣法,乃是三豐祖師當年參悟真武大帝座前龜蛇二將,又連夜趕到漢陽,凝望蛇龜二山,足足思索了三日三夜,才終於創造出來七套武功。
這七套武功分彆行使,固然各有精妙之處,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即大增,若至七人同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即便是放在徐行前世玩過的遊戲中,這種傷害增幅也可以說是用腳填數值,放在金係世界觀中更是所向無敵。
全真教的“天罡北鬥陣”雖然也算是不錯的陣法,初步具備以下克上的能力,但與這種陣法相比,簡直就是下水道中的下水道。
真武七截陣不隻是從純粹數值上完爆天罡北鬥陣,光是不限人數,可以演化成六截、五截這一點,就已在機製上遙遙領先。
若當初全真七子用的是“真武七截陣”,什麼歐陽鋒、黃藥師,不要說是克敵製勝、破陣而出,隻怕已成六十四片碎肉,不複全屍矣。
可惜,如此無敵的武功,在原著中隻是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不曾有實質性的戰績。
隻不過即便換了世界,真武七截陣的光采,亦不會被淹沒,反倒是越發璀璨奪目!
厲靈等六個第二重天的老宗師,再加一個空境第一重天的浪翻雲,所組成“真武七截陣”已經極其恐怖。
那種無比雄渾浩大的剛強氣息,甫一現世,就將被武林中人中視為天塹的壁壘貫穿,穩步邁入大宗師層次,並且還在不斷攀升。
其實,若隻是純粹的雄渾真氣,萬歸藏還不至於無法應對。
畢竟他的兩大主修,“周流六虛功”、“不死印法”都極其擅長分解真氣,消弭勁力。
並且到了大宗師層次,空境場域已然堪稱至純,若非同級強者出手,完全可以說是萬法不沾身、外邪不侵。
奈何,這一劍中除了純粹強橫的恐怖力量外,還有浪翻雲領悟出來的“真武劍意”,以及猴子身上的“九陽神功”。
在“真武劍意”的引領下,這一劍已經超越了追求凝練、純粹、統一的境界,抵達了一種即便不同,也能互相配合,甚至是互相成就,發揮出更強戰力的境界。
這簡直不像是劍氣,而像是一支弓、馬、步三大營齊備,且各部隊分工明確、配合完美,能夠將每個兵種的優勢特點,都儘情發揮出來的軍隊。
萬歸藏即便是全盛之姿立於此處,也逃不開被一劍斬殺的命運,更何況,他如今早已是五癆七傷、真氣大損?
一劍之後,萬歸藏體內那圓融無礙、輪轉不息,構成完整循環,儼然自成一域的“周流八勁”,當場土崩瓦解。
即便是法用萬物、包羅萬象的“周流六虛功”,麵對這足可截取天道的神劍,也隻有崩潰一途。
而在真武劍前,即便是練成“不死印法”的萬歸藏,亦是不得不——死!
不過,縱然是殺一個位於當世武道頂峰的大宗師,對這橫絕古今的神劍來說,還隻是牛刀小試。
當今之世,真正有資格被這一劍視為對手者,唯有一人!
真武神像再次邁出一步,當即崩潰於無形,澎湃洶湧的真氣,凜冽寒光寸寸凝結,以覆雨劍為主體,形成一柄長約丈許的“飛劍”。
這才是“真武七截劍”威力最大的形態!
劍光甫一成形,便自行劃破天際,拖曳著一條有如彗星尾焰般的長長虹光,撕空裂氣,直往九霄高處升騰而去!
片刻後,徐行和厲工的頭頂,覆雨劍倏然現世,挾著燦爛華光,玉暉耀煥,仿佛人間又多出一輪烈日。
劍意覆壓而下,海水為之震顫、沸騰,激起千重浪、萬層濤,猛烈拍擊在巍然屹立於海麵的戰神殿上,形成一片雪白飛沫,好似濺珠碎玉。
鐵木真站在戰神殿大門口,昂首直視從天而降、好似自煌煌大日中斬來的劍光,目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驚訝神情。
——人間,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劍術?!
短暫驚訝後,鐵木真眸光燦然如焰,嘴角勾起一個略顯猙獰的弧度,渾身都微微顫抖起來。
好、好、好!!!
如此劍術,真乃本汗敵手也!!!
他不退、不避,眉眼挑起,脊背如一座直插雲海的巍峨神峰,右手高高舉起,握成一個無比剛強的拳頭!
鐵木真五指剛剛握緊,戰神殿中的星圖便再次亮起璀璨光芒,好似勾連了無窮渺遠的星海,整張星圖驟然浮現於白晝,凝為一輪巨大星盤。
諸天星辰閃耀奪目,燦爛星光交織,凝聚成四十九尊天神形象,姿勢各異、氣勢不同,卻都帶著令人一見便熱血澎湃、慷慨激昂的戰天鬥地之意。
這星圖方凝聚而出,剛剛遁出五裡的厲工、徐行便感受到一股無比剛強的沉重壓迫感,好似鋪天蓋地般湧來。
兩人身下的無垠大海,乃至漫散於天地間每一處的空氣,都一格一格,一寸一寸地凝固起來,好似形成某種晶體,懸於半空中。
即便和鐵木真相持多年,厲工此時也不由得感到一陣震悚。
他沒想到,這位絕代霸主在煉化戰神殿後,一身實力竟然恐怖到如此地步!
徐行卻也從這一招中,明白了另一件事。
按照原著記載,戰神殿中除了居中的天神浮雕外,應當還有其餘四十八幅圖,兩者合起來,便是完整的戰神圖錄。
可他方才進入殿中,卻未見一物,原來是因為鐵木真早已將這四十八幅圖,都煉化進了體內,化為了自身的武道底蘊!
於此同時,徐行更感受到,自己左手抱著的大紅球,以及夾在腋下的龍形雕塑,都在劇烈顫動,仿佛要脫離鉗製,往鐵木真處投身而去!
——若說四十九幅戰神圖錄,便是戰神殿中最關鍵的存在,那麼我手中這一部分,定然也是鐵木真不可或缺的寶物!
意識到這一點,徐行不再看下去,再次轉過身,悶頭向前飛馳而去!
在他身後,鐵木真已然挾著這股濃烈戰意,將戰神殿積累數十年的靈韻,一並融入拳勁中。
一拳轟出,光焰萬丈,衝霄而起,仿佛令天幕都燃燒了起來!
劍氣雖是來自烈日之中,力量卻極為凝練,挾一股物盛當殺、代天行罰的浩蕩之氣,要將鐵木真立劈當場,把這不容於世的存在徹底抹殺。
而鐵木真的拳,卻正似上古時代的不屈戰神,麵對漫天諸神,亦能無畏地昂首挺胸,酣暢一戰!
兩股勁力交擊,巨大劍氣轟然而散,化為無數晶亮絲線,盤旋切割、交織如網,將有如萬古星空的戰神殿給徹底籠罩。
一連串碎裂聲中,諸天星辰暗淡了近半數,劇烈的震動一路傳遞,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數裡方圓,激起滔天海嘯!
厲工感受到這驚天動地的一擊,不由得咽了口吐沫,不敢置信道:
“張、張真人,竟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他如今真身何在?”
如果說鐵木真剛才一舉擊沉島嶼的霸拳,還在厲工理解範疇內,那這一劍,就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厲工能夠感受得到,張三豐本人絕不在此處,可這一劍又何來如此恐怖的威勢?
難道這位真人當真已經練成了傳說中的劍仙神通,可以禦劍千裡,一劍克敵?!
徐行雖然也感覺到身後傳來的恐怖動靜,卻沒有絲毫停留,隻是傳去一股神念:
“這是老真人借旁人之力而發,亦隻有一擊之力,趁此機會,咱們速退!”
厲工方才在戰神殿中,之所以要拚命阻止鐵木真,就是因為他先前認為,一旦令此人掌控戰神殿,那即便是張三豐,亦不可能製得住這位絕代霸主。
可如今見了這飛來一劍,厲工當即重拾信心,也不願就此喪命,便也將身法催動到極限,緊跟在徐行身後,朝岸邊飛縱而去。
在兩人離開後,過了足足一盞茶時間,劇烈的沸騰、震動才終於停止。
漫天光華淡去,宛如瓊樓玉宇、天人居所的戰神殿,又重新從海浪中顯露。
隻不過,戰神殿雖然巍然如故,表麵也多了些深淺不一的斑駁劃痕,內中星圖,更是被一劍從頭到尾,沿中軸線撕裂,留下一條狹長溝壑。
鐵木真低下頭,撫摸著胸前那條劍痕,眺望遠空烈日,悠然長歎道:
“那位,便是如今人間的至強者嗎?”
先前鐵木真居於戰神殿中,因這座天神遺物具有隔絕內外之能,是以他並沒有感受到那好似彌散天地、無處不在十陽真氣。
如今短暫出了戰神殿後,以鐵木真的靈覺,會無可避免地注意到這股恢弘氣勢。
即便是他這個曾經遠征異域的大征服者,感受到這股氣勢後,亦不得不感慨:
“後世的武者,都是這般天縱豪情?”
鷹緣跟在他身後,恭敬道:
“啟稟大汗,這老道士名為張三豐,正是如今人間最強大的武者。”
“道士?”
念著這兩個名字,鐵木真哈哈一笑:
“這個詞,倒是勾起本汗的回憶了,小和尚,你是密宗傳人?”
鷹緣低眉垂首,答道:
“小子鷹緣,正是本代的大輪寺主持,見過大汗。”
鐵木真微微頷首,大手一揮,慨然道:
“現如今,香格裡拉的根基已然到手,也該是本汗兌現承諾的時候了,走吧。”
鷹緣有些遲疑地問道:
“大汗,方才那兩人?”
鐵木真毫不避諱,坦誠道:
“受那魔門後輩影響,本汗提前出世了三天,本未竟全功,又遭人搶走了核心部件,還挨了那老道士一劍,如今已無力追擊。
倒不如先返回大輪寺,取回本汗當日留下的舍利,再圖後事。”
他又回過頭,又看了眼大日,胸中熱血再次燃燒,不無遺憾地道:
“隻可惜,現在不能與此人真正分出勝負,不過,想來決戰之日,也不會太遠。”
——
十堰,武當山。
連綿不絕的武當群峰中,主峰陡峭嵯峨,險峻山勢直直沒入繚繞的厚重雲海之中,半在人間半在天
主峰天柱峰上,有兩人正在近身交戰。
其中一人,乃是一個身材高大,龜形鶴背,須發如槍戟,披一襲布衣的魁梧漢子。
在這魁梧漢子麵前,則是一個同他一般高大,每一寸肌膚都瑩潤如玉,骨架粗壯的黑衣人。
這黑衣人與魁梧漢子並肩而立,宛如七寶琉璃堆砌成的神像,有著超越凡塵,不屬人世的邪異之美。
隻是如今,這好似魔神般的男子,卻是麵色慘白如金紙,呼吸急促,每一次吞吐,都會引發肆虐狂風,激蕩雲氣。
天柱峰周遭五裡的雲霧,皆被他呼吸引發的狂風給一掃而空。
即便明顯身負極沉重的傷勢,可黑衣人卻沒有絲毫退避,仍是毫無保留地狂攻猛打,拳勢如排山倒海,席卷天地,呼嘯而來。
他的每一拳都帶起雷鳴霹靂般的轟然炸響,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彙成一股洪流,將那魁梧漢子完全淹沒。
更聽一陣陣如天鼓擂動般的劇烈震動,一波又一波地從他身上蕩開,以無匹霸道的氣勢,碾過四周。
一時間,天柱峰外圍那些矮上一截的山峰頂部,就似遭了雷部真神的狂轟濫炸,轟隆隆地爆碎開來,形成無數滾石朝山下崩落。
“摧山斷嶽”一語,在此刻化為了再真切不過的現實,很難想象,如此恐怖的拳勁,竟然來自於一個重傷的強者。
如此直戳了當的強絕拳勁,放眼天下,亦隻有一人才能擁有,那便是專精煉體的“魔宗”蒙赤行!
這位魔宗雖是出身魔門,卻是以密宗無上大法“藏密智慧書”中的精神駕馭物質之道成名,能將自己那強絕當世的精神意誌,轉化為實質性的力量,傷敵於無形。
可是在同傳鷹一戰後,蒙赤行卻將這種道路顛倒、逆轉了過來,化外取為內求,若論駕馭物質——人體不就是最容易操縱的物質嗎?
在今後的日子裡,他又偶然得到了昔日大明尊教的“禦儘萬法根源智經”,這門起源於異域的神功,同“藏密智能書”有著相似的奇能。
自從得到這門神功後,蒙赤行的煉體之道,便向前再踏出了一大步,若非是有張三豐這個阻礙橫亙在前,他早已可以嘗試獨自破碎虛空。
不過,即便如此,蒙赤行這堪稱天下至剛至強的拳頭仍是不能奈何眼前這個魁梧漢子,甚至都不能動搖此人腳下的天柱峰!
這個人,自然便是張三豐!
老真人屹立原地,不動不搖,僅憑一隻手,狀若隨意地抬臂、出拳、拍掌,便將蒙赤行所向披靡、連綿如山的拳影儘數攔下。
與此同時,一股好似無窮無儘的柔水勁力,從他周身蕩開,彌漫整個峰頭,好似一座深不見底的無垠汪洋,將拳勁徹底吞沒。
蒙赤行每一拳揮出,都會在被勁力包裹的空氣中,造成一道反複震蕩的漣漪,重重累積後、層層疊加後,漣漪便如水波一般,令張三豐穩立不動的身軀也好似模糊起來。
在天柱峰外的雲海中,則有一尊身高丈六,手捏智拳印,頭戴五智寶冠、全身瓔珞珠寶嚴飾的光明佛陀。
這尊佛陀身綻無限光明,將整個天柱峰團團籠罩,光芒中更蘊有一股奇異的吸引力,好似要將人的神魂扯出體內,重新投入六道輪回中。
任何人隻要心境稍有不堅定,便定然會被這股力量侵入,隨之開始經曆千百世的輪回,從而露出無法彌補的破綻。
這便是大元國師八思巴的絕世奇功,“變天擊地大法”,即便是強悍如當日的傳鷹,亦無法從這一招下豁免,要在輪回中走上一遭。
兩位隱世多年、縱橫宇內的大宗師,如今聯袂而來,正是為了攔住張三豐,為萬歸藏等人製造爭奪潛龍的時機。
蒙赤行的實質性攻擊,再加八思巴無孔不入的精神打擊,兩位進窺天人至道,舉世無雙的大宗師,此時展露出了恍如一人的配合。
若是萬歸藏這樣的新晉大宗師在此,隻怕不出十合,便要露出破綻,不是在輪回中心神衰竭而亡,就是被蒙赤行打碎肉身廬舍。
即便是練成了“碧血青天”,與兩人站在同一層次的厲工,遇到這樣的攻勢,也隻能避其鋒芒,伺機遁逃。
可現如今,張三豐卻是完全的不為所動,將這雙重攻勢視為清風拂麵一般,隻是抽出手來,簡單一次還擊,蒙赤行就已重傷。
並且兩人深知一件事,這老道士如果不是要分出一半以上的心神,維持“十陽境界”,鎮壓破碎空洞,他們現在怕是隻有亡命奔逃一途。
忽然間,張三豐麵色一動,左手攔住蒙赤行的拳頭,右手微微一勾,這個動作雖然微不可查,但八思巴卻看得無比真切。
緊接著,八思巴就感受到那雄渾浩大、彌散天地的十陽真氣,忽地震了一震、顫了一顫,分出了一抹至關重要的精粹,直往東海而去。
雖然那不是任何實質性的力量,而是一點心神、一抹神念,可八思巴眼見此情此景,仍是不由得心頭震動。
雖然已經和這老道士為敵數十年,但是每一次和張三豐交手,他都能感到,此人進步之快,簡直可說是日新月異。
這種千裡傳神的手段,簡直可以說是已經到了神話仙說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