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學的孩子們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選歌的時候要儘量避免需要技巧和編曲複雜的歌曲,我的意見是他們本來就是孩子,孩子就選孩子的歌曲。7月1日是建黨節,紅歌會比較討喜,這幾首是不錯的。”
周夢迪在歌單上勾畫出幾首,依次是《閃閃的紅星》、《祖國在我心中》、《祖國頌》、《**的接班人》……
“舞蹈的話,我還要看看他們的情況再定。”
說起舞蹈,譚溪寧很有底氣。
在這片充滿韻律與熱情的土地上,孩子們自幼便浸潤在大人們的舞蹈世界裡,音樂如同召喚的號角,一旦響起,便能瞬間喚醒他們體內的舞蹈之魂。
就算四五歲的孩子,音樂一響,他們也能隨著旋律左扭右拐地舞上一會兒。
在這裡,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情感的表達。
孩子們在長輩的引領下,學會了用身體去感受音樂,用心靈去演繹節奏,每一次旋轉、跳躍,都是對生活熱愛的詮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既然是民族,可以挑一些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來編排。這裡不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嗎?火把節是一個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見譚溪寧在考慮,周夢迪指著節目單上麵的名字說道:“《七月火把節》,我看這個就很不錯。我看過原視頻,學起來很簡單,並且旋律是他們耳熟能詳的節奏改編而來。這個舞能跳整齊的話,觀賞性也相對高,熱情的曲調能帶動起現場的氛圍。”
譚溪寧在這裡產生了一點分歧:“但是民族舞簡單好學,受眾沒有爵士舞和一些比較熱血的舞蹈廣,在舞蹈類型上會不會比較吃虧?”
“不是舞蹈比賽的話不用考慮這個。隻要能展現出民族的文化和特色,甚至這個還屬於加分項。”周夢迪慢慢地抬起頭,“難道你還想帶他們參加舞蹈比賽?”
“我聽我在電視台的朋友說的,還有一個舞蹈比賽。既然都練了,讓他們去試試看也不錯嘛。”
譚溪寧以為周夢迪在聽到她有這個想法後會嗤之以鼻打擊她,沒想到她靜靜地看了她一眼,又低下頭說道:“那就做好兩手準備,穩中求勝。民族舞必須學,這是你們唯一靠舞蹈主題能加分的機會,然後再重新編一個舞蹈,我建議也是民族文化加現代舞元素,這樣創意感也有了。”
“好,交給你了。”
譚溪寧把一堆資料塞給周夢迪:“今天趕路太累了的話早些休息,你就睡剛剛那張床吧。鋪蓋行李都是乾淨的,另外這個老師已經回家去了。”
“嗯。譚溪寧,你是怎麼想的來這個地方支教?要什麼沒什麼的。”
譚溪寧把泡麵碗端起來:“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我來旅遊然後迷路來到這裡,後來發現這個地方很不錯,就留了下來。”
“你還真是性情中人。”
譚溪寧走出屋子:“麵隻有一袋啊,看在你吐了一路的份上才給你買的。下次在飯點就得吃飽,還半夜肚子餓,可沒有給你開小灶的條件。”
“不就是一袋麵,你至於嗎?”
“真至於。”
兩人好好休息了一天,譚溪寧養成了早上六點起床的習慣,天還沒亮她已經起床去給張秀英幫忙了。
“譚老師,都放假了麼,又不上課,咋不多睡一會兒麼?”
“習慣了,躺著也睡不著。張老師,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張秀英端來凳子:“我都做習慣了,譚老師要是想幫忙,就撿蔥吧。”
“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