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裡的老師從穿著就很不一樣,她們滔滔不絕地發言,把自己的心得講給他們。
“學習學習,既是要學,也要複習。我們實驗小學的老師很注重複習,當天的課程,都是要發在家長群裡,讓家長盯著要過一遍。
另外學校為了方便孩子把不懂的知識點拎出來重複地聽,我們學校是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學習小組六個人,一個小組有一個平板電腦。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有錄製視頻的,方便同學們下去複習,也杜絕了家長不會教的情況。”
王校長噓了一聲,讓她安靜。
“另外,對於英語的學習,環境最為重要。我們經常帶著孩子去市博物館和景區組織活動,一些外國的友人對於我國的民族文化相當的感興趣,那麼我們學校會帶著孩子去這些地方,鼓勵孩子們和外國人多多交流。
比如上個月,我們就曾在博物館舉辦過‘小小講解員’的活動,孩子們都非常積極地參加,並且活動後得到的評價也是相當不錯。”
譚溪寧聽得大眼瞪小眼,很有用,但對於大山裡的孩子用處不大。
難不成還能綁幾個外國人進山,然後讓孩子們衝上去問:“Ca&bp;&bp;help&bp;ou?”
譚溪寧搖著頭。
正在發言的老師看到了她搖頭,周末上班的不爽情緒被無限放大,她眼睛直勾勾地瞪著譚溪寧:“這位老師,你對我的發言有什麼意見嗎?”
譚溪寧也不慫,站起身來說道:“我知道這幾位老師都是優秀教師,跟我們開交流會也是為了我們好,可是我想說的是。你們的發言對於市區裡的教學有用,但對於我們山區,上麵說的方法我覺得都不切實際。”
教育局領導說道:“譚老師,坐下。”
“首先,我們是希望小學,不想你們學校要收取學雜費,能夠有資金去給孩子們買平板。其次我們去鎮上也得幾個小時,更不用說來市裡辦什麼活動。最後,這位老師可能不懂大山裡是什麼情況。
那裡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平時就是我們這些老師又當爹又當媽。你說讓家長盯著複習,他們哪算得上一對一,而在希望小學,老師不過一雙手的人數,如何能麵麵俱到盯著每一個學生複習?”
那個老師臉色很不好看,氣呼呼地說道:“交流會隻讓我們說我們的經驗,我說的自然就是我們的經驗。至於你們怎麼去解決前提問題,我想這不是我這個老師要考慮在內的問題。”
“嗯,所以我搖頭。”
交流會的氣氛一下子冷下來,王喬明隻好出來打圓場:“抱歉了麼這位老師,我們譚老師性子直嘎,也是從希望小學的實際出發麼,提出問題也看看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嘛。我曉得大家本來應該在家裡麵度過一個美好的周末,現在麼……”
王校長愧疚地乾笑了兩聲:“現在卻陪著我們在這裡開交流會哈,我也非常感謝大家麼,也代表我們普沙村的娃娃們哈跟各位老師表示感謝。”
“既然我們的教學方法不符合普沙村的實際,那還是希望請領導們給他們找跟他們一樣情況的老師給經驗吧,我們是幫不上什麼忙了。”
“各位老師彆生氣,我們的目標是為了把成績搞上去,大家都沒有錯嘛。那行還有沒有哪位老師要補充的?沒有的話,今天就先到這裡吧。”
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