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溪寧和王校長回到希望小學,遠遠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兩人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站在校門口,滿意地看著教室的光亮。
“我希望他們都能走出大山嘎。是真的走出大山,不是去給人搬哪樣磚頭,也不是給彆人去搬水泥塊塊。”
“會的。我們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等他們去到彆的學校以後,他們也會保持著這裡的學習習慣。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像魚缸裡的金魚一樣,戳一下才會動一下。”
譚溪寧端著一個大箱子回到教室:“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剛剛和王校長回來,在樓下就聽到了你們的讀書聲。老師很欣慰,也為你們高興,還有答應你們的禮物,老師買回來了。”
“老師,是什麼呀?”孩子們好奇地站起身,探著半個身子往前麵踮腳看。
譚溪寧打開箱子,從裡麵拿出來一盒子:“這是蠶寶寶。城裡的小孩我看他們都玩這個,不過我們一起養,一起看蠶寶寶長大吐絲好不好?”
“好啊好啊。好可愛啊,蠶寶寶。”
“不能用手捏,不準打開蓋子,平時給它們喂桑樹葉。至於桑樹葉,學校後麵就有一棵桑樹,不過你們隻能在下麵采樹葉,不準爬樹啊!”譚溪寧把蠶寶寶放在講台上:“不過獎勵既然給你們帶來了,我們是不是要做點什麼?”
孩子們撓著腦袋,做出思考狀:“總不能還要寫養蠶寶寶的心得體會吧?”
譚溪寧搖搖頭:“養蠶寶寶能有什麼心得體會。這次我們不寫心得體會,我們寫蠶寶寶的生長觀察日記。”
“哦莫,從一篇變成日記了。星星老師,我咋覺得還不如寫心得體會麼。”
“不一樣,觀察日記旨在鍛煉你們的觀察力。同學們不要想著要寫觀察日記,你們要想著你們在長大的同時,蠶寶寶也在一天天地陪著你們長大。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老師送你們的禮物有意義多了?”
張雲龍點點頭:“確實。蠶寶寶天天睡了吃,吃了睡,而我們要讀書,還要去觀察它,還要給它喂食。”
“好了這個是禮物一,禮物二是萬花筒。”譚溪寧說道,“順著從一組來,每個同學都有一個。這個不用寫心得體會,也不用寫觀察日記,老師隻是希望你們以後的生活,也像千變萬化的萬花筒多姿多彩。”
譚溪寧看著孩子們對於學習的態度越來越足,趁熱打鐵地每天帶著孩子們背句子,背單詞,還找來一些簡單的英語故事書讀給孩子們聽,培養他們的英語興趣。
出考試成績的那日,譚溪寧皺著眉頭拿著三份成績單。
王校長湊過頭來:“不錯啊,我看過了。現在這一屆的成績比上一屆好多了,剛剛畢業的那一屆的英語成績連一半都達不到啊。好多了好多了,辛苦譚老師。”
“不夠。”譚溪寧歎著氣,“差太多了。”
她手裡拿著的三份成績單,一份是普沙村希望小學畢業的那一屆的成績單,另一張是這次考試的成績單,最後的那一份是實驗小學的英語成績單。
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簡直可以用天上地下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