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溪寧過年沒回家,譚國慶說看見絢麗的極光是裴美蓮的願望,他們做足了要留在漠河守望極光的準備。
一開始他們打算租一個房子,後來查到最適合看極光的地方竟然是在一個村裡,他們去當地的農村小學申請以勞付資,校方已經同意了。
譚溪寧千算萬算,倒是沒想到老兩口還有這一茬。
要知道當初她要留在希望小學的時候,裴美蓮是一萬個不願意,現在她倒是天天發在學校教孩子讀書的朋友圈。
譚溪寧把手插在外套的包裡,今年的春節大概又是自己過咯。
她拿出手機翻看著網頁,現在的網速比之前真的好了不要太多,點一下圖片,大圖秒秒鐘就跳出來了。
朋友圈裡大年三十都在曬年夜飯,其樂融融的氛圍,那是身後的祖國賦予我們的安全感。
譚溪寧從櫃子裡拿出一包泡麵,剛準備去用熱水壺燒水,宿舍外麵響起張金秀的聲音:“譚老師!譚老師在嗎?”
“張老師,怎麼了?”
張金秀攬過譚溪寧的肩:“大年三十吃哪樣方便麵嘛,今年去我家過春節。就是我們家小,平時也沒得哪樣人嘛,黴味有點重。”
“張老師,我就不去了吧。”
譚溪寧推辭著,她聽說王喬明校長的孩子和親戚今年都去家裡過春節,她一個外人去打擾人家也不好。
張金秀拉著她:“走嘛!春節一個人在屋裡麵乾啥子,去我家過。等哈你吃飽飯咯,我們一起去圍著篝火跳舞,時間差不多,他們要喝酒呢管他們呢,你耍夠了先回來也行嘛。
我跟你說哈,村裡麵的老年活動中心裝了一個新的大喇叭,那個聲音大得很!一響起來整個村子都能聽見。”
譚溪寧笑著說:“聲音,以前也是很大的,我們邊走邊聊。對了張老師,李村長和扶貧隊的茶葉樹苗種植起來了嗎?我看過年回來的村民還挺多的,如果回來的這些村民都種植了茶葉樹苗,應該也能種完吧?”
張金秀拉著譚溪寧走出校門:“都種上咯。雖然那段時間村委的人到處跑,有時候還得親自上陣給村民們種,不過結果是好的麼。樹都種上了,也有像楊春娟的父母的人,他們積極配合村委,那些茶葉樹苗都沒浪費,全部下地咯。”
“這就好。我看過我們這個地方,種植雲霧茶很適合,扶貧隊還是帶著技術來的,我聽說還駐紮在村裡了。”
“是了嘛。”
張金秀沒多說這個話題,臉上帶著一些隱隱的擔憂。
譚溪寧和張金秀朝夕相處,早已經達成了看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意思的默契。她問道:“張老師怎麼了?我看你好像不太高興。”
“我高興啊,我當然高興。”張金秀把放在譚溪寧肩頭上的手收回,又換成挽著她的手臂,“溪寧,說實話我心裡也沒得底。以前我們村裡麵時不時就有樹苗拉來,說是哪樣扶貧的優質樹苗,但實際上都是一開始的時候搞一頭,後麵就麼人管了。我是覺得要是像以前那樣,還不如現在不浪費力氣搞這些。”
譚溪寧拍拍張金秀的手背:“放心吧張老師,我看過新聞了。這次不會像以前一樣的,你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