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平和的聲音流淌而出。
拓跋菩薩身邊的董卓第一時間就是勃然色變。
“是你!”
“是你!”
董卓勃然色變,怒吼出聲。
要知道董卓作為北莽南院大王,又是軍方的二號人物。
就算是麵對拓跋菩薩,也多是平等交流。
很少有人能讓他出現這般波動的。
“董將軍,又見麵了?”
一道笑聲傳出。
“辛稼軒,你真的要和我北莽為敵不成?”
董卓的聲音已經徹底轉為陰冷。
“之前插手戰場之時,本將還沒和你算賬,今次又敢這般光明正大的幫助高長生。”
“辛稼軒,你真是好大的膽子。”
上一次,董卓率輕騎南下白川,就是被辛棄疾出手攔下。
北莽之所以沒有秋後算賬,一來是因為白川之戰傷到了元氣,不願意隨意動兵。
二來,當時確實是董卓大搖大擺的從欽州城外而過,給了對方出手的借口。
當然了,對北莽這等異族,很多時候並不在乎什麼師出有名。
但當時畢竟是特殊時期,高長生才是最大的威脅,加上辛棄疾也從不是泛泛人物。
所以此事,被北莽女帝壓了下來。
但是沒有計較,並不代表北莽忘了此事。
尤其是董卓,可是一直牢牢記著此仇。
他一個南院大王,上次戰爭名義上的統帥,卻被對方孤身一人擋了回去,甚至直到戰爭結束,連白川城的影子都沒摸到,這可以說是天大的恥辱了。
現在,辛棄疾又再次現身,還堂而皇之的站在了南京城中。
董卓怎麼可能不憤怒。
“董將軍,上次雖有誤會,但某種程度上,老夫還算是你的恩人呢?”辛棄疾哈哈笑道。
此話一出,董卓的臉色也變得越加陰沉。
對方的意思他當然懂,雖然辛棄疾說的是事實。
若沒有對方阻攔,他闖到白川戰場,就是一個送死。
但辛棄疾這般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對董卓來說,就和打臉也沒有區彆。
“辛稼軒,大宋儒聖?本帥倒真想見識一下,儒聖的手段。”
拓跋菩薩無悲無喜的開口。
“不過在此之前,我隻想知道,你出現在此處,是你辛稼軒的意思,還是大宋朝廷的意思?”
辛棄疾聞言搖了搖頭:“老夫如今隻是被貶賦閒之人,可代表不了任何人,不過出門踏青,路過南京罷了,而北莽南京城,也算是有名的雄城,既然路過,自要好好遊覽一番。”
“混賬,又是這般言論,辛棄疾,你真把我們當傻子了不成?”董卓厲聲吼道。
拓跋菩薩倒是並沒有像董卓這般。
“辛稼軒,本帥並不在乎你的任何理由。”
“合理也好,荒唐也罷,你說服的了你,甚至說服的了拓跋菩薩。”
“但恐怕說服不了我身後的數十萬兒郎,也說服不了北帝城中的陛下,和你們大宋的那位皇帝。”
拓跋菩薩的語氣並不像董卓那般激烈,就像是閒聊一樣。
但城頭上的辛棄疾,卻是第一時間收起了笑容。
而拓跋菩薩則再次開口:
“若沒有其他的話,本帥就動手了。
“你辛稼軒的大名,本帥也早有耳聞,兵道也好,儒道也罷,這次剛好一起見識一下。”
“北莽拓跋菩薩的大名,老夫同樣如雷貫耳。”
辛棄疾灑然一笑。
“這就是你最後的話?”
拓跋菩薩輕哼一聲,右手緩緩舉起。
一道陣影在空中一閃而逝。
身後大軍頓時一震,驚天的殺氣如海潮一般噴薄而出。
“那就開戰吧,不僅是此時的南京戰場,你身後的大宋和我北莽之間的戰端,也由此而始。”
拓跋菩薩的語氣依舊平靜。
但言語之中帶來的壓力,卻如山嶽一般沉重。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代表的可是兩國之間的滔天大戰。
聽到此話,董卓臉上也是浮現出了猙獰的笑容。
辛棄疾確實難對付。
但是大宋的情況,那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如今盯著這塊肥肉的可不隻是一兩個國家。
若再加上一個北莽,恐怕臨安城內的大宋皇帝連做夢都不會安穩。
拓跋菩薩的一句話,可是直接對準了辛棄疾最大的破綻。
想到這裡,董卓也是第一時間抬頭,看向了城頭上的那個老者。
但是意外的是,他竟然沒有從辛棄疾臉上看到任何慌亂。
“拓跋將軍,如今的情況想必你也清楚。”
“這南京城有老夫和定將軍在,你要想短時間攻破,基本是不可能的。”
“強行開戰,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辛棄疾輕聲而笑。
“此次你們三國聯軍,目的無非是鯨吞齊國公這六州之地。”
“但很明顯,這個戰略已經徹底失敗。”
“北線也好,西南兩線也罷,要真打,無非也就是個相持罷了。”
“而這種結果,想必不是我們所有人願意看到的吧,尤其是你北莽。”
辛棄疾看向拓跋菩薩笑道。
三麵大軍轟轟烈烈,但所有人都看的清楚,為主的還是北線拓跋菩薩這路。
南京不分出個輸贏,另外兩路必然不會全力投入,最多就是牽扯住高長生的一部分兵力。
這一點辛棄疾和拓跋菩薩都懂。
但南京城有辛定兩人在,拓跋菩薩再強,也不可能一攻即下。
“哼,無非一戰而已,又有何懼。”拓跋菩薩平淡道。
身邊的董卓同樣冷喝:
“辛棄疾,定彥平,你們死守南京,我軍確實難以速克。”
“不過你也不用得意,我們攻不下南京,但是轉道東進,攻取欽州卻有十足的把握。”
麵對董卓赤裸裸的威脅。
辛棄疾仍然沒有露出異樣,反而是對著拓跋菩薩輕歎了一聲。
同樣站在大纛之下的董卓,瞬間便是皺起了眉。
雖然是單純的將領,但他的實力同樣不弱。
從辛棄疾的動作,還有那蠕動的嘴唇。
很明顯,這個時候,對方正在跟拓跋菩薩傳音。
大戰之際,兩方敵對大軍中的統率,竟然是堂而皇之的通過傳音說起了悄悄話。
這絕對是相當詭異的一幕。
不過董卓卻也並未太過焦急。
他雖然很多時候也看不慣拓跋菩薩的目中無人,但對這人還是相當了解的。
想要通過言語說服此人,那董卓隻能說辛棄疾想多了。
但很快,讓董卓不敢置信的一幕卻是出現了。
辛棄疾的嘴唇剛動,拓跋菩薩的臉色就是瞬間一變。
半刻鐘後,拓跋菩薩猛的抬起了頭,深深的看了遠處的城頭一眼。
“撤兵,回王都。”
冰冷的聲音,震響在天地之間。
“拓跋菩薩,你瘋了?”
“我數十萬大軍傾力而來,一箭未發,一戰未打,就要撤軍,你是想讓北莽成為笑話嗎?”
“他到底跟你說了什麼?”
董卓瘋狂的吼道。
他根本無法相信,這般天方夜譚一樣的命令,竟然從拓跋菩薩的口中說了出來。
“拓跋菩薩,你是想成為北莽的罪人嗎?”
“本帥有罪無罪,自有陛下定奪,還輪不到你董卓廢話。”
“現在我是主帥,軍令已下,你隻管聽命就是。”
“軍令如山,違抗者,斬。”
“好,好,好,拓跋菩薩,本將倒要看看,你要如何跟北莽兒郎解釋,又如何跟陛下解釋,董家軍聽令,撤!”
“轟!”
如雷霆般的蹄聲轟的炸響,北莽大軍如潮水般的朝後方開始撤退。
幾乎是同一時間。
西南兩處戰場中,忽必烈和王遂似乎也有了感應,猛的抬起了頭,皺著眉看向了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