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愣了一下,而後湊到皇帝身前小聲說了片刻。
曹睿微微點頭,示意清楚。
說白了,這還是先帝曹丕當年禁錮宗室之時,順帶著將曹氏宗親管轄起來的手段。
先前曹操以鄴城為魏國王都之後,將譙縣曹氏之人遷了一部分近支的前往鄴城。而在大魏立國之後,這些近支曹氏之人繼續留在鄴城,並不準前往洛陽。
然後就形成了一個怪異的局麵。
曹丕在洛陽做自己的大魏皇帝,也有不少在統兵的曹氏之人在洛陽中軍任職。
而除了曹真、曹休、曹洪這些曹氏重將的家人外之外,其餘曹氏之人要麼居在鄴城、要麼居在譙縣,並不許遷居彆處。就好似大魏外軍的家眷居在河南和魏郡被管束一般。
曹睿歎了一聲:“辛卿,你在黃初年間就是侍中了,先帝當時是怎麼考慮的?”
辛毗想了一想,答道:“先帝當年是想防止宗親借著曹氏之名,在各處行不法之事、而各地官員難以管束,是以都禁止遷居。”
曹睿微微搖頭:“朕看現在遍地是劉姓之人,數也數不儘。劉備姓劉、劉表姓劉、劉曄姓劉、劉放也姓劉。曹氏既然出了天子,如何能隻如尋常姓氏居於一處,而不得遷居?”
辛毗小聲提醒道:“陛下,漢朝給劉氏子弟封建國家,故而才能遍布各地。我朝立國不久,如何能與漢朝一般比較?”
曹睿道:“朕知道辛卿的意思。朕不想大肆封建,卻也不想將曹氏禁錮在鄴城一地。辛卿可有計策?”
辛毗咬牙想了片刻,拱手道:“既然陛下想要開恩,不如就開一次大的。”
“還是辛卿有計策。”曹睿露出了一絲笑意:“辛卿怎麼說?”
辛毗道:“臣明白陛下是想如漢時一般,讓曹氏之人在各地生根發芽。既然如此,將禁錮直接解除就好,但這樣並不能顯出陛下恩典。如若陛下此番給曹氏開恩,並許他們在天下自選地方居住,豈不更好?”
“若是選洛陽、許昌、長安這些大城,就由他們去。若是選擇秦州的祁山城、或者涼州的武威城、幽州薊縣、營州襄平這些偏僻之地,陛下可以用少府之財資助一番。”
曹睿笑道:“還是辛卿懂事,知道替朕著想。”
與辛毗溝通了一番後,曹睿看向不遠處的曹準:“卿想去洛陽,看來卿家中資財不少吧?”
曹準微微有些緊張:“稟陛下,臣家中確有些錢財,不過都是經營而來,以及多次賞賜攢下的,都是守法之財。”
“朕的族人,有錢是好事。”曹睿繼續問道:“可鄴城曹氏族人,並非人人都如你一般富裕吧?”
曹準這才放下心來:“陛下說笑了,雖然是同族,可各家的錢財又不互通,自然有貧有富,如何能一樣?”
曹睿看向辛毗:“辛卿看到了麼?朕記得武帝當年家中就不如衛將軍豪富,現在族中也免不得有這種情況。”
辛毗應道:“各家各姓都是這樣,世事如此。”
曹睿點頭,朝著曹準說道:“卿方才所請,朕悉數準了。以後曹氏族人遷居,朝廷並不限製。”
曹準還沒見識過當今皇帝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不免有些驚訝:“陛下,陛下這就準了?”
曹睿啞然失笑:“朕金口玉言,難道還能騙卿不成?”
“卿且回去吧。”
“遵旨,臣謝陛下厚恩!”曹準叩首恭敬的行了一禮,而後小跑著朝著自己隊伍所在的後方行去。
此人倒也知趣,知道整個兩千餘人的隊伍都在為他之事停駐,竟也越跑越快了起來。
曹睿瞥了眼曹準離去的背影,下令重新啟程,同時又將辛毗叫到了自己的馬車之內同乘。
辛毗猜想皇帝或許還是有話要問,因而並未扭捏,將坐騎交給了旁邊一名虎衛引著,而後快步上了馬車。
曹睿說道:“曆來士族大族遷居,除了都是靠著外出做官的契機,少有直接搬家的。朕是大魏皇帝,也是曹氏族長,因而有意想讓曹氏之人在各處繁衍。”
辛毗道:“人離鄉賤,若是離了祖地祖宅到一處新的地方居住,置辦屋宅田土都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許多官員辭官後告老還鄉,而不居於洛陽,也多是出於錢財上的原因。”
買房難嘛,誰不知道?
曹睿點頭:“所以朕才說辛卿的法子不錯。朕讚助他們宅院和立業的財物,立業就沒那麼困難了。若是北至襄平,西至武威,各處都有曹氏之人移居,開枝散葉之後,朕也不會拒絕他們之中有本事的人來做官。”
辛毗應道:“陛下聖明。”
曹睿感慨道:“既然朕與辛卿今日說到這個話題了,朕也想好好為宗室定個規矩。”
辛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黃初年間抑製宗室,太和年間又將宗室開釋。若不立下製度,臣恐後世還會再行反複,該選個能為萬世的法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