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來了消息?”
就在眾多朝臣因為趙雲的名望和官位威望而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李嚴的奏疏恰到好處的出現,頓時就讓眾人心中放下心來。
而李嚴的奏疏現在出現,也更加像是知道了趙雲來了成都,趕緊寫下奏疏送到成都表述自己的意思一樣。
而現在李嚴的態度,在眾臣的眼中,更像是可以代替他們的想法。
畢竟李嚴想要權柄,想要得到更多的好處,私心和**幾乎都已經擺在了明麵上,自然不會和那位丞相一個想法。
想著讓他們和那些尋常百姓一樣繳納稅負,一樣將自己的一切擺在明麵上的。
可是這些人臉上的笑容並沒有維持太久,李嚴的奏疏之中的確也是在說著這件事情。
隻不過他所表述的意思,恰恰就是董允剛剛說出來的那些。
雖然內容略有些許的不同,可是意思卻是絲毫不差,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一樣,這就讓所有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冷氣了。
甚至就連劉禪都忍不住站了起來,帶著幾分不敢相信直接讓人將李嚴的奏疏拿到了自己的手中仔細看了好幾遍。
這幾乎是劉禪當皇帝這麼多年最失態的一次了。
而且李嚴雖然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太好,甚至野心也已經明顯有些太大了一些。
但李嚴都表現得如此明顯了,竟然還沒有被清算。
能夠做到這一步可不僅僅是因為李嚴拉攏了什麼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嚴和大漢丞相諸葛亮並沒有站在一起。
雖然沒人會懷疑丞相的忠誠。
但如果大漢的兩個輔政大臣都站在了一起,那對於朝廷,甚至是對於劉禪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兒。
而且等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劉禪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等到這兩個輔政大臣真的年邁之後,那朝堂上也未必就能夠讓劉禪繼續執掌回來的。
隻有兩個人不站在一起,互相忌憚,互相爭鬥,劉禪才可以保證自己的平安。
最後加上諸葛亮對劉禪的忠誠,也可以保證劉禪日後可以收回自己的權力。
但是現在看這個情況劉禪第一次感覺有些慌了。
倒不是他擔心自己的相父和尚書令李嚴湊在一起做什麼,但是李嚴突然開始搞這種事情。
劉禪是真的慌啊!
不過李嚴都已經表態了,加上趙雲和董允
這個時候哪怕大漢丞相諸葛亮什麼都沒說,也說明這件事情肯定是改變不了的了。
而且還不給他們反抗的機會,畢竟大漢就兩個邊境,一個永安在李嚴的手中,一個漢中隴右在丞相的手中。
益州的大軍還在趙雲的手中。
這個時候李嚴的奏疏與其說是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如是斷送他們最後的希望。
如果他們不想去南中和蠻夷湊在一起的話,就隻能乖乖聽話了。
要不然在這三個人的麵前,他們是真的沒有半點反抗的餘力。
而益州的這些本土豪族,最出名的就是他們的底線足夠靈活。
之前還充滿了不樂意的眾多臣子,此時互相看了一眼之後,全部都換了一副臉色。
甚至很多人在一陣輕咳之後,已經搶先站了出來,朝著劉禪說著自己也大為認可此事
好處,也得有命享受才行。
而在另一邊的隴右之地,作為朝廷的使者,陳震也終於趕到了這裡見到了諸葛孔明。
此時的陳震並不知道朝堂之上發生的這些,他還是帶著劉禪的命令和詢問來到了這裡。
想要從丞相這裡得到一個答案,大漢在這場大戰之中到底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當陳震得知諸葛亮想要借助這個機會,直接重新整頓大漢的時候,陳震也是忍不住大為震驚的。
“丞相,此舉不管是否利於大漢,但是這樣做實在是太過於冒險了。
稍有不慎,就會讓大漢陷於戰火之中啊。
若是內部叛亂四起,豈不是讓我大漢錯失良機?
若是曹魏甚至是江東趁勢而來,我等又要如何是好?”
陳震的疑惑也是這件事情最大的問題,天下都是同樣的情況,朝廷需要從地方上攫取財富維持自己。
這天下總是需要有人拿出來錢糧甚至是拿出來自己的。
而如果將這件事情細分一下的話,要麼是百姓,要麼是世家豪族。
百姓嘛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想或者不想都阻止不了這件事情。
可是世家豪族畢竟有足夠的底蘊,一邊有著自己的私兵,有著自己的威望和地方上的名望,還有著自己的手段和朝堂上的話語權。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著足夠的手段。
所以他們是有本事不做這些事情的。
但有時候對他們特殊一些的時間長久了,那就給天下人,也給他們這些人一種錯覺。
就比如陳震,他都感覺到這樣做有些不好。
一句“叛亂四起”也同樣是自己的第一想法,他也是世家子。
這種從自己身上,從自己家族身上索要好處的行為,他想到的第一想法都是反抗。
更何況其他人?
不過此時諸葛亮看著麵前的陳震,隻是輕笑一聲問了陳震一句話。
“孝起覺得,李嚴此人如何?”
“李嚴?”陳震聽到這個名字之後也是愣了一下,然後忍不住嗤笑了一聲,“李正方此人震早就說過了,腹中有鱗甲!”
“的確是腹中有鱗甲,隻不過他這鱗甲到底是為了一己之私,還是為了名利?”
“嗯?”陳震再次愣了一下,看著麵前的諸葛亮也是沉默了半晌之後緩緩搖了搖頭,“丞相見諒,震似乎不太明白”
“李正方畢竟是先帝任命的輔政大臣,先帝有識人之能,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李正方的性格。
你們隻看到了李正方腹中有鱗甲,卻是忘記了李正方更加看重個人的名利,其名更甚於利。
之前我大漢風雨飄搖,看不見未來,自然是隻能求一時之利了。
但如今我大漢已經有了些許的希望,那你說李正方可會放棄他苦苦追求一生的名?”
“丞相是不是有些太過於太過於相信李嚴了?”
對於諸葛亮的說辭,陳震明顯是不相信的,最起碼他是不願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