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大明要是成為了閣臣公卿,是可以參與決策百兆子民命運的。
所以,徐階在這時就對通譯吩咐道:“告訴他們,要感謝就感謝當今的大明皇上,是當今的皇上隆恩浩蕩,才讓本官來這裡任宣撫使,宣撫他們,讓他們可以安身立命。”
徐階的話在通過通譯的嘴傳達到這些地侍耳中後,這些地侍就都驚呆地張大了嘴。
主要是禮樂崩壞的倭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把皇帝真放在眼裡的地方實權大臣。
所以,這些地侍會非常驚訝。
“至於他們要想獲得苗字帶刀的資格,那就得接受教化!”
“首先,忠孝仁義之操守要有,忠是要忠於大明天子,孝是要孝順父母,仁當仁愛弱幼,義乃無害他人之心,隻有相助他人之德。”
“其次,要說華夏之言,書華夏之文,不得再做蠻夷!”
“最後,要易風改俗,摒棄夷道,小到衣冠要改,大到禮儀要改。”
“隻要能接受者,本官自會請聖旨為其賜姓,且先準其佩刀,而使之能為天子教化夷民。”
徐階說著就又對通譯說:“讓他們想想,如果同意遵從教化、效忠當今大明皇上,就跪到左邊,如果不同意就跪到右邊。”
這些地侍在聽後皆跪到了左邊。
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倭國禮崩樂壞。
上層倭人都不把天皇、幕府放在眼裡,在各令製國,以下克上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朝叛夕降更是司空見慣。
下層倭人更是誰給碗飯吃就會給誰賣命,有的甚至還會去給中國海寇、西夷當雇傭兵,為他們賣命。
所以,這些地侍也就沒有在接受大明對他們進行大一統時有任何心理負擔。
徐階便在接下來給他們發了腰刀,允許他們在日出城下居住聽命。
這些地侍非常高興,因為在倭國其他令製國,隻有武士才有資格居住在城下町。
同時。
這些地侍在這之後也非常感慨大明貴族與自己倭國貴族的不同。
有曾經因為家境不錯而跟著一些鄉士也就是在鄉間的武士讀過一些書的地侍,如地侍田中丸就不由得歎息說:“明國到底是更有禮教有素養的上等之國啊,派來這裡的守護官,居然這麼忠誠,不肯自養私兵,而隻讓我們效忠他們的天子!”
“難怪我們倭人會在耕織、造船、製藥上不如他們,他們是真的更知禮守禮,這就是上國之民具備的高尚修養!”
這田中丸說後,一叫阿寶丸的地侍也跟著附和道:
“是啊,或許他們普遍已比我們有智慧,知道忠孝仁愛才是根本,知道尊崇主權才會令天下長治久安,而不是向我們這裡的大名們一樣,為自己的私欲到處討伐,所以哪怕這位徐僉院來這裡做守護,也沒有要我們隻忠於他,而是讓我們忠於大明天子!”
“沒錯,這也是為什麼人家一直堅持大一統的原因,為什麼克製用兵的根由,即便是我們倭人中落魄者有去他們明國劫掠,他們也不是大舉來征討,而是巡視止戈,意在教化我們,使我們能安身立命,這是多麼高尚啊!”
田中丸繼續感慨起來。
飽經戰亂與權力分散之苦的倭國中下層人士,對大一統和集權的思想很容易接納,甚至也很渴望,渴望自己這裡也能夠靠這個讓一切有序。
所以,田中丸和阿寶丸才會有這麼多感歎。
而這個時代的民族理念倒還很薄弱,甚至倭國,這方麵的意識,還不如大明的漢人。
因為大明好歹經曆過五胡亂華、蒙元入侵,真做過兩腳羊與四等人。
而大明大多數人在曆史上為此也還是接受了滿清的統治。
所以,何況是這個時代還處於戰亂時期的倭人呢。
“我們守護稟宣撫使,大內氏違背守約,悍然入侵我安芸,請大明皇帝陛下做主!”
而徐階這裡則在見了來大明直統區的地侍後,就收到了倭地安芸國大名尼子經久派人傳來的信件。
原來,大內氏眼下正在進攻尼子氏,大明能拿到石見銀山,就是因為巡視大臣霍韜和張鏜等介入了這場戰爭,通過協助尼子氏擊退了大內氏,又逼迫大內氏獻出石見,同時同意其規複安藝,才調停了大內氏和尼子氏。
可現在,大內氏現在又來進攻尼子氏,明顯是消滅尼子氏、統一倭國的賊心不死。
而徐階的主要責任就是代表大明維護倭國的和平。
所以,他立即派出了五百人規模的鳥銃手與一支兩百人規模的炮兵,去協助尼子經久,並通過大友氏給大內氏帶去自己的一封信,言如果他執意要繼續入侵尼子氏,塗炭生靈,他將代表皇帝陛下討伐他們大內氏。
倭國出現火器要等到十多年後,也就是倭人自己所謂的鐵炮,所以,尼子經久在大明五百人規模的鳥銃手和兩百人規模的炮隊加入後,就在嘉靖七年的年初挫敗了大內氏的進攻鋒芒,大內氏的重臣陶興房甚至因為明軍車載機炮與大鳥銃的突然出現而陣亡。
大內氏家督大內義興與其子大內義隆隻得退兵。
“我們倭人的事,他明國插什麼手!幕府將軍都不管我們興兵討伐,他卻要管!”
大內義興也因此直接氣得不行,對大內義隆抱怨起來。
大內義隆對此也很鬱悶,隻跟著說:“他們自然是不想我們統一,所以才不準我們塗炭生靈,隻是明國勢大,他要介入,我們也沒辦法,不聽其言反而可能被他聯合其他大名把我們滅掉!”
“可惡!”
“著實可惡!”
有著一番雄心卻因為大明介入而無法實現的大內義興隻得無奈狂吼,最後因此提前病倒,而不是在曆史上嘉靖七年年底才病倒。
且隨後不久,悶悶不樂的大內義興就因此去世,而大內義隆成了新的家督。
大內義隆因為大明的介入,也主動放棄了對政治的野心,開始沉迷於玩樂與文化事業,且因此開始重用文治派的家臣相良武任。
而尼子經久這邊則在第二次見識到大明火器的厲害後,就向徐階再次提出購買火器的想法,且理由是大內氏亡他之心不死,很可能會再次入侵他,儘管大內義隆已經沒有了政治上的野心。
徐階則把這件事和直統區選侍請苗字帶刀的事奏於了嘉靖皇帝。
嘉靖為此召開了廷議。
“陛下,臣反對出售火器給尼子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能輸火器於外夷,否則難免有後患!而且,這尼子氏說是為了自保,保不定是為了實現他更大的野心!”
內閣大學士林俊這時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