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李承勳和工部尚書伍文定也大吃一驚。
三兩黃金一杆銃,而國內一杆銃造價也才三兩,這裡麵有著十倍的暴利,他們自然是大為驚訝。
沒一會兒。
張璁就先開了口:“陛下,臣想了想,覺得隻要保證吏治清明,先賣些火器給倭人也未必不是好事!”
“一則如首輔所言,我們即便不賣,他們也會想辦法通過各種方式拿到然後仿製,這樣還不如朝廷賣給他們!”
“如此,還能收些利來進一步研製改進本朝的火器,以保證王師在倭國能一直壓製倭人;”
“二則既然倭人如此舍得出厚利購火銃,臣擔心朝廷不給,隻怕貪臣墨吏和奸商劣紳也會想辦法給倭人賣去火器。”
“與其如此,不如讓朝廷賺這一份利,還能控製火器出售的數額與種類。”
張璁這時仰頭繼續說道。
他是真沒想到倭人如此闊綽。
但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倭人大名就是這麼闊綽,因為他們不但有石見等銀山還有佐渡等金山,除此之外,他們京都、關中、北九州這些地區,土地也很肥沃,且對民眾的稅賦征收的也很重。
而現在張璁知道倭人願意出如此高價後,也就不得不改變了主張。
林俊頗為訝然地看向了張璁。
這時,兵部尚書李承勳也出列言道:“陛下,臣也認為可以出售一些火器給倭人,這樣就能通過出售火器遏製倭人自己研製的動力,也能促進我們軍匠研製的動力,另外增加的收入也能彌補朝廷打造軍械的巨大花銷。”
工部尚書伍文定也跟著拱手:“陛下,臣附議!既然倭人願意出這麼高的價,就能用此厚利進一步提高工匠待遇,乃至培養更多的優秀工匠來,沒必要讓倭人需要火器這份利被走私大戶賺了去,讓貪臣墨吏更加膽大妄為!”
“凡事宜疏不宜堵,寧肯用賣火器賺來的錢強大國朝的百工之技,也不能用封鎖的方式,逼著讓倭人自力更生,也逼著本朝大戶為取暴利挺而走險!”
“至於開海,現在實在是不可取!”
“因為敢出海的小民必是亡命之徒,不出海尚且惹是生非,一出海隻怕更是難製,還不如朝廷繼續開展皇商官貿,繼續通過加強吏治來安民惠民。”
伍文定還接著表達了自己不支持開海的意見。
朱厚熜再次頷首。
吏部尚書趙璜也再次站出來:“陛下,臣也想了想,發現這出售火器的事也不是不行!”
“為何?”
朱厚熜看向趙璜。
趙璜不敢直接說是因為陛下你又點頭有願意出售火器給倭人的想法自己才改變主意的,隻訕訕地說:“臣的理由跟他們一樣!”
朱厚熜這時看向了也抱病來參加廷議的王鏊:“震澤公以為如何?”
“陛下,臣認為可以出售,另外,不當開海,當繼續嚴加禁海,寧富國也不能富沿海大戶!”
王鏊回道。
朱厚熜又看向了在一側以備谘詢的謝遷:“謝公呢?”
謝遷回道:“陛下,臣也認為可以出售,但不當開海,開海非祖製不說,也非治國安邦的良策!”
“而且,如今沿海小民真正受困的原因並不是不能出海,因為能不能出海對小民來說影響不大!”
“畢竟,大多數沿海小民也沒有幾條出海的船,更沒有多少可以出海的本錢,不然國初也不會禁海成功,真正影響沿海小民的還是土地兼並嚴重以及地方勢豪之家轉移稅負到小民身上,使不得不變成流民變成海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