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餘目光明亮,臉上帶著笑容說道:“我敢打賭,陛下不但會同意,而且還會支持。”
宋香沒想到張餘居然會這麼說,遲疑了片刻才說道:“揣摩陛下的心思恐怕沒有什麼好下場,你或許是個大人物,有想法。我隻是個小女人,可不想陪你作死。”
一邊說著,宋香還白了一眼張餘。
聽了這話之後,張餘就笑了。表情很豐富的說道:“你接觸過陛下嗎?或者說你見過陛下嗎?”
宋香搖了搖頭,直接說道:“沒有,不過我很想見一見陛下。”
“那等這次事情成功了之後,我去和陛下說,到時候陛下肯定會見你。”張餘看了一眼宋香說道:“有沒有興趣聽一聽我的故事?”
“好啊!”宋香點了點頭說道:“那就聽你說說。”
“我知道你們那裡有我的資料。”張餘笑著說道:“你不用露出這副表情。我的很多事你們都清楚,但是我相信我和陛下的事情,你們肯定不清楚。”
宋香點了點頭說道:“關於陛下的所有事情,都不允許打探,更不允許記錄。我們這些人自然不可能知道。”
“我和陛下認識的時候,還是第一次皇家書院考試的時候。”張餘笑著說道:“那個時候,陛下打扮成了一個富家的公子哥。當時我們是真的以為陛下是公子哥,年紀也輕,身邊跟著手下,打扮得非常富貴,一看就是京城裡麵大戶人家的公子,不過非常的有見識,跟我們聊天的時候也很有想法。”
“那個時候,我們覺得這個公子哥有些離經叛道,說出來的話常常把我們嚇一跳。現在想一想,那些話也就陛下敢說。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陛下不但敢說,而且還敢做。”
“我們這些人就開始跟著陛下做事,有我,有現在的天津直隸州劉賢。還有就是皇家親軍的幾個,盧象升、曹文詔,你應該都聽說過吧?”
宋香點了點頭說道:“我在參謀處,這些人我自然是聽過的,可以說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現在多少人都以他們為榜樣?我聽參謀處的人說,等過些年頭,盧象升他們在參謀處裡麵肯定會有一席之地。”
“那可有的等了。”張餘笑著說道:“以他們現在的年紀,等到進參謀處那一天,至少也要幾十年後了。”
宋香點了點頭,沒有反駁,算是默認了張餘的說法。
“告訴你這些,就是想讓你知道,陛下對我們這些人很了解。從我們還在讀書的時候,陛下就知道我們是什麼人了,所以陛下用我們的時候都是揚長避短。這次陛下讓我到朝鮮來,知道我不會按常規去做,還是讓我來了,那就證明他很大可能會認同我。”張餘笑著看著宋香說道:“隻不過這次有點危險,我還沒有想好要不要做。”
“要和我說說嗎?”宋香看著張餘,有些遲疑的問道。
“和你說說也好。”張餘沉默了片刻,想了想說道:“你們參謀處製定的計劃還好,安安穩穩、循序漸進,可是在我看來太慢了。”
宋香無奈的看著張餘說道:“欲速則不達。”
“可是有些時候就是要快。”張餘沉著臉說道:“大明的實力這麼強,沒有必要這麼等下去。這一次我們就要快,而且要快得所有人都反應不過來。”
“朝鮮國王的二兒子很有野心,這一點你們也都知道。所以我想暗中支持他,讓他發動叛亂,最好把朝鮮國王和南人黨全都乾掉,隨後再把京城的朝鮮王世子放回來平叛,大明可以支持他。”
“到了那個時候,支持小世子的和他的臣子又會被掃掉一批;遠在京城的朝鮮王世子也沒有人支持。畢竟朝鮮王和原來的南人黨已經被乾掉了。你難道不覺得朝鮮頂層的官僚有些太多了嗎?即便按照你們參謀處的設想,最後成功了,那又怎麼樣?還不是要麵對這些朝鮮的官僚?”
“到時候還是要和他們扯皮,得不償失,索性就把他們全都乾掉好了,而且還在他們的內鬥之中。這些事情和大明沒有關係,最後朝鮮王的世子隻能靠大明。”
“而等到他回到朝鮮平叛之後,或者乾脆就由大明代替他在朝鮮平叛,讓他不用回來了。大明遙領朝鮮,由大明的臣子治理,設立一個領政大臣,這就很好。”
宋香看著張餘,表情那叫一個吃驚
有想法、有計謀的人,她見過。可是像張餘這樣的,還是第一次見。
這的確智計百出,關鍵是心狠手辣。這什麼招數?
如果按他說的這麼辦了,朝鮮頂層不說血流成河,也差不多了。
“真的要這麼做?”宋香遲疑的看著張餘問道。
想了想之後,張餘點點頭說道:“這件事情我會密奏給陛下,不經過參謀處,也不經過內閣,直接呈送禦前。最終成不成,看陛下怎麼說吧。”
事實上,張餘都曾經想過不稟報陛下自己私底下就這麼乾了,如果事情不敗露,自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事情敗露了,那麼也由自己來頂缸,要問罪的話也由自己來,皇帝不知道,都是手下的錯。
可是想想,張餘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作為一個對皇帝非常了解的人來說,這種事情不能做。當今陛下深謀遠慮,一直以來都是布局深遠。
這一次不知道陛下布置的這些事情沒有沒有更深遠的計劃,如果有的話,自己這麼做很可能會打亂陛下的布置,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