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報後再等陛下做決定。
隻不過這方麵的事情朝鮮一時半會肯定不會答應,隻能是循序漸進。
張餘也不著急,等到參謀處的人到來之後,兩人可以商量著把這件事情推行下去。
此時,朝鮮國王的臉色不太好看。
他旁邊的張順堯臉色就更不好看了。
比起朝鮮國王,張順堯更明白這代表著什麼。
國王可能不會換,即便是大明想做什麼,也會拉著國王一起。但是他們這些人就不一樣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大明這是要幫著仁穆王後,也就是元老派。
這對張順堯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的話,那後續的事情可能就會變得非常糟糕。這對自己派係和自己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讓他不得不考慮得失。
張餘的手裡麵拿著茶杯,麵無表情地看著對麵的君臣二人。
他根本就不怕對方不答應,畢竟自己已經把仁穆王後這張牌握在手裡麵了,隨時可以打出去。甚至朝鮮這麼多派彆,自己也可以隨時找一派扶持一下。
做起這些事情來,張餘的心裡麵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此時此刻他能穩坐釣魚台,根本就不擔心朝鮮的君臣搞事情。
“這件事情不如還是由我們代勞吧?”李綜想了想說道“大明遠道而來,對朝鮮的事物也不太熟悉,加上這些本就是一些繁重的事物,還是不讓你們操心了吧?把兵器交給我們就可以了,我們一定會分發下去。放心,我們會挑選最精良的軍隊,絕對不會耽誤事情。”
“大王恕我直言,”張餘有些不客氣的說道“朝鮮的軍位軍隊在大明來看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大明選的時候不是看他們精銳不精銳。”
“即便是再精銳,他們也沒有大明的軍隊精銳。所以大明選軍隊的時候,看的是他們能不能和大明的軍隊有效配合。隻有這樣的軍隊,才會得到大明的支持,才能夠得到大明的裝備。”
“在這方麵,自然是大明的皇家水師最了解,所以這件事情由他們定最好。”
這話雖然聽起來很霸道,也很合情合理,但細琢磨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這讓朝鮮國王李綜和張順堯又發現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大明在選軍隊的時候,甚至都不會考慮強弱。
至於張餘說的考慮什麼配合問題,李綜二人根本就不相信。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張餘騙鬼的把戲,大明選擇的軍隊肯定是願意和他們合作或者是聽他們指揮的,甚至就是元老派的。
這讓李綜很憤怒,覺得自己被戲耍了。
看了一眼旁邊的張順堯,李綜希望這個臣子站出來,能夠幫自己和大明的使臣頂一下,然後再談論其他的問題。
可是張順堯也不傻。他的確是支持李綜,但是這個支持和李綜想象中的可不一樣。
他們當初支持李綜,那是跟著仁穆王後,說白了就是為了獲得權勢地位,讓自己的派係崛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支持李綜。
至於說多看好李綜,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那個時候李綜才七歲。
而現在出了問題,張順堯也不會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朝鮮國王的身上,他們需要另辟蹊徑。
這讓李順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自己這邊好像也沒什麼不行,雖然是少壯派,可不代表自己沒有根基。如果沒有根基的話,自己怎麼能夠崛起?自己這個派係怎麼掌權?
說白了還是有人支持,軍隊也有。如果把這些東西拉到自己的軍隊來,那是什麼效果?
一旦有了這樣的軍隊、得到了大明的支持,自己甚至可以吊打元老派,就更不用把仁穆王後放在心上了。
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太太,即便治好了又能怎麼樣?
現在已經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了,現在手裡有錢、有權、有兵的才說了算。
在這種情況下,張順堯的利益就和朝鮮國王李綜的利益發生了衝突。
雖然不能夠表麵上去對抗自己的大王,但是張順堯也不準備直接妥協,甚至不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和大明的使臣硬剛,因為這個毫無必要,還會影響後續的計劃。
李順堯站在那裡不動聲色,對李綜的眼神視而不見。
李順堯其實也不放心李綜。
如果自己真的直愣愣的上去和大明的使臣懟起來激怒了對方,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這位國王未必會保得住自己。大明如果想收拾自己,國王可能真的沒辦法。
在這樣的考慮下,張順堯就更不可能站出來了,一副聽之任之的模樣。
李綜那叫一個氣啊!
你可是我的心腹啊,我叫你來是做什麼的?
不是讓你站在那裡看熱鬨的。在這個時候你都不上,你也太沒用了!我要你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