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浩道:“何止是亂,隴原三省有流寇,雲桂省還有個反王,據說是當年慶王的兒子,巴蜀之地更是被幾支反賊占據了一半的州縣。”
“前不久楊家商號傳來消息說隴原有不少流寇流竄到山河省去了!現在連禁軍都出動了。”
大梁王占據了漢中府後算是安分下來了,可是隴原三省的流寇不但沒有因為他的安分變少,反而變得更多了。
其原因就是隴北鎮和肅州鎮的圍剿,兩鎮大軍圍剿的流寇不少,但是他們剛剛剿滅一股流寇就會冒出更多的流寇。
現在他們的處境就跟打地鼠一樣,按下一股流寇,又冒出一波流寇。
流寇越剿越多,而隨著他們的圍剿,很多流寇紛紛逃去了山河省,把本來還算安定的山河省都搞得一團糟。
還是那句話,不把流民安置下來,流寇根本就無法剿滅,除非他們能把隴原三省所有的百姓殺乾淨。
“沒有人圍剿大梁王?”楊正山不在乎什麼流寇,也不想插手大榮內部的問題,但是陳昭玄的死讓他感到難受,他想幫陳昭玄報仇。
“應該沒有,現在估計都沒有人關注那個什麼大梁王!”楊明誌說道。
隨後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隴原三省的情況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雖然他們遠在星月島,但他們能收到不少來自大榮的消息。
巴蜀、雲桂那邊的情況他們了解不多,但是隴原那邊的情況他們的了解還是挺多的。
畢竟周蘭在隴原,陳昭玄死了之後,他們也額外的關注了一下隴原的情況。
楊正山聽完之後,眉頭皺的更深了。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剿滅大梁王還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大梁王占據了漢中府,易守難攻,沒有十萬大軍彆想攻破漢中府。
可他上哪調動十萬大軍?
總不能從重山鎮調動吧!
先不說大榮朝堂能不能容忍他私自調兵,就說重山鎮距離漢中府的距離,那可是四五千裡啊。
這個四五千裡和當初他遠襲葉密城是不一樣的,從重山鎮前往葉密城雖然要繞過蒙赫山,要趟過幾條河,但所走的路大多都是平地,大部分的路途都是可以騎馬奔行的。
然而從重山鎮到漢中府呢?
可以從重山鎮西路進入遼西,然後從遼西再進入隴原,最後一路南下直指漢中府,這一路過去,沒有三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到。
真要是把重山鎮的十萬大軍拉過去,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著實恐怖。
至於從其他地方調兵?
其他邊鎮的將士,楊正山也調不動。
周蘭那邊?
她一直停在隴原省北部,楊正山不用想就知道她是因為糧草不足。
除了大軍進攻漢中府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殺死大梁王為陳昭玄報仇,那就是用先天武者!
十幾名先天武者一同出手,哪怕是大梁王麾下有十萬兵馬也攔不住。
星月島現在出動十幾個先天武者不是難事,但是要不要出動先天武者,楊正山有些猶豫。
他在估計大榮朝堂的態度。
一旦楊家出動了十幾個先天武者,那楊家很可能無法繼續在大榮立足。
這份恐怖的實力一旦暴露在大榮朝堂君臣眼中,那楊家的威脅將遠超那些流寇。
十幾個先天武者不行,那如果楊正山自己去呢?
想到這,楊正山重重的吐出一口氣來。
行刺殺之事!
他不是沒做過,但是現在的他卻不好去做。
太跌份了!
他也是個要臉的人,以他的修為去刺殺一個狗屁大梁王,哪怕是幫徒弟報仇,他也丟不起這個人。
為什麼朝堂在麵對叛軍時不出動先天武者?
是因為皇帝不想嗎?
不,是因為先天武者不願意做這麼丟人的事情。
這就像是一個大人欺負一個小孩一樣。
除非敵方也有先天武者,否則先天武者一般是不願意插手戰爭的。
這幾乎已經形成了潛規則。
或者說是一種道德約束。
對先天武者的約束。
隻要先天武者還要臉,就不會出手對付先天之下的武者,更不會跑到戰場上衝鋒陷陣。
就如當初楊正山攻破葉密城,他也隻是殺了幾個不長眼的主動湊上來的敵人,並沒有像以前那般四處衝殺。
除了自己動手,楊正山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為陳昭玄報仇。
“哎~~”
“先過年吧,等過年之後再說此事!”楊正山幽幽的歎息一聲。
他打算先看看情況,陳昭玄的仇肯定要報,如果大榮朝堂能為他報仇,楊正山也就不用動手了,如果朝堂無法報仇,或者說那個大梁王做大了,那楊正山就隻能親自動手了。
三兄弟離開之後,楊正山一個人在茶室中枯坐了良久。
在這個世界呆了這麼多年,經曆了這麼多事,他早就看慣了生死,但是他依然對陳昭玄的感到悲痛。
在他離開星月島時,他還收到過陳昭玄的信,陳昭玄還說等他兒子長大了,就送來星月島,讓他這個做師祖的教導幾年。
可惜他再也無法見到這個徒孫了。
坐了半個時辰,楊正山這才緩緩起身,對門外的李昌吩咐道:“跟商號那邊說一聲,讓他們打聽打聽代王的女兒的消息!”
“喏!”
陳昭玄就隻有這麼一個骨肉還在世了,楊正山這個做師祖的自然要照拂一二。
楊正山的感傷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馬上就是除夕了,星月城內可謂是熱鬨無比。
外出的船隊紛紛歸來,當然,也有不回來的。
在海上討生活就是如此,過年過節的都不一定能回來,很多人一出去就是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