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道嗬斥的聲音在房間內響起。
聽到這個聲音,周茂和周緒立即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
“祖父!”
“曾祖!”
門外一個身穿灰色長衫,頭發花白的老者麵色不好的走了進來。
這位就是周茂的祖父周天賜,也是寧國公府一直沒有露麵的先天武者。
說起來,周天賜當年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隻不過他一直都在外麵遊曆,而且他遊曆不跟梁勝澤那邊隻在大榮境內遊曆,而是經常離開大榮。
每次外出都是數年,甚至十幾年不歸。
周天賜瞪了一眼周茂,“早就跟你說了,讓你帶著大家離開京都,你倒好,這都多久了,還沒有走!”
“咱們家的人多,若是不利索點,估計不少人都要遭難!”
周家可是一個大家族,周天賜有三個兒子,六個孫子,雖然兒子孫子大部分都已經過世了,但是曾孫玄孫還有一大堆。
他雖然對那些曾孫玄孫也沒有太深的感情,但也不想看著他們死在這場亂世之中。
“曾祖放心,各房各支都已經離開了京都,現在就剩下長房沒有離開了!”周緒連忙解釋道。
他其實早就讓周氏族人搬離京都了,隻是一開始他們的目標不是楊家的神木島,而是大榮東方的琉盛王朝。
琉盛王朝隻是一個小王朝,人口不過三百萬,疆土不過是一些小島,是那種十分卑微的王朝勢力。
但琉盛王朝一直都是大榮的屬國,周家與琉盛王族關係很好,還是姻親關係,所以周家的第一選擇是琉盛王朝。
早在三年前,周緒就已經安排族人們開始往琉盛王朝遷移,到現在,各方各支的族人都已經遷到琉盛王朝去了。
現在大榮境內,隻剩下他們主脈嫡係子孫。
周天賜聞言,臉色好看了不少,“趕緊走,老頭子我跟你們一起走!”
周茂或許還對大榮有些許感情,而周天賜對大榮已經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了,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外遊曆,去過的地方數不勝數,甚至連那風暴海域對麵的大昭皇朝他都去待了數年,若不是他還記掛著子孫,他都不會回大榮。
如今大榮覆滅在即,他根本不在意大榮的是是非非,隻想讓子孫們有個去處,讓周家能傳承下去。
就這樣,周家全族搬離了京都,與此同時,梁家也搬離了京都。
京都城門外,梁勝澤和梁儲回頭望了望雄偉的京都城。
兩人齊齊歎息一聲。
此時的京都顯得格外的落寞,整座城池都充斥著令人壓抑的氣氛。
“走吧!”
梁勝澤扭頭騎馬離開。
梁儲微微頷首,轉身也離開了。
亂世之下,權貴豪族也有很多身不由已,無可奈何。
往日繁榮的京都此時被他們拋棄了,不是他們不願意留在京都,而是京都已經變成了災禍之地。
為了自身,為了親眷,為了家族,他們不得不離開。
皇權也好,朝堂也罷,在亂世之中都不過是禍端而已。
在梁家的幫助下,王盛也帶著家人離開了京都,王彬早在多年前過世,如今王家已經由王盛當家做主了。
王盛之子王千重也是楊家的孫女婿,楊家要從京都撤離,自然不會忘記王家。
除了王家,還有薛家,其實第一個走的就是薛家。
薛常安也已經離世,如今的海昌伯是薛常安的長子薛奉,也就是薛平的大哥,也是楊承茂的大舅哥。
薛家這些年積攢的家底頗豐,他們一直執掌津海衛,靠海貿便利不但積攢了深厚的家底,還有很多海船。
所以薛家想要逃離大榮還是很容易的。
建興六年,四月初五。
三十萬大梁軍兵臨京都城下,塵土飛揚,大軍壓境,鐵騎浩浩蕩蕩,黑壓壓的一片,席卷京郊。
自建興元年,大梁王開始起事,至今也不過才四年多的時間。
然而短短五年的時間,大梁王就占據了大榮北方四省之地,麾下有大軍五十萬,其中不乏精兵強將。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卻是理所應當。
朝廷腐敗,民生多艱,一場天災,讓隴原三省三千萬百姓苦不堪言,流寇四起,賊兵作亂,結果就是短短三年的時間,隴原三省的百姓十不存一,剩下的百姓幾乎全部化為了流寇。
大梁王能夠如此快速的成事,天災人禍皆是助力。
此時的三十萬大梁軍雖然還算不上精銳,但其中有十萬卻是百戰之兵。
他們兵甲齊備,戰馬雄壯,且身經百戰,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敢死之士。
十萬精銳大梁軍,絕非烏合之眾。
轟隆隆的馬蹄聲響徹,京都城牆上的皇帝親軍都顯得非常緊張。
親軍十六營,本是大榮最精銳的軍隊,可是這些年來,大榮軍事廢弛,從皇帝親軍到京都禁軍都早已不複當年的風采。
說句不好聽的,二十年前,皇帝親軍和禁軍都可稱得上精銳,而如今他們有多少戰力還不一定。
禁軍十二營在山河省內圍剿一群流寇都能把自己打殘了,可見所謂精銳禁軍也不過是虛有其表罷了。
而現在的皇帝親軍也差不多,那些將士們站在城牆上,望著浩浩蕩蕩,不見邊際的大梁軍,一個個都忍不住有些驚懼。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上過戰場了,甚至連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都廢弛很久了。
再加上如今京都城內人心渙散,權貴豪族紛紛出走,親軍將士們的士氣也達到了穀底。
京都西城門廣安門城樓上。
海寧侯李飛鶴手持千裡鏡,望著城外正在安營紮寨的大梁軍,臉色無比的凝重。
李飛鶴今年四十三歲,乃是近些年剛剛崛起的一代。
說起李飛鶴,就不得不說其祖父李朝。
李朝,先天武者,大概三十多年前突破至先天境,與楊正山屬於同一個時代的人物。
不過在李朝成為先天武者之前,海寧侯李家已經落寞多年,因此李朝之前並沒有在軍中擔任過太過重要的官職。
直到他成為先天武者,李家才逐漸崛起。
當年,楊正山征討星月門,李朝就曾隨軍出征,在那一戰中,李朝顯得很不起眼,幾乎就是打醬油的。
但後來大榮組建水師都督府,李朝為第一任水師都督府左都督,自此,李家才開始真正的崛起。
也就是說差不多是楊正山離開大榮之後,李家才成為朝堂上的新貴。
而李飛鶴也與楊正山有些關係,李飛鶴是海寧侯府的庶子,按理說他是沒有資格繼承爵位的。
但是李飛鶴曾是演武閣的弟子,也算是楊正山的門生。
此人天資出眾,為人豪爽,在演武閣時就表現的極其出色,當年楊正山在為楊婉清挑選夫婿的時候,還曾考慮過他。
隻是因為李飛鶴是庶子,李家後宅有些不寧,鬱青衣才否決了他。
而結果正如鬱青衣所料,李飛鶴能承襲爵位,李家內部自然免不了一番爭鬥。
李飛鶴的資質出眾,且在武道上展現出不俗的潛力,因此他才能在李朝的支持下承襲爵位。
李飛鶴也沒有辜負李朝的期望,如今李飛鶴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半步先天,而且還是皇帝親軍金吾四衛的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