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形容有些不恰當,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大梁這邊與京都城內的聯絡就是張欒負責的。
張欒對京都內的勳貴和世家自然是了若指掌,他若是想拉攏誰,根本不會失敗。
“嗯,有前輩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天武皇帝笑嗬嗬的說道:“不過攻城之事不能著急,我們必須要保證萬無一失,最好是一鼓作氣,一戰就能拿下京都!”
京都城高池深,想要正麵攻破很難,必須要有內應配合才行。
大梁現在並不急著攻城,他們有時間浪費在這裡,但是一旦攻城,他們就要儘快拿下京都。
否則戰鬥的時間拖得越久,大梁軍將士的士氣就會越低。
因此他們不急著攻城。
京都這一圍就是半個多月,也就在這半個月多,京都被圍的消息傳遍了大榮各地。
江南,應天府。
陳恒昌等人正在說著京都被圍的事情。
廳堂中,十幾人落座,有計非語、燕回春、林福安、王崇臻、淩不負、呂華、陳瑞書等人。
在陳恒昌這裡,計非語和燕回春無疑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林福安、王崇臻、淩不負這三人都是神陽教徒,不過現在神陽教已經徹底隱匿,他們都變成了明麵上的先天武者,成為了陳恒昌最強大的支持者。
呂華在無奈之下屈服,目前幫著陳恒昌組建血衣衛,他手下有從秘武衛那邊挖來的人手,也有神陽教的一些力量,主要為陳恒昌提供情報支持。
陳瑞書,即新江郡王長子,他代表的是江南的權貴,也是他最早跟陳恒昌勾搭在一起的,最後將整個江南安穩的交到了陳恒昌手中。
在這裡,還有幾個人也是江南的權貴,他們都是最近才投靠陳恒昌的。
如今陳恒昌的實力雖然比不上大梁,但也不差多少。
得到了江南,陳恒昌獲得了大量銀錢和武者。
隻不過陳恒昌的底子還有些薄,現在正在忙著將江南的財力和人力轉化成自己的力量。
“對於京都那邊你們有什麼看法?”陳恒昌看向下麵眾人,沉聲問道。
計非語看看林福安,首先開口道:“王爺,如今大梁偽帝兵強馬壯,定能攻克京都!”
“而一旦大梁攻克京都,必然會南下進攻我們!江南之地乃是大榮最富庶的地域,大梁偽帝肯定想儘快拿下江南!”
陳恒昌無需稱王,因為他可以繼承慶王之位,雖然朝堂不會認可他這個慶王,但並不妨礙他用慶王的名頭。
當然,他們也不會承認建興帝,在他們眼中,承平帝、延平帝,以及如今的建興帝都是篡位奪權的逆賊。
他們慶王一脈才是大榮皇族的正統。
至於大梁天武皇帝,雖然他們也不願意承認,但誰讓現在大梁的兵力最強,他們想不承認都不行。
“沒錯,我們與大梁必有一戰!而且此戰很快就會來臨!”林福安也開口說道。
燕回春說道:“與大梁之戰的勝負關乎著我們的生死存亡,如果我們勝之,那我們將威震天下,可若是我們敗了,那我們擴張的勢頭就會被打斷,這會影響到我們全部的計劃!”
他們本來的計劃就是先拿下江南,然後再將福海、雲桂、南雲、巴蜀全部拿下。
如此他們就坐擁五省之地,擁有爭奪天下的基礎。
可是大梁的崛起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一開始,他們其實並沒有重視大梁王,大梁王隻不過是一個賊寇而已,在他們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大梁王會如此快速的崛起,快到讓他們都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之前他們還想著讓大梁王和那些流寇充當他們與朝堂的屏障,想讓大梁王這些賊寇拖著朝堂,等他們拿下大榮南方五省之後,他們在興兵討伐京都。
結果卻是大梁先一步對京都發起了進攻。
這樣的局勢已經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不過到也沒有將他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他們現在還沒有與大梁發生衝突,他們還有時間準備。
陳恒昌微微頷首,“眼前最緊要的就是做好迎戰大梁的準備!”
計非語神色微動,“王爺,我們還需要拉攏更多的力量!”
“你想拉攏誰?”陳恒昌問道。
計非語說道:“重山鎮楊家,南疆鎮曲家、雲嶺鎮郭家!”
陳恒昌深吸一口氣,“重山鎮楊家?”
拉攏南疆鎮曲家和雲嶺鎮郭家他沒有任何顧慮,隻要曲家和郭家願意投靠他,那他就願意許下更好的條件,就算是將南疆鎮和雲嶺鎮給曲家和郭家作為封地也可以。
可是拉攏重山鎮楊家,這讓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當初可是楊正山將他的父親趕出了遼東,而他父親的死也與楊正山有關係。
重山關兵敗之後,上代慶王和計非語一起逃走,雖然他們最終逃到了黑山島,但是上代慶王卻是大病不起,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這筆賬完全可以算在楊正山頭上。
計非語自然也是痛恨楊正山,但他還是勸說道:“重山鎮有精兵十萬,如果能將他們拉攏過來,完全可以讓他們從遼東對大梁發起進攻,到時候我們兩麵夾擊,大梁必敗無疑。”
“王爺,成大事者,不用感情用事,為了天下,王爺應該忘掉以前的恩怨。”
比起整個天下來,對楊家的仇恨根本不算什麼。
計非語想得開,隻要陳恒昌能奪得天下,那楊家的仇怨一筆勾銷又如何?
如果陳恒昌還是無法放下仇恨,那等以後他奪得了天下,再報仇也不晚。
陳恒昌神色沉凝,他忘不掉第一次聽說楊正山這個名字時候的場景,那時候他才剛滿二十歲,還在慶華城。
楊正山率領騰龍衛大軍兵臨慶華城下,然後慶華城破,他慌裡慌張的跟著父王逃離。
就在他逃離慶華城的時候,他知道了楊正山的大名。
再之後,他逃去了黑山島,無數次聽過楊正山的名字,並且將楊正山視為最大的仇人。
父王死後,他還想過要找楊正山報仇。
也不知道該惋惜還是該慶幸,他一直都沒有找到報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