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攬不成,劉備以張飛為前鋒,和氐人在河穀展開血戰,竇茂人少不敵,帶兵退回河池,劉備也沒能力去破城池,留五百人墊後,帶著其他人繼續往南而去,竇茂見劉備的目標並非他們,又畏懼張飛之勇,也沒有再跟去找他麻煩。
五日後,劉備隊伍到達沮縣,縣中隻有五百郡縣兵,縣令自然也不敢有所動作,派人快馬前去稟報張魯。
再七天,劉備四千多人抵達陽平關外,早已得到消息的張魯派弟弟張衛領一萬人來守關,其中五千在關內,五千於關外一處山上立營,同陽平關成掎角之勢。
劉備並沒有貿然去奪關,而是先在外麵尋一空曠處紮下營寨。
陽平關位於漢水上遊,兩山夾一河,是陳倉道和益州上來的金牛道的終點彙集處,背後依托著勉縣,易守難攻,彆說關外還有敵營,就單單關內那些人,劉備如果正麵強攻的話,根本沒有奪取的可能。
“張魯乃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孫,五鬥米道係師,初平二年劉焉任命其為督義司馬,同彆部司馬張修一起帶兵攻打漢中太守張固,張固死後,張魯又殺了張修,奪其兵,截斷斜穀道,殺害朝廷使者,可見其早有反叛之心。
去年劉焉病死,其長子劉範代立,張魯不聽劉範調遣,割據漢中,劉範曾派兵來攻打過,不過沒打下來,年初聽聞劉範稱帝,他便也在漢中稱帝,建立米國。”
劉備軍帳內,李儒在給眾人普及張魯的基本信息,“張魯稱帝不足一年,占領漢中時日亦短,受五鬥米道影響的百姓還是少數,去年他還和劉範打了一架,實力受損,隻要雲長那邊不出意外,陽平關不日可下。”
劉備有些擔心道,“雲長他們真能進勉縣義舍嗎?會不會被識破?”
李儒解釋道,“這些年從關中逃難而來的百姓多不勝數,張魯設立義舍便是供行路人量腹取食,隻要不是兩百人同一天過去,不會被識破,按行程算,他們應該差不多都到了。”
少頃,有士兵進來稟報,“主公,勉縣方向有濃煙騰起,我等從高處觀望,似是一處民宅起了火。”
李儒笑道,“這便是雲長給我們傳消息,他那邊一切順利。”
說著,對簡雍道,“你帶五百人,明日寅時,帶足乾草去關外敵營南麵山腳下放火燒山,斷其南麵之路。”
又對張飛和張帆道,“你二人領餘下兵馬,但見關內火起,率軍直奔關下,全力奪關。”
“諾!”
三人抱拳應下,各自出去點兵準備。
張帆是這次太史慈派來支援劉備的將領,原本他是準備跟來溜達一圈就回去的,不過今日看李儒這安排和那信心十足的樣子,他覺得劉備十有**可以拿下漢中。
張帆回到自己帳內後,立即讓人將這裡的情況飛鷹傳與太史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