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帶領一眾軍工專家研發出馬克沁M1884式步槍的馬克沁並不輕鬆,因為他還需要著手對自己的機槍進行改造,研發出新一代適配無煙火藥機槍彈的新型機槍。
無煙火藥的發現對於步槍來說是巨大的改變,對機槍的改變可能比步槍的改變還要大。
因為機槍就是靠著高射速來進行火力壓製的,這也代表著機槍發射時所產生的煙霧比步槍多得多。
隻要能夠解決煙霧的問題,機槍的威力至少能夠翻倍。要是再算上無煙火藥對子彈威力的提升,一挺能夠適配無煙火藥機槍彈的機槍,絕對要比裝載黑火藥機槍彈的機槍威力強大好幾倍。
不得不承認,馬克沁對於機槍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執念。
在步槍研發出來兩個半月的時間之後,馬克沁又向國防部門提交了新型機槍的設計圖紙和樣品。
和步槍子彈一樣,機槍的口徑也進行了縮小,來應對倍增的後勤壓力。
機槍可是消耗子彈的狂魔,口徑每縮小一點,對於西班牙子彈的消耗量和後勤的壓力都是巨大的縮減。
反正機槍最主要的作用是正麵形成火力網,壓製敵人的集群式衝鋒。在這種情況下,機槍的口徑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射速以及火力的穩定性。
與上一代機槍不同,為了應對機槍高速發射時的發熱問題,馬克沁特意研發了兩種擁有不同散熱能力的機槍。
上一代機槍是氣冷式機槍,靠著自然風力進行散熱,在高強度作戰時散熱能力會受到影響。
第二代機槍為水冷式機槍,擁有額外的水箱可以幫助機槍散熱。當然,水冷式機槍的散熱嚴重依賴水源,這對於行軍作戰來說也是一個負擔。
因此,馬克沁並未全麵取消氣冷式機槍。第二代機槍可以自由選擇水冷式或者氣冷式,國防部需要哪一種機槍,自行訂購即可。
新式步槍和新式機槍的接連誕生,對於西班牙來說當然是一個好消息。唯一有點煩惱的可能就是國防部的軍費能否撐住大規模軍備的換裝,但這也並非短時間內能夠完成,國防部自然也不需要在短時間內掏出一大筆軍費。
有了新的步槍和機槍之後,西班牙軍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快速適應新的武器,並且不斷的開展相關的訓練。
新的槍械確實能夠有效提升西班牙軍隊的戰鬥力,但前提是西班牙的士兵們必須熟練使用這些槍械。
在武器換裝的頭兩年時間裡,西班牙軍隊肯定是要度過一段適應期的。機槍還好,射速以及裝彈方式變化並不大,變化比較大的隻是子彈而已。
步槍就不一樣了。原本的維塔利M1872步槍最高射速隻有每分鐘15到20發子彈,最新的馬克沁M1884式步槍則快速提升到了每分鐘30發子彈以上。
這種射速的提升是士兵必須要掌握的,可以保證軍隊在沒有機槍和大炮等重火力的前提下,也能進行一定範圍內的火力覆蓋,壓製敵人的進攻。
在西班牙的所有軍隊中,最先換裝新式步槍和機槍的,自然是最精銳的近衛師。
這倒不是卡洛偏向近衛師,主要是皇家軍工廠短期內的產量還無法提升,每次交付幾千支步槍,對於總人數高達十多萬的皇家陸軍來說沒有太大的改變。
但近衛師不同。近衛師的人數畢竟隻有1.5萬人,再去除掉那些不使用步槍的軍官,炮兵和機槍手等等,最終需要換裝的步槍隻有一萬支出頭。
皇家軍工廠的產量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滿足近衛師的需求,正好在近衛師的範圍內進行小範圍的實裝測試,看看這杆在測試中表現優異的步槍實戰到底怎麼樣。
在近衛師開始大規模換裝新式步槍的時候,國防部這邊,也在進行著舊武器的處理工作。
好消息是,目前世界範圍內還有多起中小規模戰爭,想要處理掉這些武器並不困難。
僅僅是在新步槍誕生的第一個月後,西班牙方麵就和越南北部的國家取得了聯係,與其簽訂了一筆非常便宜的武器出口訂單。
西班牙將一次性出售3萬支換裝的二手維塔利M1872步槍,每支步槍再贈送50發子彈,以半買半送的方式將這些淘汰的產品出售出去。
除此之外,蘭芳共和國也一次性購買了2萬支步槍。雖然這些步槍都是二手的,但好在也算是經過了西班牙軍隊的檢驗,而且隨步槍贈送子彈,可以說是十分劃算的買賣了。
除了亞洲國家之外,西班牙還將生意做到了美洲。
當然,並不是美國,而是南美洲的那些國家。
雖然南美洲的國家曾經都是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的殖民地,但這並不代表這些美洲國家的關係就比較良好了。
特彆是南美洲比較強大的三個國家,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關係隻能用緊張來形容。
雖然還沒有達到戰爭的地位,但局部衝突和邊境亂鬥可一點都不少。曆史上在歐洲各國進行轟轟烈烈的海軍軍備競賽的時候,南美洲的三個國家也在進行著南美海軍軍備競賽,足以見得這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緊張。
既然關係緊張,那就很有必要囤積一批武器裝備來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
西班牙作為曾經這片土地上的主人,雖然這些南美國家不歡迎西班牙的統治,但還是很歡迎西班牙的工業產品的。
特彆是幾乎半價出售的步槍,更是引起了南美洲國家的哄搶。
主要是西班牙工業在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被卡洛再三叮囑,在重視質量的前提下,西班牙的工業產品雖然做不到物美價廉,但質量絕對是得到保證的。
這批二手步槍在進行半價的情況下,勉強也能算是物美價廉。美洲國家自己生產的步槍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性能和這樣的價格的,這也是他們哄搶的原因。
讓卡洛感到驚訝的是,在亞洲隻賣出去了5萬支步槍,在美洲卻輕輕鬆鬆的賣出去了超過6萬支步槍。
這麼一來二去之下,西班牙不僅將庫存的舊槍全部清空,還被迫將軍隊正在使用的一批步槍也淘汰下來出售了出去。
這也導致有好幾個師的士兵暫時沒有步槍可用,他們隻能暫時訓練除了打靶之外的其他項目,等待皇家軍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
不過這也算是個好消息。等到新式步槍生產完成,肯定是優先裝備這些沒有步槍的軍隊的。
他們也算是因禍得福,能夠成為皇家陸軍體係之下第一支優先使用新式步槍的軍隊。
整個1884年以歐洲各國瘋狂啃食非洲這個大蛋糕為主題,以西班牙成為最大贏家為結束。
為什麼說西班牙是1884年的最大贏家呢?
因為西班牙在與英國的殖民衝突中成功獲得了休戰諸邦,雖然還沒有占領,但這確實已經是西班牙的土地了。
除此之外,西班牙的殖民地合並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巴姆王國,約魯巴等地已經被並入了西班牙的殖民地,黃金海岸和剛果領地,幾內亞殖民地的接壤已經指日可待。
當然,其他國家也並非沒有收獲。
德國除了西南非洲之外,他們也在積極探索著西非的殖民。接連在喀麥隆和多哥地區殖民失敗之後,德國人將目光放到了西班牙和法國殖民地的中間,拿下了曼德人的土地。
曼德人是一個大民族,總人口估摸著在數百萬到上千萬人之間。這個民族曾經在非洲創建過加納帝國和馬裡帝國,這兩個帝國都是非洲地區的區域性霸主,曾經強盛一時。
隻不過隨著國家的滅亡,這些曼德人不得不遷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這也是他們被德國人盯上的原因。
人口多,正好還位於海岸邊,並且離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較遠,不會受到其他列強的乾擾。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人相當輕鬆的拿下了這片土地,和西班牙以及法國做起了鄰居。
當然,德國的殖民地還有另一個鄰居,那就是由美國移民後裔建立的利比裡亞共和國。
說是美國移民,實際上就是美國黑人的後裔。
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在美洲是沒有任何人權的奴隸。這裡正是這些黑人逃回非洲之後建立的國家,利比裡亞的含義正是關於自由和解放的意思。
嚴格意義上來說,利比裡亞更像是美國的一個殖民地。不過因為黑人並不遭到美國政府重視的原因,再加上美國的孤立主義,美國人並未大力開發利比裡亞,頗有種放任自流的意思。
因為利比裡亞和美國的關係,這裡雖然全部都是黑人,但並未被歐洲列強盯上。
德國顯然也不打算征服這片土地,反正曼德人的土地上也有海岸,並不影響德國殖民地的出海口。
說起這片由美國黑人後裔建立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這些黑人的劣根性。
他們在美國是人下人,是人人可以欺辱的奴隸。逃到了非洲之後,他們反過來開始壓迫非洲本地的黑人。
壓迫方式也很簡單,幾乎完全照搬了美國白人對他們的壓迫。這也導致種族歧視不僅在美國這個由各民族和人種組成的移民國家存在,也在利比裡亞這個全部由黑人組成的國家存在。
是的,利比裡亞也存在種族歧視,而且是嚴重的種族歧視。
由美國移民過來的黑人後裔,高度歧視非洲當地的黑色人口。
但他們卻絲毫沒有想過,他們或者他們的祖先,實際上也是被歐洲人帶到美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