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對休戰諸邦的征服,就沒有必要如此大張旗鼓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片土地實在太過荒蕪。因為全是沙漠的原因,休戰諸邦的人口是以萬為單位的,而且還沒達到兩位數。
反觀隔壁的阿曼,憑借著北部的山地和小片平原,擁有上百萬的人口,是休戰諸邦的數十倍。
征服這片地區,西班牙甚至不需要額外出動軍隊。隻需要調動阿曼殖民地殖民地守備團中的一小部分軍隊,就能夠占領整個休戰諸邦,將其並入阿曼殖民地。
至於新建立一個殖民地,這是卡洛根本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建立一個殖民地也是需要不小的成本的,目前休戰諸邦的體量明顯撐不起一個殖民地的建設。
將其並入阿曼殖民地也能讓英國人看到西班牙對這片土地的不重視,他們也就不用再忌憚西班牙對這片土地的征服了。
在西班牙,法國和德國都有自己的殖民動作的時候,英國人也沒閒著,為自己的開羅開普敦連線添磚加瓦。
但讓英國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對蘇丹地區的快速征服反而引起了當地土著更加激烈的反抗。
1885年1月,數以萬計的土著突然爆發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起義,並且在英國人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占領了好幾座城市。
因為英國人的大意,讓當地的土著獲得了上千支步槍。這些拿到熱武器的土著反抗的更加激烈,大有將英國人趕回埃及的架勢。
蘇丹地區爆發的土著起義讓英國殖民地瞬間成了歐洲國家的焦點,一大批和英國有仇的國家紛紛端起了自己的小板凳,幸災樂禍的看英國人的笑話。
英國人也不負眾望,在接下來的平叛中和土著打了個有來有回,成功的為1885年的開場增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不過這也不能怪英國人,實在是蘇丹地區的地理環境太過糟糕。甚至彆說蘇丹,就連北部的埃及也是沙漠遍地。
也就隻有尼羅河沿岸的小片河穀才是真正適宜居住的地方,這也嚴重限製了英國軍隊的進軍。
相較於當地的非洲土著,英國軍隊對於這種地形明顯不適應。當地的土著對英國的反抗情緒相當激烈,這也導致英國無法利用當地的土著軍隊來進行平叛。
要是寄希望於當地土著組成的軍隊,恐怕英國在蘇丹地區的殖民統治會在瞬間瓦解。
為了減少英國人的傷亡,英國政府隻能從附近的埃及以及更遠的印度等殖民地調遣一定的軍隊前來平叛。
這麼做並不能改變戰場的局勢,畢竟印度人也不太適應這樣的環境。
埃及人倒是能適應,但埃及人對英國可不是那麼順從。埃及士兵不趁機反抗英國人就已經很好了,指望著他們去進攻蘇丹土著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時之間,英國對於蘇丹地區的反叛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決辦法。英國政府隻能不斷的籌集兵力和武器裝備,暗中積蓄力量給當地土著致命一擊。
在英國人忙於平定蘇丹地區的叛亂的時候,德國政府也絲毫沒有閒著。
他們盯上了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北部的土地,這片名為桑給巴爾的地方,曾經被阿曼統治著。
是的,就是那個橫跨亞非的阿曼蘇丹國。之前也提到過,阿曼的衰弱就是因為失去了非洲的土地,也就是桑給巴爾蘇丹國。
這片土地還是相當富饒的,並且因為位於英國開羅開普敦連線上的原因,也是被英國人盯上的土地。
當得知德國在桑給巴爾附近大肆的開展殖民動作的時候,英國政府心中萬分焦急,但卻又無可奈何。
不得不承認,德國人挑了一個好時候。
英國籌集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在蘇丹地區平叛,對於桑給巴爾是鞭長莫及的。
因為柏林會議的約定,桑給巴爾這片沒有被列強確定殖民統治的土地,是所有列強都可以進行殖民的地方。
德國人這麼做並沒有任何不同,在德國人沒有主動違反柏林會議的約定的前提下,英國也沒有辦法阻止德國人的行動。
英國是可以在桑給巴爾地區和德國人展開競爭,但在蘇丹地區的軍事行動也會受到影響。
德國人的態度很明確了,那就是讓英國人主動選擇。
乾涉德國在桑給巴爾地區的殖民,英國的蘇丹殖民地就會變得更加混亂。要是先選擇在蘇丹殖民地平叛的話,那桑給巴爾的局勢就會不受控製,德國人很有可能會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將桑給巴爾納入自己的殖民統治當中。
麵對著來勢洶洶的德國人,英國政府並沒有選擇退讓,選擇了既要又要的方案。
一方麵,英國加快了調兵,試圖用最短的時間平定蘇丹地區的叛亂。
另一方麵,英國派遣了一支小艦隊前往桑給巴爾蘇丹國,與一直親英的桑給巴爾政府進行談判,讓他們對德國的入侵堅決抵抗。
此時的桑給巴爾蘇丹是哈馬德,一個由英國政府扶持的親英派統治者。
在與英國大使商談之後,哈馬德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組織軍隊抵抗德國的殖民,並且和英國展開了一係列合作,比如購買武器和物資等等。
德國這邊也早料到了英國的行動,因為知道桑給巴爾政府是親英派的原因,德國選擇扶持桑給巴爾官員中反對英國的人,將他們扶持為親德派,與英國展開一場持久的拉鋸戰。
英國和德國在桑給巴爾的殖民競爭對西班牙來說是個好消息。沒了這兩個殖民大國的關注,西班牙在幾內亞灣的殖民地合並計劃也能順利許多。
雖然幾內亞灣還有一個法國與西班牙進行殖民競爭,但西班牙的殖民地合並計劃並不涉及到法國的勢力範圍,法國人大概率也不會乾涉西班牙的行動,就如同西班牙不會乾涉法國在西非的殖民一樣。
在西非地區,法國和西班牙仿佛有了默契。
西班牙重點殖民黃金海岸到剛果領地的幾內亞灣,法國則重點殖民黃金海岸以西,岡比亞殖民地以北的非洲土地。
當然,法國的殖民地也包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甚至還包括剛果河流域的剛果殖民地,以及東非海岸的馬拉加西保護國,也就是後世的馬達加斯加。
1885年2月,西班牙的軍隊正式踏足威達殖民地以北的達荷美王國。
在準備充分的西班牙軍隊麵前,達荷美王國沒有任何抵抗之力,很快被西班牙軍隊強行占領。
黃金海岸殖民地和威達殖民地也因此而相連,西班牙順勢將其合並成了一個殖民地,統稱為黃金海岸。
另一邊,幾內亞殖民地開始向幾內亞灣的土著國家發動進攻。
在幾內亞灣的海岸,存在大大小小的土著國家和部落。這些所謂的國家麵積並不大,有的甚至隻有1000平方公裡的麵積。
這種規模的國家在歐洲都算是一個小國,更彆提是在領土廣袤的非洲了。
顯然,這些土著國家在麵臨西班牙軍隊的進攻的時候,他們隻能如同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由西班牙軍隊宰割。
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西班牙先後和幾內亞灣的卡拉巴裡王國,阿克瓦阿克帕城邦國,奧伊爾國等土著國家簽訂了條約,將其變成了保護國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幾乎占領了幾內亞灣的所有沿海國家之後,西班牙政府正式對外發出公告,將原來的黃金海岸殖民地和幾內亞殖民地合並,合並後的兩塊殖民地統稱為西屬幾內亞殖民地,殖民地的首府設立在聖伊莎貝爾,駐軍規模提升到1個殖民地師和12個殖民地守備團。
5200字二合一章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