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徒增傷亡。
沒有參戰的國家應當保持中立的角色,避免涉及到這場戰爭從而讓戰爭的局麵變得更加龐大。
英國和西班牙的接連聲明,實際上也是在給這場戰爭定一個基調。
後續沒有表態的法國和意大利也很難再加入這場戰爭了,畢竟他們也沒有太多加入這場戰爭的借口。
法國和俄國目前還沒有任何同盟關係,法國如果想加入這場戰爭的話,就隻能臨時和俄國達成同盟。
但這麼做目的性有些太過明顯,不僅會讓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喪失民意支持,同樣也會讓法國的外交處境變得更加尷尬。
一個法俄同盟會讓歐洲所有列強忌憚,到時候搞不好被孤立的就成了法俄同盟了。
而對於意大利來說,隻要他們不想公開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他們也就沒有任何加入這場戰爭的借口。
而且英國和西班牙都先後下場表明態度了,意大利就算再想參戰也沒有辦法了。
馬德裡皇宮內,在確定這場戰爭隻有德奧俄三個列強參與之後,卡洛對於這場戰爭也降低了關注。
對於卡洛來說,這場戰爭的輸贏已經無所謂了。卡洛真正在乎的是這場戰爭能夠打多久,以及西班牙在這場戰爭中到底能夠收獲些什麼。
從目前的歐洲局勢來看,一旦德國和俄國陷入戰爭,西班牙將擁有更多趕超四大列強的機會。
剩下的歐洲國家中在發展速度和經濟繁榮方麵唯一能超過西班牙的或許就隻有英國了,法國人的發展速度在普法戰爭之後已經遲滯了太多。
目前在西班牙政府內部已經有了趕超四大列強的口號,甚至最誇張的還有趕超英吉利的口號。
隻不過最被政府官員認可的還是“五年趕超法蘭西,十年看齊德意誌的口號。”
至於趕超英國人,對於目前的西班牙來說,那確實隻是一種幻想。
先不說看齊德意誌能不能實現,趕超法蘭西對於目前的西班牙來說確實不隻是一句口號。
先看衡量工業規模比較重要的鋼鐵產量。
整個1888年,西班牙的年鋼產量能夠達到50萬噸左右,這一水平已經處於歐洲一流了。
整個世界在鋼產量方麵能夠超越西班牙的也就隻有英美德法這四個國家,其中和西班牙有較大差距的也就隻有英美德。
法國的鋼產量雖然超過西班牙,但也隻有60多萬噸,比西班牙多了10萬噸出頭。
按照近幾年法國工業的增速來看,在五年後西班牙工業就算不能趕超法國,也基本能和法國保持同一水平,也就是差距在五萬噸以內了。
當然,在生鐵產量方麵,法國還是略微領先西班牙的。隻不過法國的領先靠的是更多的人口和殖民地,而且這種領先也在不斷的被西班牙抹平差距。
在化工業和其他工業方麵,法國同樣保持著略微的領先。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法國人已經明顯落後於西班牙。
西班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沒有太多的工業基礎,但這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第一次工業革命畢竟偏向基礎,隻要能夠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就能夠彌補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缺陷不足。
就目前來看,西班牙已經不能說是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了,而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引領國家之一。
特彆是在電力方麵,不夜城是西班牙開創的,大型發電設備也是從西班牙傳到歐洲各國的。
雖然目前在發電和電力應用方麵歐洲各國都算是多點開花,但作為曾經的奠基國家,西班牙在電力方麵的成就也算是歐洲頂尖。
哪怕西班牙的人口不如其他歐洲國家,但在發電量和人均用電量方麵,西班牙目前仍然處於歐洲前列。
目前在馬德裡和巴塞羅那,分彆有超過六成的工廠和超過五成的工廠使用了電力設備。
這兩座西班牙工業最發達的城市,其實也能代表目前電力在西班牙工業行業的運用情況。
相較於工業用電情況,民用用電情況要差一些。
哪怕是西班牙最發達的兩座城市,目前能夠接入電力的家庭數量也隻有兩座城市總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還是發電設備不斷更新,隨著發電量的不斷增長從而導致電力成本降低之後才取得的成就。
與西班牙相比,其他國家的用電情況甚至還要更差。哪怕是歐洲列強的首都,也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到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力普及程度。
目前歐洲各國首都電力普及程度最低的有兩座城市,第一座就是俄國的首都聖彼得堡,第二座城市就是法國的首都巴黎。
聖彼得堡的電力普及程度低是很正常的,畢竟俄國政府也沒有太多的錢去建設電力,目前的電力也不支持俄國如此廣袤的國土。
巴黎的電力普及程度較低也是有原因的。相較於柏林,維也納和羅馬,巴黎的人口更多,這也導致電力普及程度更加困難。
哪怕有許多的巴黎富商和資本家紛紛享受了電力,還是有大量的平民和中產階級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接觸到電力這種新型能源。
再加上法國政府對於工業革命投入越來越少,法國的工廠也不願意接入電力來增加自己的成本。
這導致法國明明作為歐洲四大列強之一,在電力的使用和普及方麵反而是落後許多歐洲列強的。
噴了點藥還是能堅持下來的,今天就不請假了,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