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_帝國崛起:西班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國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1 / 2)

這場戰爭帶來的第一個巨大變動來了。

德皇威廉二世力排眾議讓德國加入了這場戰爭,但戰爭前他和俾斯麥首相的爭吵反而成了比戰爭還要倍受關注的話題。

這位新皇帝可不是他的祖父,因為先天殘疾的原因,威廉二世有著極端的自尊心,自然不會容許俾斯麥這種在內閣會議上公開反駁甚至怒斥自己的首相存在。

而對於俾斯麥,他為這個國家付出了一切。德意誌帝國的創建離不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功勞,也正是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曾經的普魯士王國才先後打敗了丹麥,奧地利和法國,建造了強大的德意誌帝國。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掌握德國大權二十多年的俾斯麥首相驚愕的發現,他辛辛苦苦所建立起來的帝國已經沒有他的位置了。

對於現狀感到失望的俾斯麥首相向德皇威廉二世提交了辭呈,這也算是對威廉二世最後的警告。

威廉二世對於首相俾斯麥的辭呈沒有任何回應,沉默在這種時刻往往也代表著默認。

在無儘的失望和悲痛中,德國首相俾斯麥正式向內閣提交了辭呈,並且向威廉二世提交了一份長達六頁的辭職信。

做完這一切的俾斯麥首相再也沒有任何停留,他憤然離開了柏林,前往自己的莊園隱居。

俾斯麥首相離開德國內閣之後,德國內閣正式被新皇帝威廉二世掌控。接替俾斯麥成為德國首相的是列奧·馮·卡普裡維,一個略有資曆的軍方高層。

其實從這點上也能看出威廉二世逼走俾斯麥首相的原因,主要是俾斯麥首相在德國政府和軍方都擁有莫大的聲望,這種聲望和地位已經對威廉二世的權力造成了影響。

這樣的局麵和卡洛剛來到西班牙時西班牙的環境類似。不過當時卡洛沒有太多的權力,隻能猥瑣發育。

再加上當時的普裡莫首相並沒有俾斯麥首相這麼強勢,普裡莫首相在很多方麵還是願意給卡洛這個新國王一定的話語權的,這也讓普裡莫首相的結局相較於俾斯麥首相來說好了許多。

俾斯麥首相黯然離場成了德國最大的新聞,甚至在短暫的時間裡還成了整個歐洲最火熱的新聞。

作為19世紀下旬歐洲的風雲人物,俾斯麥首相一直是歐洲各國最重視的人。他的離任立刻引起了歐洲各國的關注,像法國這樣與德國關係較差的國家,反而為之歡呼不已。

所有人都明白,俾斯麥首相的離任對德國來說是一種削弱。作為德意誌帝國建立的最大功臣之一,俾斯麥首相在德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控製了德國的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並且一手促成了孤立法國的歐洲局勢,讓剛剛建立的德意誌帝國成為歐洲四大列強之一,並且隱隱有歐洲霸主的趨勢。

光從這一點上來看,怎麼歌頌俾斯麥的政績都不為過。在俾斯麥成為普魯士首相之前,普魯士隻是歐洲大陸上一個普通的二流國家,在德意誌地區連奧地利都競爭不過。

而在他擔任普魯士首相之後,通過各種各樣的改革讓普魯士很快成為歐洲強國。

也正是因為俾斯麥,普魯士才能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誌之外,自己建立了德意誌帝國。

為什麼說奧地利人也是德意誌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奧地利也屬於德意誌地區。德意誌地區在數百年前被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而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在上百年前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室。

如果不是俾斯麥的話,如今神聖羅馬帝國區域的皇室仍然是哈布斯堡,德意誌帝國也就和普魯士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相較於俾斯麥來說,他的繼任者列奧·馮·卡普裡維首相就沒有那麼高的威望和權力了。

威廉二世之所以任命他為德意之首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列奧·馮·卡普裡維在有一定能力的前提下,還沒有任何黨派身份,算是比較好控製的人選。

更換了首相之後,威廉二世就向新任內閣下達了命令,要求內閣進行完善的戰爭準備,爭取在這場戰爭中打垮俄國。

列奧·馮·卡普裡維首相一上任,就加快了德國對於戰爭的投入力度。

之前在俾斯麥首相的統治時期,俾斯麥一直反對德國加入這場戰爭,這也導致德國對於這場戰爭準備不足。

雖然已經對俄國宣戰,但目前德國能夠調動的軍隊也隻有東部邊境的20萬左右,明顯是無法打贏這場戰爭的。

隻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列奧·馮·卡普裡維首相就拿出了一份完善的擴軍計劃,並且很快得到了威廉二世的點頭同意。

根據這份全新的擴軍計劃,德國將在這場戰爭中動用至少50萬現役軍隊,並且動員至少50萬預備役軍隊。

這也代表著在這場戰爭中,德國的軍隊總人數將很快突破百萬人。德國的目標不止打垮俄國,德國還想占領俄國占領的波蘭地區。

從地圖上也能看出,俄國占領的波蘭地區是一塊凸起,正好位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領土之間。

德國的戰爭計劃也很簡單,那就是和奧匈帝國兵分兩路,直接包圍波蘭地區,全殲波蘭地區的俄國守軍,並且直接占領整個波蘭。

如果能夠占據整個波蘭的話,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裡亞地區也將得到保障,俄國軍隊再想從這個突出地帶進攻德國或者奧匈帝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德國的這份作戰計劃也注定了,波蘭地區將會是德國和俄國主要進攻和防守的地點,也是這場戰爭最主要的戰場。

至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雖然這兩個國家的戰爭才是挑起這場大戰的源頭,但這場戰爭的規模注定不大,畢竟俄國人也無法支援塞爾維亞。

對於塞爾維亞來說,除了能夠獲得俄國的武器裝備之外,他們幾乎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

正因為英國人和西班牙的接連聲明,導致歐洲各國都放棄了乾涉這場戰爭的想法。

羅馬尼亞位於塞爾維亞和俄國之間,他們也宣布中立不乾涉這場戰爭。這就導致俄國軍隊無法從羅馬尼亞借道,俄國軍隊也就無法支援被隔起來的塞爾維亞。

在戰爭爆發大約半個月後,西班牙的軍事觀察團正式抵達了奧匈帝國,並且計劃前往加利西亞和洛多梅裡亞地區,詳細觀察德奧俄三國的戰爭局勢。

相較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小規模戰爭,西班牙的軍事觀察團明顯更加關注三大列強之間的戰鬥。


最新小说: 世界大同締造者 重生都市之複仇風雲 港綜:靚坤我有情報,你馬子借我 洞房花燭夜妻子要去陪初戀男友 抗戰:黃埔將星,開局降服李雲龍 神級破案群:我真不是神探啊! 影帝老公要離婚?可我才穿越啊 我的學生全是巨星 五年必死?修仙模擬器,開! 雪中:開局截胡劍九,徐鳳年哭求我彆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