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_帝國崛起:西班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國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俾斯麥辭職(2 / 2)

而這三大列強之間的戰鬥也沒讓西班牙的軍事觀察團失望。在軍事指導團抵達加利西亞和陸東梅裡亞地區的當天,德奧俄三國就在這裡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

因為俄國動員速度較慢的原因,俄國在邊境處於防守的姿態,進攻方是奧匈帝國和德國。

德國和奧匈帝國在波蘭南部準備了超過30萬的軍隊,這支軍隊的任務正是從波蘭南部北上,切斷俄國在波蘭駐軍的退路。

另一支人數不到20萬的軍隊將會從波蘭北部南下,和這支南部的軍隊合圍波蘭地區。

波蘭地區的攻防戰較為清晰地展現出了三國軍隊不同的特點。

軍隊戰鬥力方麵,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裝備也是最精良的。實際戰損比也能看出,德國士兵的訓練程度更高,在戰爭中沒有太多的慌亂表現。

相較於德國軍隊,奧匈帝國的軍隊和俄國軍隊處於同一水平線。雖然俄國軍隊整體戰鬥力比較糟糕,但邊防軍隊還是值得肯定的。

特彆是德俄邊境的軍隊,這些軍隊都是俄國軍隊的主力,在戰鬥中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

奧匈帝國的軍隊比較精銳的也就是奧地利人組成的部分,剩下的由匈牙利人,捷克人或其他民族的士兵組成的軍隊戰鬥力就一言難儘了,水平可以說得上是參差不齊。

這樣的軍隊在防守戰的時候還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在進攻戰的時候作用簡直可以說是沒有。

如果不是德國軍隊的表現太過驍勇,恐怕德奧聯軍也無法將戰線推進多遠。

因為處於前線的原因,軍事觀察團對於戰爭的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

整個波蘭地區德國和奧匈帝國一共調動了超過50萬軍隊,而俄國這邊的軍隊隻有不到40萬人。

雖然俄國還有大量的軍隊正在向前線趕來,但德國和奧匈帝國也在源源不斷地進行著動員。

從這方麵也能看出波蘭會戰的結局,勝利的天平已經逐漸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傾斜。

這也是俄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戰爭動員速度確實太慢。不僅戰爭動員速度慢,俄國的交通環境也是歐洲列強中最差的。

再加上土地比較遼闊的原因,從各地動員的軍隊想要趕到前線,花費的時間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好幾倍。

這也注定了俄國會在任何戰爭的前期處於劣勢,除非在戰爭前俄國就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動員也進行的差不多,或許才能改變戰爭前期的劣勢。

很明顯,這場戰爭對於俄國來說是突然爆發的。這也導致俄國在戰爭前的準備根本不足,不僅軍隊動員速度慢,就連各種戰略物資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運輸到前線。

對於這場戰爭,卡洛還是比較重視的。

西班牙派出的軍事觀察團由兩部分軍官組成,一部分是比較年輕的校級將領,另一部分就是剛從軍校畢業沒幾年或者還在軍校學習的年輕軍官。

這些人都是西班牙軍隊的未來,他們之中或許會誕生很多未來的軍隊將領。卡洛對於他們也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從這場戰爭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汲取更多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縱使卡洛封鎖了和機槍有關的信息,歐洲各國對於機槍還是有著自己的探索。

德國軍隊就裝備了一些類似機槍的自動槍械,這些槍械也在戰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上第一挺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機槍是馬克沁設計的,但在馬克沁之前,美國人加特林就已經設計出了手搖式的半自動機槍。

歐洲各國明顯也關注過這種半自動的手搖式機槍,並且根據這種機槍的原理在探索著全自動機槍的設計。

作為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的軍隊也有這種機槍的出現。不過明顯能夠看出德國的機槍和奧匈帝國的機槍還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的,這也代表著兩個國家對於機槍的研發都有著自己的進度。

和德國以及奧匈帝國不同,俄國軍隊就完全沒有看到關於機槍的蹤影。

俄國軍隊裝備的還是老兩樣,也就是製式步槍和大炮。因為波蘭地區和德國以及奧匈帝國都緊鄰著的原因,兩個國家完全是在家門口作戰,後勤補給也是相對輕鬆的。

但對於俄國來說,雖然俄占波蘭是俄國自己的領土,但這片土地距離俄國的核心實在太過遙遠。

波蘭地區和俄國的首都聖彼得堡間隔著近千公裡的路程,與其他城市的路程則更加遙遠。

這也導致雖然是在自己的國土作戰,但俄國的後勤壓力反而比德國和奧匈帝國還要大。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俄國軍方除了後勤補給的煩惱之外,他們在軍費方麵也有不小的煩惱。

雖然俄國的人口更多,但經濟環境相較於德國和奧匈帝國來說,還是要差很多的。

戰爭拖得越久,俄國的後勤壓力和經濟壓力也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對俄國來說也是一場不能拖的戰爭。

在西班牙的軍事觀察團到達前線的一周時間裡,德奧俄三國在波蘭地區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僅僅一周時間,三國的總計傷亡就已經超過了10萬人。這也完全能夠體現出戰爭的殘酷,任何一場戰爭對於各國民眾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損失。

俄國方麵承擔的傷亡是最多的,光是死亡的俄國士兵就有上萬人。

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不斷進攻之下,俄國在波蘭地區的防線也在不斷的後退。隨著一封又一封的捷報傳回柏林和維也納,德國和奧匈帝國對於這場戰爭也越來越看好。

同為三國同盟的意大利對於這場戰爭,有的就隻有惋惜了。如果意大利早一點加入這場戰爭的話,他們現在也是勝利者的角色。

而且能夠通過加入戰爭的方式索要更多的好處,意大利也能踏足巴爾乾半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繼續萎縮在亞平寧半島。


最新小说: 異界:發配北境,召喚諸天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係統遲到十八年,我躺平收錢 撩倒五個男主後,嬌美寡婦跑路了 文娛:這個明星很記仇 穿越者有點天賦不是很正常嗎? 唐廚阿蠻 四十九條末世規則 滿身SSS級天賦的我怎麼輸 Furry:伊敏【三部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