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爾乾半島的戰爭打得轟轟烈烈的同時,西班牙這邊,卡洛也在進行著新的改革。
與其說是改革,倒不如說是對未來進行一些小小的謀劃。
這裡的未來並非對於卡洛,而是對於王位的下一任繼承人,胡安·費爾南多王子來說。
胡安·費爾南多王子出生於1875年5月,眼下即將年滿14歲。
之前也提到過,小家夥對於學業還是相當認真的,他的各科成績也很優秀,得到了卡洛專門聘請的教師的高度表揚。
隨著他到達14歲的年紀,卡洛給他準備的初步教育也已經完成,接下來需要進行更高層次的高級教育,同時附帶著軍事和政治方麵的能力鍛煉。
對於後續西班牙王位繼承人的教育,卡洛是有著自己的野心和規劃的。
為了避免後續的西班牙國王出現波旁王朝那樣昏庸的君主,王位繼承人年滿14歲之後到其成年這幾年的時間裡,將會是最重要的教育階段。
卡洛也不惜代價聘請全世界的名師,甚至創造一定的場景讓其鍛煉自己的能力。
除了王位繼承人自身的能力很重要之外,西班牙的下一任國王能否在這段時間獲得自己的助力也是相當重要的。
一個國王想要妥善的管理好自己的國家,光靠自己明顯是做不到的。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有能力的屬下,才能去處理一個國家繁多的政務。
關於這一點卡洛已經考慮了良久,最終決定成立聖普裡莫高中,讓胡安·費爾南多王子以及未來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都能在這裡鍛煉自己的能力並且找到自己未來的幫手。
聖普裡莫高中將會整合之前的皇家騎士團,招收貴族群體中有天賦的年輕人加以培養,讓他們成為王子們的伴讀。
整合貴族的力量這是卡洛必須要做的,也是未來的西班牙國王必須要做的。
在任何時候,貴族都是國王的最大助力,也是最忠心可靠的階層。
今時不同往日。卡洛成為西班牙國王已經有了20年的時間,西班牙本土貴族也隻能選擇效忠卡洛,之前的波旁王朝已經成了過去式,波旁餘孽也不可能在西班牙複辟了。
從這些老式貴族的動向也能看出,他們是在逐漸向卡洛和西班牙王室靠齊的。
卡洛提出西非開發計劃,這些老式貴族就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發非洲的土地。
貴族們在本土的部分土地又識相的出售給政府和王室,這也讓西班牙本土在人口暴增的同時,人均耕地並沒有大麵積的下降。
雖然時至今日還是有大量的貴族掌握了西班牙相當一部分土地,但相較於卡洛剛剛成為西班牙國王時的現狀已經好了太多。
卡洛也不奢求將這些貴族的土地全部掌握在手中,畢竟對於老式貴族來說,這些土地也是他們生存的根本。
隻要這些貴族出租土地的租金不會太過苛刻,就能確保西班牙的農民們是有足夠的收入可以維持溫飽的。
正因為這些貴族的識趣,讓西班牙的非洲開發計劃變得十分順利。
西班牙的工業大建設是從卡洛的統治時代開始的,這也導致除了王室和政府為首的官方資本之外,西班牙的民間資本並不是多麼強大。
這時候的貴族就成了相當重要的助力,他們手中掌握的財富是相當多的,投入到非洲開發之後,對非洲殖民地的建設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這些識趣的貴族,卡洛自然也不會吝嗇。
如果有願意集中精力開發非洲土地的貴族,西班牙願意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他們在本土的土地。
如果不願意出售的話,也可以采取以地換地的方式。
針對不同殖民地的土地,以地換地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土地價值最低的就是南摩洛哥殖民地的土地了,西班牙本土1英畝的土地可以置換南摩洛哥殖民地10英畝的土地。
至於西非殖民地比較肥沃的土地,西班牙本土的土地置換比例隻能達到1:3,也就是1英畝西班牙本土的土地置換3英畝西非殖民地的土地。
雖然這樣的土地置換比例並不怎麼高,但好處是非洲殖民地擁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
這些貴族將土地置換到非洲殖民地之後,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剝削和壓榨當地的非洲土著,這些非洲土著的死活也無人在意。
土地生產的糧食可以選擇自行運往西班牙或者歐洲各國銷售,也可以選擇以市場價出售給官方的糧食貿易公司。
在這一點上卡洛也不會坑自己人,進出口公司給出的價格都是相當合理的,絕對不會讓這些深耕殖民地的貴族們虧本。
換句話來說就是,這些貴族前往殖民地開發土地,他們乾的幾乎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想要一次性獲得大規模土地的,就可以選擇土地置換的方式。用西班牙本土的土地去置換大片已經開墾好的耕地,然後再雇傭一些幾乎不花錢的非洲土著,就能進行自己的種植園生意。
如果覺得土地置換不太劃算的,也可以通過出售土地換取足夠的資金,然後自行在非洲殖民地開墾耕地。
還是那句話,正是因為非洲殖民地有足夠的勞動力,才讓這些貴族有了更多的選擇。
當第一批前往非洲殖民地的貴族們賺到錢之後,剩下的貴族自然也不會猶豫,紛紛投入到非洲殖民地的開發當中,加入賺大錢的浪潮。
截止1889年5月,這些貴族置換的土地總額已經超過了100萬英畝,換算一下就是超過4000平方公裡的土地。
因為西非殖民地的土地最為肥沃,也最適合進行農業種植的原因,貴族們置換的土地大多都在西非殖民地。
通過1:3的置換比例,貴族們很快掌握了西非殖民地超過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些土地上遍地都是種植園或者農場,每一個都是非洲土著的勞動場所。
這也是西非殖民地的農業生產快速增長的原因。這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相當於300萬英畝,121.4萬公頃,1,821萬畝。
這麼大麵積的耕地有多麼誇張呢?
這代表著西非殖民地的糧食產量在未來有希望超過西班牙,甚至所謂的未來也已經不遙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非殖民地的糧食畝產量是要高於西班牙本土的。其一就是西非殖民地能夠做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這也讓糧食畝產量翻了兩三倍。
其二就是西非殖民地大量運用了化肥技術,再加上整個殖民地被河流穿過的原因,是不缺水源灌溉的。
西班牙本土的土地是比較缺水的,再加上山地眾多的原因,實際上西班牙本土的糧食畝產量是要低於歐洲各國的。
西非殖民地的土地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陷,糧食畝產量方麵已經達到了西班牙本土糧食畝產量的兩倍還要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1821萬畝的土地,隨隨便便都能生產接近150萬噸的糧食。
這樣的糧食產量已經超過西班牙本土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了,而這隻是計算了貴族們掌控的西非殖民地的土地。
當然,貴族們掌控的土地實際的糧食產量不會這麼誇張,畢竟這些土地肯定不可能全部用來開墾耕地。
不管是建築還是道路,亦或者是其他的水利設施等等,都要消耗大量的土地麵積。
不過能夠確定的是,貴族們掌握的西非殖民地的土地經過充分開墾之後,糧食產量還是能夠提升到百萬噸的級彆的,也就是西班牙本土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一。
按照400萬噸糧食夠2,000萬人吃的預估來算,這100萬噸糧食也夠500萬人吃了。
除了貴族們掌握的土地之外,還有許多移民也開墾了大量的土地,以及西班牙政府通過西非開發計劃開墾的土地,這些土地加起來也能提供接近百萬噸的糧食產量。
按照目前西班牙的糧食總產量來算,所有的糧食和蔬菜水果加起來,每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至少3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