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透過這一“新產品”x門店,實現快速的一次傳播。
在實現乘法效應後,借助自家傳媒公司的流量杠杆,運用廣告投放與營銷手段,更廣泛且快速的線上“二創”熱點話題打造給新產品。
再加一個N次方的二次傳播效果。
這就是呂總的大殺器。
這樣一套加法、乘法和指數的BUFF疊加後,一款產品,無論是新品還是翻新的爆品,它的生命周期理論上可以實現最大化。
直到下一款爆品出現。
相比自己的其他幾家公司,呂總對於多人注資的點金咖啡,傾注了完全不同的感情。
他沒有直接靠著先知先覺的作弊器,暴力掌舵點金咖啡,接下來朝著絕對正確的路徑發展。
那樣對於和他一起白手起家的周思凝來說,未免太過無趣。
呂總隻是運用自己前世的商業經驗,去指點和啟迪周思凝,一點點擴大規模,走向正軌。
與此同時,他會耐心地向對方解釋,自己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底層邏輯。
比如營銷,要將產品與內容強綁定,而非傳統意義上產品的歸產品,內容的歸內容。
後者的結局往往是在傳播營銷階段,聲量和銷量呈現出兩個分叉的發展走向。
所以,他和周思凝在一起的時候,往往能夠聊到的話題,要遠超其他紅粉知己。
尤其是創業蒸蒸日上之後,站在牽一發動全身的管理層麵,從產品研發,到供應鏈搭建,再到營銷推廣,體量日益龐大,背後卻隻有兩個人共同決策執行。
從規模先行,到邀請代言,再到打磨爆款,點金咖啡本質是在做渠道和產品。
可從效果來看,規模擴大,帶來的是營銷合作的選擇權和議價權。
爆款產品,則負責承接營銷帶來的流量銷售轉化。
當真正來到營銷的主場,無論是全社交媒體刷存在感、和小資青年交朋友、和網友一起搶優惠券.
這一係列的動作,讓點金咖啡靠近流量但不收割流量,是誠意也是心機,更是和粉絲群體心照不宣的默契。
畢竟九塊九一杯還在,三天一個新品的造新能力還在,總有一張優惠券戳中你,總有一款單品讓你上頭。
“誒我還挺好奇的。”
工作聊得差不多了,周思凝側過腦袋,靠在男人肩膀上輕聲道。
“嗯?”
“我聽人家說拍電影特彆特彆燒錢,你投資這部電影,到底大概要花多少錢啊?”
“《漢山行》是小成本製作,差不多六千萬吧。”
呂錦程攬住靠過來的戀人,五指分開,溫柔梳理著她的長發。
“六千萬?!”
饒是小公主養尊處優,也被這個數字驚了一大跳。
“她都沒演過戲,你就給她投了六千萬?”
周思凝直起身子,軟糯糯的語氣裡,也多了幾分微妙的情緒。
六千萬對於電影而言,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但她畢竟是金融係出身,從小就對算賬和數字敏感得緊。
下意識,就在腦海裡浮現出另外兩串數字。
呂錦程買給她的彆墅,六百萬。
撒嬌抱大腿求著周元新拿到的投資,一千萬。
“不是.你做過風險評估嗎?這是你完全不懂的領域,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周思凝瞪大眼睛,隻覺得嘴巴發乾。
六千萬給旗下藝人拍電影,說投就投。
呂錦程手上有這麼多錢嗎?
六千萬的現金流,她想都不敢想,這份錢到底該出自哪裡。
再去貸款,還是從點金咖啡賬戶餘額裡抽?
可公司還在擴張,資金鏈再次斷裂,怎麼辦?
他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啊!
這到底是賭性,是魄力?
還是
對繆可言的.偏愛?
儘管周思凝不想承認,也不願意用這個詞。
可腦子裡就是不由自主跳出偏愛二字,總覺得其他漢字都少點味道。
詞不達意。
“吃醋了?”
男人笑著把周思凝抱進懷裡,下頜埋進她瀑布般的棕發間,鼻腔裡充滿小公主的專屬氣息。
“好啦寶寶,你隻看到那些花邊新聞,不知道裡麵的細節。”
“我跟你講,雖然《漢山行》是點金傳媒投資的電影,但之所以有這部電影,也不能說就是衝著繆可言。”
呂錦程停頓一下,視線迎向女孩灼灼有光的桃花眼。
“因為,電影劇本是我寫的。”
“這本來就是我想拍的電影,妙妙她呢,也隻是客串一下女主而已。”
“我投資自己,這總沒問題吧?”
“主次要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