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出任尚書行台令兼戶部司都司,魏征出任吏部司都司,張雲秋出任刑部司都司,禮部司由虞世南出任都司,兵部司由裴文安都司,工部司都司由何稠出任。
各職能署隸屬於六司,這裡麵變化最大的是兵部司和工部司。
工部司是新成立的,都司由何稠出任,工部司最大特點是管理所有工匠以及技術署、技術研究院以及工算學院,之前隸屬於軍部的各軍工署、研究局全部歸並到工部司下管理。
兵部司也是新成立的,從前的軍部被一拆為二,管理職能歸兵部司,包括士兵征用、退役、撫恤,還有軍校、演武堂、郡兵、屯田、倉庫物資、碼頭、戰船、後勤運輸等等都歸兵部司管理。
軍部中的軍隊和情報被剝離出來,二十萬軍隊和情報司由晉王府下新成立的樞密院掌管,第一任樞密總管由張亮出任,直接聽令於晉王。
晉王府下還設立了監察院和內衛安全司,晉王府下就有了五大機構,資政院、秘書院、樞密院、監察院和內衛安全司等四院一司。
這樣一來,整個構架就非常清晰明確,就是晉王府和總管府兩大官署,其他都沒有了。
這裡麵還有一個小小的秘密,就是總管府下麵設立三個機構,秘書堂、白虎堂和尚書行台院,其實就分彆對應了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但不能這樣直接,那就是僭越了,隻能說職能相似。
這天上午,蕭夏再次巡視了江陽縣,江陽縣的難民搬走後,又重新進行修繕、整理,完全成了官匠縣,生活著四千戶官匠,兩萬人口。
江陽縣的城牆早已經建成,有縣衙、學校、寺院、城隍廟、軍營、校場、菜市、碼頭等設施。
一條中軸大街兩邊全是各種店鋪,官匠的收入比較高,消費能力也比較強,光酒樓就有十幾座,客棧也有五六家。
其他鹽鋪、米鋪、肉鋪、酒鋪、藥鋪、布店、成衣店、文具店、雜貨店、糕餅店、騾馬店、車馬行,還有櫃坊、樂坊、賭館、醫館、青樓等等門店,叫賣聲此起彼伏,十分喧囂熱鬨。
這時,蕭夏看見了一家醃菜店,隋朝沒有冰箱,醃菜才是家家戶戶離不開的主菜,要麼自己醃,要麼就去買。
掌櫃見進來一名官員,他不認識蕭夏,連忙陪笑道:“官爺想買點什麼?”
“有醃魚嗎?”蕭夏笑問道。
“醃魚有、臘魚也有!”
“我看看醃魚!”
掌櫃取出一隻草袋子,醃魚都是用草袋裝的,蕭夏取出醃魚,仔細看了看,這是正常的醃魚了,一條魚用二兩鹽醃製,不像之前的醃魚,一條魚用兩斤鹽來醃,那其實就是賣鹽了。
“這條魚多少錢?”
“回稟官爺,二十文一條!”
蕭夏點點頭又問:“鹽是哪裡來的?”
掌櫃連忙抱拳道:“小人店裡的醃菜保證用的都是官鹽,鹽鐵署每個月都要來監察審核,小人進貨明細寫得清清楚楚,有據可查,用私鹽要殺頭,小人不至於為這點蠅頭小利賠上全家的性命。”
蕭夏笑了起來,這句話說得好,賣私鹽醃菜賺不了幾個錢,但代價太沉重,完全得不償失,沒有人會乾。
關鍵是要嚴禁外地商人來開醃菜連鎖店,同時嚴禁從外地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