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起的薑元溫習著已經被他完全掌握《神衛功》,精煉過的衛氣附著於指尖,然後緩慢的戳向麵前的木人樁。
嗒......發出了鐵錐鑿入木料的聲音。
觸及到結實的木料之後,薑元的指尖並未彎曲,竟然是繼續向前,輕而易舉的刺進了木人樁堅硬的表麵。
他拔出插進木樁的手掌,然後是想到了水橋街的夜晚,想起了那個身披五彩霞衣的“地獄道使者”使用過的拳法。
不得不說,那拳法的確是有些難度,而且對方當時儼然是藏了不少招沒能使出......或許不是藏,而是以四氣境的修為施展不出來。
總之,薑元又是躲又是挨打,好一陣狼狽才贏下了死鬥,但到頭來也就學走了半套拳法。
他倒是想學全套的拳法,可惜沒那個機會。
不過這會兒倒是有些相信那“孩童”自稱的“地獄道使者”的身份,真想跟他再打一場。
薑元運起《神衛功》,對著木人樁開始複現地獄道使者的拳法。
但僅僅是一招正拳下去,強勁的內力隨著衛氣鼓動瞬間打斷了這一尺粗的木樁。
斷裂的樁身帶著六隻樁手飛出,直到撞上了牆壁才停下。
牆上站著的麻雀立刻受驚躍起,撲騰著翅膀消失在圍牆之外。
啊,闖禍了......薑元看著被打斷的木人樁,臉上的輕鬆與得意迅速凝固。
“你在弄什麼動靜?”一襲白裙的蘇幼安舉著一把烤年糕,不知是何時靠近了。
經過了一周的修養,她右肩膀的傷勢已經痊愈,虧空的四氣和內息也在《東坡經》的幫助下重新充盈,終於能在釋放法術之後施展拳腳了。
“這多少錢?”薑元指著被打壞的木人樁。
蘇幼安的嘴巴很是忙碌,不斷在咀嚼柔軟的年糕,那聲音也就含糊不清了,“這客棧算是我的產業,你打壞了就打壞了,賠錢做什麼。”
“哦。”兜裡有不少零花錢的薑元點了點頭,“今天就不再練拳了。”
“彆怕打壞,想練繼續練,我喊人再給你上幾根木樁。”
“練五天了,有些無聊。”
渭城最近比較亂,薑元每天都在客棧裡窩著練武功,內功修為簡直是狂增猛漲。新學的外功也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程度,甚至能在危急時刻做到精確無誤的把提煉得精純的衛氣附到眼球上以抵禦敵人的攻擊。
蘇幼安艱難的咽下了嘴裡的年糕,能看到那纖細白皙的脖頸上出現了明顯的凸起、這凸起很快就滑了下去,她這才鬆了口氣。
“聽薑道長說,你以前想考狀元。”
“現在也想。”
“武功這方麵,我現在沒什麼能教你的了,就教你讀書寫字吧。”
蘇幼安不信薑元能考上狀元......考上武狀元還差不多,但要是以後傳出去堂堂武狀元不識一丁、連輿圖都看不懂的消息,那不太好聽,至少得把他教到能看懂兵書的程度才行。
很快,兩人就到了客棧的一間靜室裡。
蘇幼安找出一些宣紙,又拿來筆墨,讓薑元寫幾個字看看。
她站在旁邊看著自己這學生持筆的姿勢、再到書寫的細節與節奏,每一個步驟都是相當的標準。
即便是修行“以字入道”的法術的蘇幼安也無法從中挑出明顯的毛病。
宣紙上很快就落著了《論語》的全文,每一個字都端正工整,落筆流暢而自信。
證明薑元在私塾念書的時候是真的下過苦功夫。
她一時間覺得有些反差,甚至有點微不可察的慚愧,假如自己沒有在那天走進三元當鋪,說不定薑元真能在幾年後靠著自己的努力一級級的考上京城——這不對,要是她沒有走進當鋪,大概薑元早就讓六道教的賊人給殺害了。
想到這裡,蘇幼安的臉上就添了少許陰霾。沒人能知道那些魔教的賊人到底在打著什麼主意,甚至在她親身進入渭城、遭遇襲擊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六道教信眾出沒的情報。
官兵和捕快聯合江湖裡的諸多正派人物在這段時間跟鋤地似的把渭城裡裡外外都給翻了個底朝天,愣是沒找到地獄道使者與堂主的行蹤,好像他們是人間蒸發了。
掌握著不死蟲的那位使者太過神秘,從始至終沒有透出自己的真實目的,如此藏在暗處,讓人心底直發緊。
“寫完了,”薑元把筆掛好,等待蘇幼安點評。
蘇幼安走過去,盯著他的字一陣瞧,然後是搖頭。“有許多地方筆鋒過重,而且起筆有些過於急躁。你心不靜......是在期待著被我誇獎嗎?”
“學了這麼多年,難得遇上行家,沒忍住。”
“你要是學武功的時候能有這積極性就好了。”蘇幼安伸手輕點宣紙的邊角,那些墨跡竟然憑空消失了。
“有沒有積極性都是一樣的速度,功法的運行又不會因為我心情好而變快,”薑元就差是掰著手指直接數給她聽自己還剩多少天就能永彆四氣境了。
於此,蘇幼安不可置否的輕哼一聲,拿起了薑元剛剛掛上的那隻筆,乾脆在宣紙上開始書寫,“勤學苦練籍籍無名,遊手好閒一代大俠。”
然後她把宣紙倒過來把那些字顯給薑元看,有些得意的揚起俏麗的臉蛋,“你就學吧!”
薑元看向那兩列秀氣的大字,瀟灑而飄逸,卻又不失端正與優雅,顯得雍容大氣。便是心服口服,“你這字寫得確實厲害。”
“不過......”他卻是話鋒一轉。
“誰說一代大俠是遊手好閒了?”薑元摘下了蘇幼安剛剛掛上的筆,蘸了些墨水,然後扯過一張新的宣紙開始書寫,【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蘇幼安的眼神一瞬間變得奇怪了。“你連這首詩都知道?”
“私塾裡教過,”薑元放好筆,看著自己剛剛寫完的字愈發是覺得不滿意,總感覺跟蘇幼安差得有些遠,“朝廷大名鼎鼎的‘文將軍’,也就是老師的師傅,他是文人出身,卻通過勤學苦練開創出了不得的法術,在幾十年前多次挽救大晉江山,方才掙來了如今的平安盛世。”
“很快就不平安了。”蘇幼安拿起筆筒擺弄,故意用筆筒的底去磕碰桌麵,發出咯嘚咯嘚的聲音。
她沒想到薑元居然崇拜自己的師傅。
於是忍不住聯想,假如沒有六道教的陰謀,《四瀆訣》的消息沒有像這般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也一直在江南住著——
或許他真能考出渭城、當上狀元,然後謀官中途得到那個老家夥的青睞,最後跟自己拜入同一個師門學習法術。
要是聽著薑元對自己一口一個“師姐”,那感覺倒是意外的不錯,比現在的“老師”要顯得稍微好聽一些,又不失尊敬和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