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解決不了問題。眾人絞儘腦汁,也拿不出完美的籌餉方案。
廣西這地方,好欺負的軟柿子,兜裡沒錢。
兜裡有錢的,又不好惹。
一番極限拉扯後,眾人最終還是采取了大虞官僚的常用手段,逐級向下麵進行攤派。
六十萬兩聚集在一起,對眾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
彆的地方,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廣西這邊不行。
哪怕張思翰這位巡撫三年任期結束,扣除一應開銷之後,結餘都沒有十萬兩。
固然有他注重吃相的緣故,更多還是韭菜數量不夠。
白蓮教叛亂之後,當地人口數量銳減。人口密度最大的,反而是地方衛所。
許多州府,治下平民數量不足十萬。居住還非常分散,廣泛分布在各個山頭。
一些偏遠地區的村民,除了納稅服徭役外,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和官府打交道。
作為白蓮教叛軍的起家之地,廣西士紳被清洗的最乾淨,少數幸存者也夾著尾巴做人。
地廣人稀,勞動力匱乏。
官員想勾結地方士紳斂財,都沒有發揮的餘地。
不過拆分開後,壓力就小得多了。
能籌到錢最好,籌集不到足夠份額,那就自己先想辦法墊上。
等後續征稅的時候,慢慢攤派下去便是,免得一下子巨額加征激起民憤。
官員們這麼聽話,那是之前被調教過了一次。
前麵舞陽侯籌餉的時候,就收拾了一幫消極怠工的。
操作非常簡單,誰沒有完成任務,就派人查誰。
沒有問題的,直接調離崗位,換成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官員過來任職。
若是抓到了貪腐證據,直接罷官抄家,用來填補虧空。
毫無疑問,在貪腐橫行的大虞,經得起考驗的官員沒幾個。
那幫消極怠工的家夥,沒有一個幸免的。
現在這套玩法,被幾位總督學了過去,在南方各省中推廣開來。
吏治問題沒有得以根治,但各地官府的執行力,卻是大大增加。
在封建王朝,官老爺們下定決心要搞錢,就不存在搞不出來。
……
時光飛逝,一晃就到年底,廣州城中的年味越發濃鬱起來。
朝廷的聖旨正式下達,李牧開始代行兩廣總督的職權。
事實上,同平常時期沒有多少區彆。
兩廣總督這種非常設職位,如果想要攬權,那麼什麼事都能管。
倘若想要鹹魚,什麼事都不用乾,各級衙門依舊正常運轉。
李牧不是好權之人,隻要下麵的官員能夠履行職責,他也不想多事。
主要工作依舊撲在軍事上,不是這邊衛所視察,就是在那家衛所狠抓訓練。
不光衛所部隊嚴格訓練,就連有家眷的戰俘,也一並被操練起來。
同安南人的戰爭會打到什麼地步,李牧同樣無法確定。
多做一些準備,肯定是沒錯的。
“侯爺,前線送來捷報。
繼官軍收複淮安府後,遼東鎮攻克了徐州府,同多省聯軍在鳳陽完成了會師。
整個長江以北,僅剩安慶府和廬州府在叛軍手中。
南邊浙江一線的官軍,向徽州府、寧國府的叛軍發起了猛烈進攻,占據了兩府大部分疆域。
叛軍在九江和南昌的守軍,在淪為孤軍之後,也出現了疲態。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堅持不了多久。
或許是覺察到了危險,傅逆在南京聚集重兵,準備和官軍進行決戰。
隻不過舞陽侯和成國公沒有理他,依舊按照之前的計劃,逐步蠶食叛軍的控製區。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叛軍會在近期發起一場大反攻,以扭轉被動的局麵。”
蘭林傑淡定的介紹道。
跟著李牧混了幾年,他的軍事水準,也是大幅度提高。
能夠對戰場局勢,進行相對客觀的分析。
“嗯!”
“叛軍的戰鬥力,比之前下降了不少,看樣子是那股子氣泄了。
官軍隻要能夠穩紮穩打,贏得這場戰爭,就是時間問題。
傅逆還是有幾分能力的,可惜他反應的時間太晚。
倘若在大戰爆發初期,就破釜沉舟集中兵力和官軍決戰,沒準還有一線生機。
拖到現在這種時候,他們的勝算已經微乎其微。”
李牧搖了搖頭說道。
同大多數農民起義一樣,傅皓軒在戰略上犯了同樣的錯誤。
在推倒朝廷之前,起義軍是不能停下腳步的。
一旦放慢腳步,讓朝廷反應過來,就是滅頂之災。
經營根據地,也要等天下大亂之後。
以一隅之地對抗天下,除非有超強的組織能力,不然失敗隻是時間問題。
從南京稱帝開始,傅皓軒就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倘若在攻克南京之後,就率領麾下全部精銳北伐中原,同北虜大軍形成呼應。
就算覆滅不了大虞,也能予以朝廷重創。
丟了南京,再喪失了中原之地,大虞朝的正統地位不複存在。
天下人心發生變化,改朝換代的時機也就來了。
到了那一步,再回頭經營南直隸,奪取天下的可能最少有兩成。
亂世之中,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數字,足以讓一眾世家爭先下注,人才將不再是製約發展的因素。
可惜傅皓軒沒經受住誘惑,早早在南京稱帝,錯過了最佳北伐時機。
當然,戰略決策失誤,背後肯定還有多方麵原因。
世家分投下注,不代表前麵的血仇就一筆勾銷。
搞不好其中就有人是為了報仇,才投奔到麾下,故意把他往溝裡帶。
這種事情,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先例。
“侯爺,除了這份捷報外,成國公和舞陽侯還派人詢問,您對接下來的大戰的看法。
您看怎麼給他們回信?”
蘭林傑關心的問道。
涉及到數十萬大軍的決戰,交戰雙方都輸不起。
在大決戰開啟前,少不了龍爭虎鬥。
“告訴他們,一個字——拖!
此刻叛軍的戰略空間,已經非常狹小。
那麼多軍隊聚集在一起,每天的物資消耗,都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繼續壓縮敵軍的戰略空間,增加敵人的心理壓力,逼迫傅皓軒主動出來決戰。
施加的壓力越大,敵人犯錯誤的概率就越高。
算了!
這封書信我親自寫,你負責潤色。”
李牧緩緩說道。
終歸遠在千裡之外,他的話有多少份量,也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