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那麼多將領,雖然多是李牧親自帶出來的,但不代表大家就沒有自己的想法。
全是年輕人,想要表現一二,也可以理解。
前麵進展的順利,讓這些部隊成了驕兵,很多人根本不把叛軍放在眼裡。
相較於穩紮穩打,逐步蠶食叛軍,直接展開決戰的功勞明顯會更大。
為了戰功,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也不是沒有可能。
舞陽侯的軍事水準有限,成國公的水平略高一些,那也隻是中等偏上水準。
萬一他們被下麵的人說動,想要搞一把大的,搞不好官軍會損失慘重。
一眾新編部隊也就罷了,兩廣六鎮的那些老兵,李牧可舍不得賠進去。
……
遼東,韃靼王庭。
“大單於,剛剛從南邊傳來消息,白蓮教叛軍就快要堅持不住了。”
額爾德上前彙報道。
儘管傅皓軒稱帝建立吳國,可是在天下人眼中,他們身上的標簽依舊是白蓮教叛軍。
想要獲得正統地位,除非把大虞朝乾翻,不然官僚士紳們能把他們黑到死。
白蓮教叛軍在大虞內部不受待見,但是對韃靼一族來說,卻是最好的盟友。
如果不是有這些叛軍,牽製住了大虞朝的精力,韃靼也不敢放心大膽的出兵遠征。
不需要多,隻要一兩萬虞軍騎兵出現在草原上,他們就隻能回援老巢。
“白蓮教叛軍,那麼廢材麼?
本單於還記得,他們和我們交易了一萬匹戰馬,剛發了一千匹就違約了!”
呼格吉勒憤憤不平的說道。
從來都隻有他違約彆人,到了白蓮教叛軍那邊,他居然成了被違約的對象。
要知道答應戰馬交易,他也是頂著內部壓力做出的決定。
在一眾韃靼權貴眼中,所有虞朝人都是敵人,交易戰馬過去就是資敵。
他推動這次交易,一方麵是想換取糧食,另一方麵則是為了扶持盟友。
相較於大虞,白蓮教叛軍的實力,明顯要弱上一些。
呼格吉勒想通過交易,幫叛軍建立騎兵,從而平衡雙方的實力。
萬萬沒有想到,看起來誠意滿滿的白蓮教叛軍,剛交易沒多久就選擇了違約。
更令他無語的是,違約之後的叛軍,還是沒有扛住虞軍的圍剿。
“大單於,白蓮教叛軍的控製區,受到了極大的壓縮。
同巔峰時期相比,他們殘存的地盤不及五分之一,兵力也大幅度銳減。
與之相比的是虞軍,在圍剿過程中,不斷擴充部隊。
據說虞軍光在南方各省,就有二十多鎮募兵,還有數量龐大的衛所部隊。
這些募兵,大都是從兩廣六鎮中拆分出來的。
經過一係列的戰鬥之後,應該初步形成了戰鬥力,叛軍不是對手也可以理解。
何況遼東鎮也分出了一部,參與了這場大戰。”
額爾德幫忙解釋道。
在韃靼高層眼中,大虞最有戰鬥力的兩支部隊,就是遼東鎮和兩廣六鎮。
兩支部隊一起出現在戰場上,就算韃靼精銳,也要小心應對。
“額爾德,沒必要太過擔心。
兩廣六鎮戰鬥力不弱,不等於拆分之後,也有那麼強的戰鬥力。
以虞朝官府的後勤供應能力,根本養不起那麼多精銳。
彆忘了他們的軍費投入,大部分都在北疆,南方這些部隊獲得的份額非常小。
那幫虞朝官員的作風,你還不了解麼。
地方衙門自籌糧餉,隻會籌到自己腰包裡,根本舍不得花在士卒身上。”
薩日娜哈哈大笑道。
對待虞朝,他們的感官非常複雜。
羨慕、畏懼、鄙視,各種情緒都有。
“內相,甭管敵軍的戰鬥力有幾分,我們的盟友馬上就要完了。
江南和湖廣一直都是大虞的錢糧重地,叛軍在那邊肆虐,虞朝人才沒有能力給我們製造麻煩。
一旦讓他們平定叛亂,虞朝糟糕的財政,就會逐步好轉。
到時候他們有更多的錢糧,投入到軍事上。
大虞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可以失敗十次、二十次,但我們隻要失敗一次,就會有滅頂之災。”
額爾德憂心忡忡的說道。
最近沒有襲擾大虞邊界,不是他們轉了性,而是太忙了。
一邊出兵高句麗,一邊要震懾草原上的鬼方部落,暫時顧不上尋大虞的晦氣。
“大虞的內部問題多得去了。
沒有了江南的叛軍,還有關中叛軍和蜀地叛軍,剿滅不乾淨的。
何況前些日子,還收到消息說安南人在窺視他們的南疆,估摸著此時雙方也該打了起來。
這麼多麻煩,豈是短時間內,能夠收拾乾淨的。
至於我們在江南的盟友,那就讓他們自求多福吧!
如果你有心的話,就讓他們想辦法多堅持一陣子。
等到了明年這個時候,我們收拾完了高句麗,汗國就出兵大虞為他們解圍。”
薩日娜一臉淡定的說道。
不是他不願意幫忙,主要是現在這種時候,韃靼王庭兵力空虛。
冒然在邊界上掀起大戰,很容易被虞朝人看破虛實。
以雙方的仇恨,一旦露出破綻,虞軍必定會發起反擊。
彆看遼東鎮經常消極怠工,真要是有重創他們的機會,人家一樣不會手軟。
養寇自重,絕不包括他們這種失控的寇。
“好了,你們兩個都是王庭的支柱,不要為這些小事爭吵。
我們和白蓮教叛軍之間,又沒有簽訂過盟約,不存在軍事義務。
能夠幫忙,就順手幫上一把。
現在遠水解不了近渴,那就隻能讓他們先堅持一下。
就和上一次大戰一樣,隻要他們堅持到我們下一次南下,現在失去的都可以加倍拿回來!”
見火藥味彌漫,呼格吉勒當即叫停了這場爭吵。
能夠占據遼東大地,成為草原霸主,他就已經心滿意足。
逐鹿中原,那隻是吸引虞人投奔的政治口號。
光韃靼這點兒人口,放到中原大地,瞬間就會被淹沒。
縱使他們的軍隊再怎麼能打,族人數量一共就這麼點兒。
維持十萬大軍,就是窮兵黷武的結果。
想要繼續擴充兵馬,先把族人數量發展起來再說。
上一次深入大虞腹地,看似搶到了無數戰利品,實際上卻是血虧。
一萬多名兒郎,永久的留在了大虞的土地上。
多來幾次的話,大虞有沒有被覆滅不知道,韃靼一族卻是先要被打光了。
正是上次的大戰,讓韃靼高層意識到大虞依舊強大,不是他們能吃下的。
戰後他們才會轉變戰略目標,改為入侵高句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