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
清晨,冷冽空氣夾雜著海河的水汽,但津門的市麵上早已經活躍熱鬨起來。
許多攤販天不亮就開始忙活,等到人們迎著朝陽出來討生活時,各色的吃食攤子早已經熱氣騰騰。
這些攤位生意很好,就算最節儉的勞力,也要在早上吃上兩個煎餅,喝上一碗豆漿或者豆腐腦,有出手大方的,還會再買上一個油炸糕,用油紙包了,到上午十點來鐘再吃。
林澤跟鈕三兒在街頭四處閒逛。
“鈕三兒,你看這津門,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鈕三兒認真道:“百業興旺,人們安居樂業,這都是您帶來的變化。”
林澤搖搖頭,“百業興旺暫時還談不上,至於安居樂業.......隻能說不至於餓死,隻要肯賣力氣,總能活下去吧。”
鈕三兒笑道:“隻要肯賣力氣就能活下去,林爺,全華夏的老百姓都盼著這麼一天呢!”
在這時候搞治理,難度還是太低了。
之所以說難度低,一方麵是因為老百姓的要求低,你讓他不餓死,他就覺得你聖明,你要讓他吃飽了,那你說啥就是啥,你想成佛,馬上就有人給你塑個金身燒香磕頭。
另一方麵是這時候可以刺激發展的手段太多了,林澤在津門采取的方法其實很原始,很簡單,手段甚至還不如後世的鄉鎮長來的多。
無非就是招商引資搞大基建,然後通過大基建拉動上下遊的投資、消費,這種紅利哪怕落到老百姓手裡百分之一,也足以促成市麵上的繁榮。
津門有百萬人口,僅僅一個港口工地就有數萬人,這數萬人要吃要喝,發了工資要買東西,蓋房子需要磚頭,穿衣服需要布匹。
而且這個市場相對封閉,這年頭哪裡的市場都相對封閉,所以大量的需求刺激本地產生更多的供給,而更多的供給又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就業又提升了收入,進而再帶動消費。
但津門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
肯定不是。
首先,津門的深層次矛盾還沒有被打破,食利者仍然是小民獲得更好生活的最大阻礙。
就拿八大家來說,他們動輒擁有幾條街的房產,津門城裡的百姓有自己房產的隻是少數,租賃居住的比較多,光房錢就占了收入的一大筆。
另外就是城中的鋪子,凡是好地段的商鋪,幾乎都被大家族、大商人和實權勢力掌控,不用說彆人,林澤現在就是津門最大的不動產持有者。
但這個問題目前沒辦法解決。
既然沒法解決,那就隻能加速快跑,隻要發展的夠快,這些問題就暫時不會暴露出來。
當間諜當到要考慮治理問題,也是沒誰了。
街角的耳朵眼炸糕攤子上,一群孩子在排隊。
有的一看穿著打扮就是富家少爺,也有的明顯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林澤見狀笑道:“鈕三兒,我有個發明,叫零嘴經濟學,來買零嘴的孩子越來越多,津門的市麵就越來越繁榮。”
鈕三兒若有所思,他打算回去以後把林爺的這些理論整理出來,不成想到後世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些手稿被公開,人們對林澤的崇拜又加深了許多。
………………
pS.已收到通知,本書將改編成短劇,可惜改編內容和演員我也沒法做主,讓我們一起期待短劇早日上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