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並肩走出宮門,趙孝騫叫來了一直守候在宮門外的陳守。
“派個心腹親信,去一趟遼國上京,與蕭兀納和蕭奉先見麵,轉告幾句話……”趙孝騫低聲叮囑道。
…………
遼國上京。
耶律延禧即位後,遼國的國策已經全然改變。
契丹人如今已認清了現實,軍事方麵已經主動轉攻為守,邊境上的遼軍開始朝北方收縮。
儘管宋遼簽下的盟書不大靠得住,但如今的遼國君臣已無暇顧及這些。
與大宋停戰,不代表和平。
如今令遼國君臣焦頭爛額的,是東北方麵的女真部。
完顏頗剌淑完成了女真統一後,這個古老又苦難的少數民族部落,陡然煥發出驚人的生機與戰鬥力。
有了大宋經海路提供的糧食和軍械後,女真部更是如虎添翼,不到一萬女真戰士,短短數月便攻下了吉州,英州,最後破了黃龍府。
黃龍府是遼國軍事重鎮,隨著它被女真部占領,遼國君臣大驚之下,終於認真起來。
恰好這時宋遼簽下了和議,兩國休戰,於是耶律延禧將南方的兵力匆匆調往東北平叛。
可惜遼國勢頹,軍事上也已出現了頹勢,畢竟國中腐敗的風氣早已傳染了軍隊,遼軍上下不能一心,戰鬥力自然是直線下降。
從南方抽調了近五萬遼軍,再加上東北統軍司的近十萬兵馬,十幾萬人氣急敗壞地撲向黃龍府,試圖收複。
然而這個時候的女真部已團結了各個飽受契丹欺淩的民族,如渤海族,奚族,生女真,達魯古部,甚至還有契丹族內部的一些族人,然後完顏頗剌淑招兵買馬,已經擴軍至十萬人。
十萬女真戰士守黃龍府,遼軍根本攻不下,數月之後後勤糧草供應出現了問題,遼軍隻能灰頭土臉撤兵。
至於被女真部占領的黃龍府,以及東北廣袤的城池土地,遼國君臣一時間也拿他們無可奈何,隻能憋屈地默認現狀。
無論遼國君臣願不願承認,現實就是,遼國確實已經日薄西山了,曾經被遼軍碾壓的大宋,他們已畏之如虎,就連向來被契丹人視作奴隸的女真部,如今都招惹不起了。
黃龍府丟了,東北廣袤的城池土地也丟了,遼軍試圖收複卻未果,隻能捏著鼻子默認了現實,不僅如此,為了安撫女真部,耶律延禧還忍著惡心遣使,親自給完顏頗剌淑封了個名叫“惕隱”的官職。
官職當然是沒有實權的,它主要的職司是管理遼國皇族內部事務,大致相當於大宋的宗正寺。
一個女真叛賊,讓他管理遼國皇族的內部事,這不扯麼。
連續數月,又是和議又是安撫,遼國似乎恢複了和平,上京的權貴和富人們繼續笙歌曼舞,四海升平。
沒人注意到,這個爛到根子的腐朽帝國,已經風雨飄搖。
今日一大早,蕭兀納和蕭奉先還在睡夢中,便被宮人匆匆叫醒。
耶律延禧召見。
二人穿戴官服,匆匆趕到遼宮,進殿行禮之後抬頭,卻見耶律延禧一臉喜色,多日陰霾的臉上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蕭奉先是耶律延禧的大舅哥,二人這些年已經很熟了,於是蕭奉先笑著問道:“陛下今日氣色紅潤,不知因何事欣喜?”
耶律延禧從桌案上拈起一份密奏遞給他,道:“你們先看看。”
蕭兀納和蕭奉先二人掃了一眼,頓時露出驚愕之色。
這份密奏是從大宋境內傳來的,遼國雖然轉為守勢,可遼國的眼線一直不曾間斷對大宋的監視和打探。
密奏上隻說了一件事。
大宋官家病危,燕雲主帥趙孝騫或被大宋官家猜忌,已卸下燕雲兵權,匆匆趕回汴京了。
蕭兀納和蕭奉先飛快對視了一眼。
密奏上說的事,對二人來說算不得什麼新聞。
早在趙孝騫回京之前,他便派人告之了二人。
作為遼奸,蕭兀納和蕭奉先這次對趙孝騫表現得很忠誠,儘管心裡偶爾也冒出反水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十分理智地放棄。
他們對天下形勢看得越來越透徹清醒了,無論燕雲宋軍的主帥是不是趙孝騫,對宋遼局勢不會有任何改變。
遼國的滅亡,是遲早的事。
這不是悲觀,而是鐵一般的現實。
對唯利是圖的蕭兀納和蕭奉先來說,這個時候更要抱緊大宋的大腿,為將來的前程埋下伏筆。
這時候若是再次反水,跟特麼49年參加guo軍有啥區彆?
“陛下,臣已看完密奏,不知陛下的意思是……”蕭兀納試探著問道。
耶律延禧笑道:“天不亡我大遼,宋國官家病危,天下即將動蕩,我大遼的機會來了……”
蕭兀納苦笑道:“不,根本沒有機會。陛下當知趙孝騫曾經也被宋國官家急召回京,那時先帝也覺得機會來了,連遣三路大軍南下,結果被宋軍殲滅了十餘萬。殷鑒在前,臣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