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其實也是一樁買賣,需要與各方麵的人談條件。
條件談攏了,作為臣子我支持你當皇帝,而且不遺餘力地幫你治理好江山。
若是談不攏,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世界的本質沒有那麼多的真善美,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隱藏在陽光背麵的東西有多麼陰暗。
此刻趙孝騫也身處陰暗中,看著趙佶咬牙切齒卻不得不妥協的樣子,趙孝騫笑了。
對趙佶和太後來說,這是一場很認真的交易,他們當真了。
“燕雲兵權交給我,我可為端王平滅遼夏,端王即位兩年內,說不定便成就文成武德一代聖君,在你的治下大宋一統江山,足夠你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得瑟了。”趙孝騫笑道。
趙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對大宋一統天下的興趣並不大,他隻想當皇帝,從此在後宮驕奢淫逸地生活一輩子,手握皇權,醉臥美人膝。
人的誌向決定了他的高度和成就。
趙佶不是趙煦,他沒有太高的誌向,他當皇帝是為了權欲,以及安享太平盛世,讓自己心底裡的各種欲望徹底放飛,無人阻攔。
現在趙佶還沒即位,便已經具備亡國之君的潛質了。
見雙方已經談攏,太後最為高興,欣慰笑道:“既如此,本宮便與兩位說定了,官家……之後,朝堂商議新君之時,還請兩位慷慨陳詞,堅定支持端王。”
頓了頓,太後似乎有些不放心,於是補充道:“子安想要的,端王已經給了,這樣的條件拿到簡王麵前,可不一定能答應,再說素聞簡王性情暴戾,不比佶兒有儒雅君子之風,選擇端王是你最正確的決定。”
趙孝騫笑了笑,道:“太後所言甚為有理,臣也一直覺得端王比簡王強多了,為大宋萬世社稷計,臣會堅定不移地選擇端王。”
四人坐在殿內,各自相視一笑。
一項關於皇權過渡的交易,就算真正達成了。
宮宴自然是吃不下去的,趙顥父子於是識趣地起身告辭。
走出慶壽殿,趙顥的心情顯然很不錯,肥胖的身子走得緩慢,嘴裡卻哼著不知名的黃色小調兒。
趙孝騫一手攙著他,忽然道:“父王,您覺得端王剛才信了我們嗎?”
趙顥冷笑道:“信了才怪,你可是他的仇人,換了是你,你會如此輕易相信仇人倒戈幫你嗎?”
趙孝騫點頭:“孩兒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個時候的結盟,誰都靠不住。”
趙顥瞥了他一眼,道:“你與章惇已經結盟了?”
趙孝騫笑了:“沒錯,現在事情變得越來越有趣了,章惇支持簡王,堅決反對端王,孩兒與他結盟。”
“今日太後支持端王,孩兒又與端王結盟,咱們父子這是兩頭吃,左右逢源,主打一個誰也不得罪。”
趙顥嗯了一聲,道:“不過這種左右逢源的事,隻能瞞得一時,你我行事尤須謹慎,否則一旦露餡兒,咱們要麵對的就是兩麵圍剿。”
趙孝騫淡定地道:“無妨,聽說官家昨夜昏迷,這次比較嚴重,可能大限在即了,燕雲的大軍也該調動了。”
“我有大軍在手,且看誰能將我圍剿。”
趙顥左右環視一圈,低聲道:“你所造的那種紅衣大炮,老夫已令死士造出了兩百門,正秘密運往京畿,有此神器,汴京禁軍我等亦不懼也。”
“父王,運輸途中小心點,莫被人察覺到了。”
“嗬嗬,晝伏夜出運輸,又刻意繞開沿路城鎮,不會被發現的,這可是咱們鼎定江山的殺手鐧,老夫寶貝得不行,不會有任何意外的。”
趙孝騫點了點頭。
皇權更迭,各出權謀,但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也不見他苦口婆心勸服李建成把皇位讓給他,最後還是靠著殺人流血才達到了目的。
趙孝騫要做的也是如此。
與端王達成交易,與章惇結盟等等這些,其目的不過是拖延和掩人耳目,燕雲大軍才是趙孝騫最後的底氣和實力。
人在局中,彆老以為自己是棋手,在棋盤上把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冷靜下來想一想,首先你要跳出棋盤外,環顧四周,確定自己不是棋子,更不是棄子,然後再平心靜氣與對手下棋。
古今中外太多失敗的例子,他們有個統一的毛病,那就是全特麼以為自己是棋手。
趙孝騫不止一次讓思維跳出了棋盤外,像森林裡的一頭猛虎,警覺地觀察四周。
確定不是棋子,那是自保。
確定自己是棋手,才有資格謀算。
此刻提起燕雲大軍,趙孝騫腦海裡更添幾分凝重。
燕雲大軍是他的底氣和實力,但他們同時也承擔著為大宋戍邊的重任,與幽州相隔不到百裡的北方,便是遼國境內。
大宋汴京風雲湧動之時,趙孝騫更看重的還是邊境安寧,若是因為他抽調了燕雲駐軍,而致遼軍犯邊,他趙孝騫便成了大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