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林家,下麵皇城……林家下麵,皇城上麵……”
“上麵的送皇城,下麵的送林家……”
……
被林黛玉趕進房,嶽淩自顧自更衣,坐在榻旁泡起腳來。
近來輟朝,給了他一個朝政新人十足的喘息機會。
不單單是有關“經筵大辯”的事,尤其還有他的度政衙門,一直沒有開起來,始終都是隻有一塊招牌。
當然,想做成新法,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班子,如今已有了名頭,是該好好謀劃一番了。
舊時他治理一州之地,一省之地,可以事必躬親,多勞於案牘,儘心儘力的處置。
但治理國家,興新政以改革,便不能全賴他個人了。
就算是最精明的“王相公”主持變法都有他的一套班子,雖然說他選人才的眼光差了些,但總也算是將改革改起來了,能推行落地。
作為決策新法,嶽淩雖然有超出時代的眼光,但真正切合如今推廣的,還需要能人一同商議,所以決策層還應該填充人手。
選兩位協理大臣,為左右手,似是有內閣最初的模樣了。
度政堂之下,又不宜臃腫,應有分管各項的署衙,仿照他在滄州做的事。可以將具體的新政,再劃分為度支署(清查丈量土地,厘清稅賦等),軍政署(整頓衛所、京營及邊軍及核查軍戶等),吏治署(負責警察考成等),工程署(督導大型水利、交通工程以及勸農),議政署(起草各類新法法案,章程,總結並規避風險)。
各個署衙權利與六部儘量重迭,以此來鉗製來自各方的抵抗。
而在新法逐步推行之後,便將這些署衙,自然而然的融入到關係最為密切的六部中去,潛移默化的產生影響。
待嶽淩卸任以後,這些人便也隻對皇帝負責,這樣就完成了隆祐帝想要的集權。
理想很是豐滿,走路步子不能邁的太開,“經筵大辯”就是他麵向所有文官的第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嶽淩默默盤算著,倒覺得有關科技發展,機械,火器等專項,還需單獨助推,以促進大昌能夠趕上時代的發展。
心中有數,嶽淩便也鬆了口氣,再計劃起人選來。
東方先生作為秦王府的舊同僚,自然少不了在其中分一個位置來。
還有自己的便宜嶽丈,也要在其中謀個一官半職。
在蘇州曆練多年的狀元蘇墨筠,也是時候召回京城了。
其中林林總總還缺了不少官員,還需要一步步的籌劃。
忽而,有人推門而入,打斷了嶽淩的思緒。
抬起頭,嶽淩眉頭微皺,來人竟不是林妹妹,而是一個並不認識的丫鬟。
上下丈量穿著,根本不像是粗使丫鬟裝扮。
而且,即便是粗使丫鬟,嶽淩也是眼熟的緊,隻有這人略有些印象,卻又喚不出名字來。
“難道是兩位姨娘的丫鬟?”
嶽淩暗暗點頭,便抬頭詢問,“你可是府裡新來的丫鬟?”
見房裡嶽淩坐在床榻,隻穿了一身單薄的交襟貼身小襖,純白的顏色,襯出他胸口前棱角分明的體魄來,頓時就讓鴛鴦傻了眼。
“怎麼回事,國公爺怎麼在房裡,這不是林姑娘的房間嗎?林姑娘是在這裡接見我的呀,還讓我晚上來這裡候著,讓我與國公爺見個臉熟。”
“難道,難道……”
鴛鴦有了更為大膽的猜測。
畢竟定國公府的名聲在外,府內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嶽淩的禁臠,不管是年長年幼,尤其鴛鴦這種早就是待嫁的老姑娘了,進了府內還不該瓜熟蒂落。
而且,府裡能有這麼多姑娘,那不必多想,林黛玉肯定是有容人之量的。
可鴛鴦也沒想到是這種容人之量,第一日入府就要伺候歇息。
鴛鴦會伺候人,而且是很會伺候,可就是沒伺候過男人,一時是兩眼發黑,心臟更是怦怦直跳。
“老媽媽竟是沒有誆我?”
見這人踩在門檻上,不進不退,隻傻傻站著,嶽淩以為有些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鴛鴦此時心裡在做著多麼大的鬥爭。
“你要是想進來,就先進門來將門關好,入夜起風了。”
嶽淩以為這陌生丫鬟應當是不熟悉路,所以尋林妹妹尋錯了地方,便先好言寬慰。
接受到命令的鴛鴦,自然有了幾分乾練,迅速將門窗關好,又來到了嶽淩麵前,十分難為情的又湊近了幾步。
嶽淩更加一頭霧水了,“姑娘,你有什麼事?”
鴛鴦臊得一個大紅臉,連連擺手,“當不起,當不起,國公爺稱呼一聲姑娘。我是應夫人的吩咐,來房裡候著的。”
“夫人?林妹妹?”
“恩,正是。”鴛鴦輕咬著嘴唇,臉紅的能滴出血來。
“你是哪個?我怎麼沒聽過有這回事?”
鴛鴦才想起自己還沒報家門,“回國公爺的話,我是鴛鴦。”
“賈府的鴛鴦?”
嶽淩音調陡然升高,似是十分詫異。
鴛鴦更是緊張了,慌忙跪地。
知道是鴛鴦以後,嶽淩便清楚這裡是有很多誤解了。
鴛鴦雖有姿色,年齡更與自己相差不多,是個好胚子,但嶽淩還真不是色中餓鬼,就這樣錯進錯出了。
“先起來回話吧,你應當是會錯意了……”
“啊?”這下輪到鴛鴦一頭霧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