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嘉靖手裡端著一碗靈粥,看著麵前的本命,對呂芳道:“這回你知道了?”
“徐階這老東西,他是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
“是奴婢想簡單了。”聽到嘉靖這麼一說,呂芳頓時有些慚愧的點了點頭。
他確實沒有想到,徐階竟然可以把事情做的這麼絕,這麼狠,甚至是如此的大膽!
他在布局的時候,竟然敢想著把主子也一同拉下水,為他的大局做後手。
不得不說,這個內閣次輔,真的是太大膽了!不過他回過神一想,徐階這麼做也無可厚非,他確實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了!
要麼跟李承武兩敗俱傷,然後等到嚴嵩把殘局收了,最後等主子誕下皇子,選一個扶持,可就他以前做的那些事沒幾個人會跟隨了。
等待徐家的,不過是慢慢磨死而已。
所以,嚴嵩說的完全對,他就是在釜底抽薪,背水一戰!
成了,他就可以繼續留在內閣,為整個家族遮風擋雨,但要是敗了,那麼徐家早一點滅亡和晚一點滅亡,其實沒有什麼差彆。
拚儘全力去爭取最後的一線生機,很劃算!
呂芳想了想,就算是自己,他也會選擇這麼做的,至於徐家的其他人,徐璠是工部尚書,並且掌握《仙工博物誌》,徐家這一代人至少不會有事。
至於徐家其他人,遲早會落敗。
“主子,”這時,呂芳突然又像是想到了什麼,看向嘉靖,開口試探道:“這徐階簡直是膽大包天,布局的時候竟然還想要拉著主子一起入局,這是大不敬了,是否要敲打敲打?”
說完,呂芳又低下了腦袋,一副不敢去看嘉靖的模樣。
其實他是有私心的。
他認為徐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仙朝發展正是用人之際,如此一個成熟老辣的肱骨之臣,就此因為朝堂黨爭而落敗,實在是有些可惜。
最最重要的是,以他對主子的了解,主子對李承武等人,其實並不是很看好。
而主子之所以沒有偏袒向徐階等人的原因,則是因為在主子看來,如果徐階連李承武等人都鬥不過的話,那也沒必要再留在內閣了。
而在呂芳看來,徐階就應該繼續留在朝廷,為朝廷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榨乾最後的價值,直到他徹底沒有用了,再離開也不遲。
“嗬,”對呂芳那點小心思,嘉靖則是毫不在意,隻是麵容微寬,道:“徐階是老狐狸,他既然敢把朕拉入局中就沒想著瞞朕。”
“而且朕也很期待,他給朕準備的大禮是什麼?如果這份大禮不夠豐厚,那麼就彆怪朕無情了,一個內閣次輔,不是不能舍棄的。”
“主子英明!”聽到嘉靖如此說,呂芳頓時送上一記馬屁。
同時心裡也好奇無比,徐階給主子準備的大禮到底是什麼?要知道這份大禮要是不夠豐厚的話,那麼可不足以為他扛下拉主子入局的代價。
“天色不早了,繼續安排十二個嬪妃,今夜侍寢。”看了一眼窗外漫天的大雪,陰沉的天空因為入夜而愈發暗沉後,嘉靖緩聲開口。
“是。”呂芳躬身退了出去。
翌日,兩隻靈隼從京城飛出,分彆飛向寧波府跟南京。
同時,督察院也派了人從京城出發。
時間匆匆,嘉靖五十年,五月初五,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當初從寧波府出發的諸國使臣團隊也順利抵達京城。
在禮部的安排下設宴接待。
宴會上,西班牙王國的使臣費爾南多,自然是第一時間向禮部狀告了海瑞,不過可惜的是,禮部尚書隻是頷首表示知曉,便沒了下文。
如此態度,自然不能讓這些使臣滿意,尤其是自詡組建了現如今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神聖同盟軍的西班牙王國的使臣更是揚言要見皇帝。
結果自然是被本就不耐煩,甚至是有些瞧不上這些番邦蠻夷的禮部尚書給訓斥了一番。
而訓斥的理由幾乎是跟海瑞一模一樣,既然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
大明的態度,意料之外的強硬。
而奧斯曼帝國的使臣,穆罕穆德見在大明跟前討不到什麼便宜後,則是默默的閉嘴,再也沒有了此前的狂妄!
一直掛在嘴上的“偉大的奧斯曼帝國”再也沒說一個字。
他雖然很狂,自詡是偉大的奧斯曼帝國的聖戰士,如今又作為使臣,代表奧斯曼帝國出使大明,始終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但在寧波府被海瑞給暴揍了一頓後,已經認清了現實。
同時也知道大明根本不懼怕奧斯曼帝國。
他雖然是聖戰士,也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但他心裡清楚,如果在大明鬨事的話,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被殺。
他要是死在了大明的國土上,他相信,帝國肯定不會為了他而大老遠的東征大明。
榮譽是帝國的,但命卻是自己的!
而且,這一路前往京城觀察下來,他發現這個大明帝國,無論是街道、又或者是治安,都讓他深刻的認識到,大明或許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強大,甚至不在偉大的奧斯曼帝國之下。
如此一來,奧斯曼帝國的使者穆罕默德,自然是很識時務的非常安靜。
期間最尷尬的莫過於是葡萄牙王國的使臣,佩德羅了,畢竟他此次拜訪大明身上還肩負著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的重托。
那就是向大明這個神秘國都,尋求“神術”,甚至是從大明帶回一些醫術,為國王診治身體的毛病,但如今事情鬨得這麼尷尬,讓他有些難以啟齒,到底該怎麼跟大明尋求幫助。
宴會設在皇城西邊的會同館內。
此時,宴會上,酒過三巡,大殿之上,載歌載舞,禮樂鐘鳴,卻也熱鬨非凡。不過此時下方的諸國使臣,卻是一個個麵色並不好看。
奧斯曼的使臣穆罕穆德識時務,西班牙的使臣費爾南多心裡不服但形勢比人強,他隻能忍氣吞聲,葡萄牙的使臣佩德羅是尷尬。
至於英格蘭王國的理查德·溫莎姆·霍金斯、法蘭西王國的夏爾·德·洛林·蒙莫朗西,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使臣馬克西米利安·馮·哈布斯堡·洛林,還有沙皇俄國的使臣,伊萬·羅曼諾夫·彼得洛維奇,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甚至他們還饒有興趣的欣賞著大明的禮樂。
至於此前盛傳的“神術”,雖然他們也很好奇,想一窺究竟,但其實心裡還是不怎麼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神存在的。
重要的是,之前禮部尚書強硬的態度他們也都看到了,就算他們詢問“神術”相關的事情也不會被告知,與其如此,何必自討沒趣。
反正他們這一次前往大明這個古老的帝國,也不過是受帝國指派的一次公費旅行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利益交集。
畢竟大明和他們帝國之間,除了一些生意上的往來,並沒有什麼其他交集。
總之,海外諸國的使臣,乘興而來可以說是敗興而歸,當然這些使臣也在京城逗留了不少時日,期間自然也被民間那濃鬱的“仙神”文化吸引,更是多方探聽了仙神傳說。
然而他們得到的,不過是百姓從話本故事裡摘錄,或者是跑江湖的說書人杜撰的故事。
甚至不少仙神傳說,都是從一本名叫‘西遊釋厄傳’的話本中所得。
於是,這些使臣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大明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神術”!
所謂的神術,神跡都不過是百姓,通過一些民間的故事臆想出來的罷了。
至於大明的官員,對“神術”強硬的態度,不過是擔心被他們揭穿真麵目的惱羞成怒而已。
至此,覺得窺探到真相的諸國使臣,此前對大明的生出的忌憚之心也散了不少。
這個國家,或許真的很強,是一方霸主,但可能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強大。
離開大明前,諸國使臣還每人拿走了一本禮部送的“西遊釋厄傳”,算是回去交差。
尤其是此前還覺得自己會把這次出使大明的事情辦砸了,擔心回去會不會被判瀆職的使臣佩德羅,坐在返程的船上,看著手上的‘西遊釋厄傳’,以及一些房事方麵的醫書和大明禦醫給開的一些秘方,頓時心滿意足的笑了。
他覺得自己這次出使大明的事情辦的很好。
諸國拜訪大明,對大明朝廷上上下下來說,都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插曲而已。
甚至沒有一個官員把這事放在心上,因為此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朝堂最後黨爭上。
因為不論是清流還是李承武一方誰勝誰敗,都將影響著所有人的未來命運。
而嚴嵩父子依舊在忙著推動‘啟思革新’的變法,新國子監內更是早早的開始授課。
其實說是新國子監,然而還是以前的國子監,不過此前國子監內的學子,都已經被分配到了大明地方官府,甚至是地方銀庫。
自從大明貨幣變法之後,大大小小的府縣都已經建立了專門隸屬於官府的大明銀庫。
銀庫中任職的都隸屬於朝廷公職人員,雖然沒有品階,但俸祿發放統一歸朝廷管。
現如今的大明,嚴格來說其實有兩座國庫,除了戶部作為國庫之外,還有大明銀庫。
當然在權力和隸屬上,國庫隸屬於戶部,而大明銀庫則隸屬於戶部之下,甚至嚴格來說,大明銀庫也隸屬於國庫。
而銀庫的公職人員,就是這些從國子監中派出的學子。
大明國子監的學子,主要分為舉監、貢監、蔭監和例監四種。
其中,舉監是指參加會試落榜的舉人,由翰林院選擇入國子監讀書的學子。這些學子雖然科舉不順,但仍是士人,不屬於普通白身。
而貢監則是指由地方官學,選拔的優秀生員,也就是常說的秀才,入國子監讀書的學子。
這些貢監學子當中,自然也不乏來自普通家庭的學子,這些學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才華,獲得進入國子監的機會。
然後是第三類蔭監,這類人是指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子。嚴格來說,他們屬於官宦子弟,也不是普通的白身。
最後則是例監了,這類人是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政策變動、財用不足時,平民通過納粟、納銀等方式入國子監的學子。
這部分學子中有很多是普通白身,他們通過捐納的方式,獲得了進入國子監的資格。
此外,國子監的學子,包括具有舉人身份的學子,依舊可以參加科舉獲得官職。
得益於嚴世蕃‘啟思革新’政策的推行,所以這些以往熟讀四書五經,在八股牢籠中皓首窮經的學子們,都被派遣到了地方任職。
有舉人身份的,則被派往縣上當個主簿、教諭,又或者是師爺,或是偏遠縣的知縣。
一些白身,也獲得了八到九品不等的官身,甚至得益於嚴世蕃變法的推動,大明境內,多出了許許多多的職位。
這些職位大到七品,小到九品,正是用人的時候,去了就能上任。
讀書為了什麼?不就是參加科舉,得到個一官半職,然後光宗耀祖嗎?
最重要的是就算寒窗苦讀十多年,最後參加了科舉,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官半職,大明朝舉人多的是,所以很多人都抓住了眼前的機會!
一些具備長遠目光的人更是看出來,隨著朝廷人口的暴漲,以後沒有官做的舉人怕是會更多,這個時候嫌棄八九品的小官。
等到以後,怕是舉人都隻能做九品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