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靈中輸工程_大明:萬壽帝君修仙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萬壽帝君修仙了!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靈中輸工程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靈中輸工程(1 / 2)

“徐璠,你做什麼!”

本就不爽,憋了一肚子氣的嚴世蕃,當即開口嗬斥。

在場其他人,也都向徐璠投去一個不滿的眼神。

眼瞅著皇上要開始發年終獎了,你這個時候站起來說有本要奏,咋滴,顯著你了唄?

嗯,主要是這一幕,對嚴世蕃等人有心理陰影,當初給眾人敕封仙官官身的時候,海瑞就來了這麼一下,險些讓仙官官身沒了。

這次徐璠又來一次,還是發“年終獎”這個節骨眼上,這要是出個岔子,或是影響到眾人“年終獎”的發放,可如何是好?

當然有人覺得徐璠此舉有些嘩眾取寵,心生不滿,也有人對此舉頗為滿意,比如海瑞?

看著一張國字臉,梗著脖子,滿臉正氣,一看就有著一股不服輸的牛脾氣的徐璠,在其身上,海瑞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錯,朝廷就需要這樣的正直之臣,不將自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將朝廷正事放在心上。

徐璠,徐魯卿,很不錯!

“既然徐卿有本要奏,那便說吧。”嘉靖也停下要給眾人封賞的動作,好整以暇的看向徐璠,目光看了過去,示意其繼續。

既然皇上都發話了,眾人也隻能安靜下來,紛紛將目光投向徐璠,等待著他的奏本。

“謝皇上。”見皇上沒有責怪自己,徐璠恭敬的行了一禮。

他不是沒想過封賞之後再說這事,但這次他提出來的東西,可以說又是在跟朝廷要錢,若是皇上給所有人的封賞多了,還有餘糧嗎?

索性,不如提前說,先把自己需要的“經費”拿到手再說,至於之後就不關他事了。

坐在兒子徐璠身旁的徐階,緩緩抬頭,仰視著如今異能獨當一麵的兒子,深邃的眸子裡,有欣慰,也有一抹恍惚之色。

這些年,他幾乎每個月都與兒子徐璠保持著屬性來往,而隨著靈隼不斷迭代,速度也越來越快,瀛州府到京城,也不過半日而已。

可謂是,上午發信,下午就能收到。

這些年的徐璠的成長,幾乎是肉眼可見的明顯,隻是徐璠似乎走上了另外一條…能臣之路。

自古朝堂之臣多如牛毛,但大致也不過在賢臣、良臣、權臣、孤臣和能臣之列。

賢臣者,以賢德著稱。

這樣的臣子,他們不僅能力出眾,而且品德高尚,能夠忠誠地為國家和帝王服務。

賢臣通常以天下為己任,致力於江山社稷的繁榮和穩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廣納賢臣,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之局麵。

良臣者,主要是以能力和忠心並重。

他們不僅能力出眾,能夠勝任各種政務,而且忠誠於國家和帝王,致力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良臣與賢臣相似,但更側重於能力和忠心的結合,能力之餘,多了一份愚忠?

權臣者,掌握國家軍、政大權,甚至若遇弱君,就會成為威脅皇權的大臣。

當然這倒不是說君強之時,朝堂之上就不會出現權臣,君若強,也會有權臣。

如此,權臣就會淪為皇帝手裡的棋子,所向睥睨,朝廷也會越發的強盛,充滿攻擊力。

權臣可能是治世能臣,也可能是禍國殃民之人,比如霍光、董卓、曹操等。

孤臣有很多,但大致,又可分為兩類,有能力的孤臣和沒能力的孤臣,沒能力的孤臣在朝堂之上,孤立無助甚至是不受重用。

沒能力的孤臣,他們可能因忠直而遭到排擠,或因地處偏遠而無法有效施展才華。

而有能力的孤臣,人情世故、甚至是陰謀詭計等等他們都了熟於胸,這種人腦子活,卻偏偏又不同流合汙,但卻是皇帝的最愛。

皇帝需要這種孤臣來監察朝堂天下,比如海瑞。

大明朝發展至今,不乏類海瑞的,但卻隻有海瑞做到了如今的地位,就因為這類孤臣要麼才華橫溢,不受重用,要麼太過剛直缺乏迂回。

海瑞則不同,腦子活絡,又剛直無比,有時候為達目的,他也不介意用手段。

這樣的人,就是朝堂百官心裡的壞蛋,攪屎棍,卻是皇帝手裡最鋒利的寶劍!

最後一種則是能臣。

有能力、才乾出眾的臣子。

這種人,能夠有效地處理政務,為皇帝和江山社稷默默做事。

但是,能臣並不等同於忠臣。

能臣,更注重個人能力的展現和人生目標的實現。例如,漢朝時期的張良、唐朝的李靖、大明的開國元勳朱升等等。

這種人將自我目標提升視作目標。

用這種人,皇帝就必須要將其放對位置,且這個位置,要與其政治抱負和目標一致。

如此,他們就會卯著一股勁,乾到死!

這一刻,徐階看著自己的兒子徐璠,就看到了能臣的影子。

徐璠沒有做權臣的腦子,徐家在朝堂的處境,他更無法做到賢臣的賢明,良臣那種可以勝任各種政務處理,孤臣更不行。

所以,他隻能靠著一本《仙工博物誌》,將自己工匠一道的才能,發揮到極致。

這一點,皇上自然看得清楚,所以就把他這個具備能臣潛質的臣子,放在了工部。

至於徐璠的人生目標,除了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外,就是靠著這一行,助自己這個父親,重返朝堂,再入內閣!

旁的,他做不到,他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而眾類型的臣子當中,唯有孤臣和能臣,不能入內閣。

而對於如今的堂局勢和未來發展來說,可入內閣的隻有一種臣子,那就是權臣!

皇上是萬古無一的帝王,他的內閣,需要的是一群虎狼之臣,隨便挑出來一個,都可以將凡人王朝,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存在!

徐階心思急轉,瞟了一眼如今桌上的內閣成員,其實心中已經有了數。

如今是大明休養生息,平穩發展的時期,內閣自然也就平靜,可等到大明開啟土地改製的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王崇古和俞大猷,就該退閣了,新黨之中,隻有胡宗憲算是一頭狼。

但這頭狼,是用來牽製平衡的,他同樣也不適合在內閣常駐,所以…想及此處,徐階眉眼低垂,心中卻是明了,未來他們還會歸內閣。

王崇古,俞大猷,毫無疑問的名將,終究不適合朝堂,等到他們在軍中的威望足夠,就可以帶著大軍,對外擴張,甚至是坐鎮星辰世界。

想來,這些,才是皇上讓其入閣的真正目的所在,皇上布局,何其遠大,豈會做無用功。

隻能說徐階不愧是徐階,這種老狐狸,雖然人不在朝堂之上,但是對朝局敏銳的察覺洞察力,依舊是大明頭部的。

心思急轉間,徐璠已經將自己準備數年的提議,呈交了上去。

“這七年時間,重工院的‘大地寶輪’,已經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境內動工,此外朝廷的鍛造工業,火器工藝也在不斷完善……”

“臣在嘉靖五十二年提出的‘仙明重工’的國策,已經步入正軌,因此臣提議,在‘仙明重工’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階段的發展。”

嘉靖神識一掃,自然看完了徐璠奏本裡的內容,心中也不由的驚訝起來。

不成想,這個老實又忠厚人的徐璠,竟有成為大明科學先驅的潛質。

“不錯,都看看吧……”嘉靖說著,神識催動,將奏本內容,投影到了石桌之上。

霎時間,金色的卷軸鋪開,所有人都看到了奏本上的內容。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巨長的一串奏本名字。

“《大明靈氣時代·煉器技藝與工坊製造業並進,靈氣工業時代提議》…嘶!”俞大猷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了出來,然後下意識的看向身旁的王崇古,眼神當中表達的意思很清楚。

奏本名,還能寫這麼巨長?

身為武官的他,得益於景王跟裕王如今合作,可以說政務,奏本都是朝王崇古的。

反正大差不差,畢竟如今的軍中就是發展,發展,還是發展,再要麼就是軍需和訓練。奏本這些,寫的內容可以說是少的可憐。

這麼長,這麼……讓人看不懂,但大為震撼的奏本名,著實讓他有種開眼界的感覺。

相比於俞大猷這個十足的底層武官,王崇古好歹也是曾經做過兵部侍郎,當過文官的人,自然不會表現的這麼沒見過世麵。

不過…這種巨長的奏本名,他也頭次見。但他就算頭一次見,也不會在俞大猷麵前表現出來,男人,怎麼能說自己不行?

“還不錯。”王崇古雙手交叉,微微後仰,也不去看俞大猷,有種淡淡的高深莫測。

還彆說,這還真把俞大猷給唬住了,同時不由的心中感慨,不愧是當過京官的。

這巨長的奏本名,眾人也隻是稍稍驚訝而已,而後便被上麵的內容所吸引了目光。

隻見最開端,寫著:“工業時代簡述”幾個大字。

工業?看到這個乍一看並不陌生的詞彙,眾人聯想到了很多,比如“工匠業”?

當然,第一反應還是覺得,徐璠以一行一業,冠以時代之名,有些誇大和疑惑。

當然覺醒後世記憶的嘉靖,對“工業時代”這幾個字倒是並不陌生,但也僅限於大致了解,畢竟那二十多年的記憶他隻是個普通人。

後世之所以能那麼的發達,強大正是因為每個國家,都開啟了工業時代。

那些奇妙的科技、整理成學派的“科學”之說,將整個人類世界,總結為科技文明。

當初了解到的時候,嘉靖也是感慨不已,同時舉一反三,自然明白,如今大明繼續發展下去,必然就是一個“修仙文明”?

對於那“科技文明”,修仙的嘉靖,已經不怎麼向往了,科技能長生嗎?很顯然不能。

至少,就自己那二十多年的後世記憶力,可沒有科技增加壽元的說法,練氣期都不如。

不過作為一個帝王,他看待問題,又有不同,“科技文明”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工業,強大的器械,鋼鐵森林般的城市,電力、網絡等等,用於民眾確實不錯。

至於上層大明的話,就不需要這麼麻煩了,傳送陣不比飛機火車快?通訊玉簡,品質越高,誇世界都能傳音,甚至是影像傳輸。

所以相比起來,所謂的“科技文明”,嗯,不過是用於改善民生的一件……工具爾。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工業時代”這四個字,在大明朝倒是被徐璠給率先提了出來。

對此,嘉靖也沒有覺得不妥,或者說怪異,這種學派說法,前者,後來者,都有大才提出,我大明朝的工部尚書,為何不能是那等大才?

彆說徐璠提出一個看似超前的理念學說,就算是某天隨著大明的發展,以及對自然探索發現,有人提出後世大殺器的“原子彈”之流,那在嘉靖看來,也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後世有大才之人可以引領時代,今朝我大明天才,為何不可?大明百姓,不比旁人差!

這份底氣嘉靖還是有的,本命物不斷打磨,澤庇天下萬物眾生,出群天才,很難嗎?

徐璠自然不知道自家皇帝心中的想法,繼續對所有人解釋著。

“所謂‘工業’,”徐璠侃侃而談,將自己這些年總結的‘工業時代’,這個全新的,能引領一個時代,甚至是位列百家之外的另一學說展示出來,“指取天地之材,借人力之巧,以器械輔助,製造器物,以供民用,或備國需。”

“譬如農夫耕田得穀,乃農業之事。工匠以木石金屬造作器皿房屋,此即工業之範疇也。”

隨著徐璠開講,帝璽突然滴溜溜旋轉,儘是配合他,在石桌上凝聚出幾個耕種的小金人。

而後,在金色田地旁,又出現用工具建造房屋,眨眼一個部落,然後是小鎮,城池。

徐璠看到這一幕,則是朝嘉靖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知道這是皇上在鼓勵自己,越發的有信心了起來,當即繼續滔滔不絕的開講。

“工業,亦分輕重。”

“輕者,如織造布帛、製作瓷器,皆民生所必需;重者,如冶煉鋼鐵、鑄造兵器,乃國家之根基。此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工業之興,能增民力,富國強兵。”

“百姓因工業而衣食無憂,國家因工業而愈發強盛。”

“以上,便是工業時代之概述!”給眾人介紹了一下什麼是工業後,徐璠語氣頓了頓。

此時,包括嚴嵩眾人在內,這才明白過來,徐璠說的“工業”並不是簡單的工匠業。

而是一種,從更高層麵出發,類似於修仙一樣,惠及整個大明朝的……國策?

不過在場眾人都是穩重之輩,自然不會因為一個簡簡單單的工業概述真的妄下結論。

他們都看得出來,徐璠必然是為此做了足夠充分的準備,再加上皇上必然早已經用神識看過了這上麵所有的內容,讓眾人一同看,這就說明徐璠今日要上奏之事,並不是無的放矢。

一時間,所有人倒也安靜了下來,將心中關於“年終獎”的想法,都按耐下去。


最新小说: 天字號謎局 帶著基地闖三國 我,未來諸葛亮 真少爺的我,太受寵了! 走馬秋風入玉京 進部的人混娛樂圈是選手也是裁判 星極宇宙 我都重生了,老婆你離什麼婚? 都說我廢了,可我的劍靈是絕色女帝 瘋批戀愛腦宗門裡唯一的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