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按兵不動,一副做好自己閣老的本分,當然沒有人會覺得這二人就此甘於平凡。
或許,他們已然有了動作,又或者是暗中觀望,等待時機。
又或者徐階是因為工部之事,目前沒有精力。
至於趙貞吉此人,素來行事低調謹慎,恐怕他就算是在暗中支持了某個皇子也不會暴露出來,這也符合他一貫的作風。
不過就在一年前,朝堂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這一變化堪稱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隻因為安王入宮,要求新黨成員王崇古,成為自己安王府的詹事,皇上也同意了下來。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知道,自從大明步入仙朝開始,皇上對皇子之間的爭鬥,素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再加上所有人都默認為皇上想要挑選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朝堂黨爭也默許。
因此,隻要是皇子要求又或者是各派成員已有理想扶持人選,都會直接答應下來。
可是真正讓朝堂之上掀起一片嘩然的,是因為王崇古可是新黨成員,同時他還兼著兵部尚書一職,最重要的是,他是裕王的嫡係!
裕王和安王應該是敵對關係才對。
而且安王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張居正,裕王嫡係的王崇古,轉投安王,這其中道理,是太有講究和說法了,不得不讓其他人和皇子細思。
兩種可能,要麼王崇古背叛了裕王,一如當當年,清流眾人跟裕王劃清界限一樣。
要麼,就是裕王跟安王合作了!
但眾人都知道,當初王崇古和俞大猷二人,可都是跟著裕王和景王一條道走到黑的。
皇上讓上交本命,凡是裕王和景王嫡係,都沒有上交本命。
這一點,可以說是投名狀也不為過了。
這些年,二人能平步青雲,修為也順利突破築基,可以說離不開裕王和景王府的支持。所以王崇古隻要不是傻子,他就絕對不會背叛裕王。
排除不可能的,剩下的一個不論如何讓人震驚,不可思議,那也是真相!
沒錯,真相就是裕王跟安王聯手了!
換句話說,那就是裕王自知自己不可能成為儲君,然後就果斷的選擇了支持安王,這何嘗不是在布局未來,拿個從龍之功?
這一次,鳳陽,裕王府跟景王府互掐,鬥的你死我活,未嘗沒有這一點原因在內。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兩座王府,隨著徐階插手整頓工部開始,雙方利益受損所致。
隻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好端端的,原本親密無間,一副合夥要將其他諸王“趕儘殺絕”架勢的裕王和景王,竟然會毫無征兆的翻臉。
為什麼翻臉?這些呂芳自然是知道的。
原因無非就是景王跟裕王的合作,看似雙方鉚足了勁,在布局軍方,要在土地改製第三,第四階段開啟,戰爭時代到來的時候布局天下,但實際上卻是景王擺了裕王府一道。
若不是因為世子朱翊鈞有後手安排,恐怕裕王到頭來,被人賣了還在數錢呢。
當然這些他也是跟在主子身邊,從主子那裡得知的。
“土地改製的後兩個階段開啟了嗎?”
聽完大致的朝堂局勢走向後,呂芳心中倒也沒有太大的波動,畢竟都是早就預見的。
隻是唯一讓他感到驚訝的是,裕王竟然選擇了支持安王,想來這招肯定讓其他人措手不及。
聽到呂芳詢問土地改製,黃錦又繼續道:
“一年前,也就是嘉靖七十四年,在工部的指揮下,‘靈氣工業時代’的發展速度,可謂是空前,可至今為止,也僅僅隻是完成當初徐璠提出的,第一階段,‘農耕啟靈時代’。”
“全國有‘靈氣加氣站’,農業方麵如今已經穩定。”說著,黃錦語氣微微一頓,道:
“三大新糧,其中‘金粒兒’年產,約六億六千七百萬石。‘甘薯’年產約八千三百三十三萬石。‘黃芋’年產約五千萬石。”
“巨大的糧食,也出現了不少危機,比如存儲危機,還有就是糧食供求平衡也有些麻煩,因此年初,戶部希望增加與世界各國的貿易。”
“已解決糧食過剩的麻煩,提議被小閣老否決,”說著,黃錦語氣微微一頓,道:“當然,小閣老否決,倒不是不想糧食賣給旁人。”
“他希望用另外一種方式,比如說既能讓大明的糧食賣出去,解決凡俗百姓內部日益劇增的矛盾,又能借著這個危機,讓諸國崩壞。”
“如此一來,等到大明內部完成‘靈氣工業時代’的徹底變法,收拾諸國也就事半功倍。”
“比如呢?”聽到這話,呂芳投去一個好奇的眼神,賣給諸國百姓糧食,以解決內部供求失衡,造成的與日俱增的矛盾他可以理解。
可這個讓彆人國家崩壞,這個他一時間沒有理解,亂起來,大明百姓怎麼做生意呢?
黃錦看著發懵的乾爹呂芳,想到嚴世蕃年初提出的毒計,開口道:
“小閣老嚴世蕃的意思還是老辦法,比如當初對付瀛州府那些土著的法子。”
“在海外諸國中,扶持幾個勢力,讓整個世界,除大明之外,搶先進入戰爭時代。”
“大明這邊,也可以使用一些‘雲雨符’,破壞一下諸國的農業。如此一來一旦進入戰爭時代,必然會有糧食危機。”
“如此大明就可以賣糧給諸國。”
“不過小閣老提出的計策被張居正等人給聯手否決了,理由是太傷天和了。堂堂仙朝上國,如此算計下國,有失體麵。”
“而小閣老卻說,世界陷入戰爭時代,是為大明清掃障礙,同時還能促進‘靈氣工業時代’第二階段的發展。”
“畢竟,‘靈氣工業時代’的第二階段是‘靈氣工業萌芽時代’,一旦開啟,大明要全境鋪設靈氣工坊,打造各種器械。”
“最重要的是‘靈氣工業時代’第二階段與底層百姓也息息相關,這些工坊鋪設完畢,底層百姓就需要加入生產當中。”
“到時候,隨著人口的增長,還要麵臨產量過剩的危機,此法是為解決百姓內部矛盾。”
“可是用高拱的話說,這些諸國遲早要被大明吞並,到時候就是大明的國土。”
“甚至,若是可以的話,那些諸國百姓,也是要設立布政使司管理,彆人的百姓也會是自家百姓,到時候東西賣給誰?全殺了?”
“到時候,產量還是過剩,全世界人口爆減,突然沒有了戰爭,百姓心裡巨大的失落造成的內部矛盾如何化解?畢竟,由奢入儉難!”
“然後,雙方爭論不下,再加上如今‘靈氣工業時代’的變法推行才是主力也就耽擱了。”
聽完黃錦的話,呂芳都能想到當時玉熙宮議政的場麵是何等的激烈。
“那主子怎麼說?”呂芳問道。
“最終也沒有一個結論,但這些問題,可不是主子操心的,”黃錦說著,語氣也對內閣不滿,道:“難道還要主子來操心嗎?”
“反正主子說了,年底要拿出一個章程,明年開啟土地改製第三,第四階段。”
“明年?也就剩下半年了。”聽到這裡,呂芳微微點頭,土地改製第三,第四階段開啟就意味著戰爭時代的來臨,主子之前跟他提過。
一旦主子決定的事情,那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呂芳。”就在這時,呂芳耳邊響起了嘉靖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