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改成晚餐行嗎?”
“行。”
他忘記了,今天周五,娃娃軍歸來的日子。
兩張長方形餐桌坐得滿滿當當。
除了兩口子,嶽悅,醜醜和小師,還有31個崽、3隻雞。
桌上的菜也擺得滿滿當當,雞肉,鴨肉,魚蝦蟹,堪比九大簋。
班導卒。
失策了,忘了這祖宗什麼都多,包括家屬。
兩個月工資,夠嗎?
不一定。
要是把她家的大人和周家那邊的家屬都喊來,四個月工資都不一定夠。
蕭家16個侄子和朵朵、芽芽第一次來京大,新奇得很。
“囡囡姐姐,剛才那個就是你媽媽呀,跟你小姨長得好像。”
朵朵第一次見鄧月紅,但是在酒樓見過鄧月玲,兩姐妹有六七分像。
“是呀,跟彎彎的爸爸一樣,是廚師,這裡的菜,都是彎彎爸爸教我爸媽做的。”
“哇,難怪星期五生意都這麼好,跟酒樓的菜一樣好吃。”
班導:可不就是生意好嗎,詩詩賺麻了還要榨我這個老頭子養家糊口的工資,我的錢進她口袋,買的菜也進她肚子,嗚嗚~
心裡叨叨也不影響他夾菜。
必須多吃幾口,怎麼著也要回一丟丟本,哼~
“那個人的家人肯定也很多,他打好多菜。”
蕭家最小的侄子蕭景盛抱著一個紅燒雞腿在啃,對著一個方向天真地說道。
他親哥知道他幼稚,但不知道他這麼幼稚。
“你傻啊,誰家吃飯這麼多菜,他肯定跟咱們一樣,這叫聚餐。”
那個人在打包飯菜,至少有十盒,誰家吃飯不是兩三個菜啊。
“咦?他有點麵熟,好像是我們以前學校門口擺攤賣煎餅的老板,大哥,你看是不是?”
最大的侄子蕭景平從碗裡抬起頭看向堂弟指著的方向,也認出了人。
“你沒認錯,是這個人,和他擺攤的還有他媳婦,我買過餅吃,不是很好吃,用料也不足,說是肉煎餅,裡麵隻有薄薄的肉糜。”
“他們沒擺攤之前有一對瘸腿夫妻做的煎餅才好吃,肉餡也多,可惜後來不擺了。”
“轉校的時候我去過學校,這個人好像開小飯店了,就在學校門口,生意還挺好。”
做煎餅不是很好吃,開店生意反而很好?
呱呱一語道破真相,“主人,他應該是來學咱們的菜式。”
侄子們先前就讀的小學在軍大院附近,離這裡很遠,指定是有人提供信息。
在食堂用餐需要學生飯卡,一個外來人能打飯,顯然是有熟人在學校。
菜式沒專利,後世上網就能學到,阻止不了,隻能說對方有眼光。
詩詩沒興趣聽彆人賺錢。
肯學能賺錢就是本事,國家也需要這種努力上進的人。
隻要不在她的地盤搞事情,隨便學。
餐後,大六終於想起親外公的交代。
“媽媽,外公嗦,外太爺爺讓娃娃軍都回大院玩,周三周四周五也去,人多沒關係,跟哥哥們住就行。”
“葉太爺爺明天生日,他家裡隻有他和警衛員,外太爺爺說我們和葉太爺爺簽過挖狗洞合同,有合作情誼,讓我們去給他熱鬨熱鬨。”
葉家孩子都去邊遠駐地奉獻了,留守老人孤零零,去陪一下是應該的。
“那你們一會跟哥哥們回去,要聽話,不準搗蛋,媽媽明天帶弟弟去。”
“醜醜,小師,囡囡,你們今晚也去,看好他們,彆搞事。”
三人點頭應好,“放心,不會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