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沒想到,有一天穿越了也能用到。
當她和芸娘說起京劇黃梅戲乃至川劇變臉時,芸娘聽得眼睛直冒光。
黃梅戲和川劇早在唐代就有了雛形,但是到了清代才發展起來,京劇更是在清代才開始有的。
大盛對這些劇種根本聽都沒有聽過,他們所謂的唱戲主要是表演雜劇。
芸娘頓時來了興趣,“郡主竟然懂這些。”
“阿哈港的女商人”又派上用場了,她道:“我曾認識一個域外來的女商人,都是她告訴我的。”
芸娘不疑有它。
比起京劇來,黃梅戲更易懂,培風便決定先從黃梅戲開始,當即就給她唱了一段《女駙馬》。
多年不唱了,培風唱得自己是不滿意的,但芸娘和小漁聽得津津有味。
培風唱完,小漁竟然就能跟著唱兩句了。
芸娘微微皺眉。
培風看出她的想法,道:“學了唱戲不一定就要登台,技多不壓身,多學些東西是好事。隻本本分分唱戲不走歪路這也是正經事,唱得好了說不定能到皇上太後跟前去唱呢。”
彆人說這話可能是大放厥詞,薑培風說來就不一樣了。
芸娘頓時展開笑顏,不再反對小漁學戲了。
李岩忙著治理軍隊,培風忙著寫話本教芸娘母女唱戲,培鏡忙著擴展生意,阿梨忙著調查醉生夢死樓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裡忙忙碌碌著,轉眼就到了十一月十三,皇後娘娘的千秋節。
皇室宗親和三品以上的官員以及家眷都要參加。
李照的官職不高,本不在受邀之列,但看在李岩和薑培風的麵子上,他們還是收到了請柬。
張氏心係李如月的婚事,請顧明惠把她也帶上去見見世麵,萬一被哪家夫人看中,成就一樁好親事呢。
顧明惠曾隨父親去參加過太後的聖壽節,知道這種節日壽星才是主角,多一個人兩個人沒人在意,便點頭應下了。
這天李家人一起進宮。
李岩夫妻一輛馬車,李照夫妻帶著李如月一輛馬車。
“將軍的事可解決了?”培風看他臉色不錯,隨口問道。
“解決了,還要多謝郡主提點。”
培風愕然,“我提點什麼?”
李岩隻是笑笑,沒有多解釋,另道:“一會兒到了宮門口,我和大哥要去前殿,你和嫂嫂去後宮,如月第一次進宮,勞煩郡主稍稍費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