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從本世界農貿市場精挑細選的土豆,在異世界的適應度還算不錯。
收獲時間比他預想的晚了點,畢竟用了很多種具有超凡力量的伴生魔藥輔助,結果和本世界的普通土豆成熟時間差不多。
不過這畢竟是初次在異世界大規模試種,能有產出便算是成功。
以後再慢慢改良伴生魔藥的配比方案,想必能進一步壓縮生長周期…
看著一群小人兒圍繞著巨型土豆歡呼雀躍,汪明麵露微笑,大手一揮,宣布給試驗田項目所有參與者發獎金。
另外,收獲的第一批食物被分割送去周邊城鎮的菌樂堡分店,烹飪後免費分發給當地居民,讓大家共同享受這首次豐收的喜悅。
半空中,茵荻帶隊的幼龍們扛著蘑機飛來飛去,拍攝全過程並彙總剪輯,製作為《菌賜作物》紀錄片。
當北方的梅裡烏人在影院看到這部片子時,一個個眼睛都紅了。
“白花花的銀幣和食物,就這麼發下去了?簡直…簡直…”
他們難以形容此刻的感受。
曾經做過貴族的人,設身處地的想,倘若現在是自己做統治者,已經拿到手裡的資產是絕不會心甘情願分給下邊人的。
“菌主”偏偏就這麼做了,甚至算得上是經常性的行為。
這意味著“菌主”站在了更高的層次,用一般人的利益觀念標準去衡量,是很狹隘的。
有人在暗自感慨時,急性子的另一部分人已經在大聲抗議了。
“為什麼咱這邊沒試驗田啊?不公平!”
“我也會種地!我也能麵朝黃土背朝天!”
“讓獸人做農夫,它們做得明白嗎?人類才是這方麵的精英!”
看完紀錄片的梅裡烏人湧出影院,快速朝著當地的“菌主”眷族辦事處聚集,急切地表達自己也想種地的訴求。
汪明對此早有預料,畢竟提前吩咐茵荻等幼龍拍攝紀錄片的就是他。
每個新項目,重要的都不止是項目本身,還有以此衍生的宣傳機會。
信仰的影響力便是這樣一步步累積的,吸引新信徒、加深老信徒的信仰程度,帶來更多的信仰值收益、催生更多的超凡蘑菇供給眷族…
如此良性循環,會形成滾雪球般的大勢,其餘陣營很難再競爭得過“菌主”,遲早都會成為雪球的一部分。
首批試驗田試種成功,讓汪明內心安穩不少。
趁熱打鐵,他又從本世界帶入紅薯、蘿卜等類似作物,相關人員舉一反三,應該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種植方案。
當第二批試驗田選址公示時,許多當地人激動不已,爭先恐後地去報名,其中不乏昔日的舊貴族。
汪明對此很是欣慰。
“誰說勞動人民不體麵?在我這兒,勞動人民最光榮!”
喜歡先菌子,後小人請大家收藏:()先菌子,後小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